经过嫪毐和吕不韦的事这么一折腾,年轻的嬴政有些十分不爽了。
他认为这些外国(指战国时期的那些)的家伙们不是秦国人,个个心思坏的要死。
后来又发生了郑国事件: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了。
嬴政对客卿们的不满又加了一层,再加上秦国贵族的一些建议,嬴政决心下“逐客令”。就是让那些别国的客卿滚蛋,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客卿们十分不爽,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纷纷开始收拾东西打包走人,寻找下一个雄才大略的国君。
一个男人看起来最为失落,他早年时期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在战国时期人人争名逐利的情况下,男人也不例外,十分想干出一番事业来。
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男人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小吏,拜荀卿为师。
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男人学完之后,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决定到秦国去。
男人的才能很快得到了赏识,他也慢慢开始相信自己能干出一番事业来。然而就在一切向好的时候,嬴政下了逐客令。自己滚蛋了,但他十分不甘心。
秦国是自己深思熟虑后得出的最有希望的国家!况且自己也不再年轻了,再去别的国家,重新认识国君和大臣们,重新审视和制定国策?
不,不,不。
男人深吸了一口气坐了下来,他提笔写下了一篇文章来劝诫嬴政。这篇文章就是着名的《谏逐客书》,时至今日都出现在中学语文教材里,这个男人,自然就是以后的大秦丞相李斯。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这些委婉含蓄又用心良苦寓意深刻的句子冲击着嬴政年轻的心灵,他收回了逐客令,并认定了一个道理:李斯此人,可为大用!
看到金幕中年轻的自己幡然醒悟,嬴政叹了一口气笑了笑:“多亏有你啊李斯,要不是你的这篇文章,朕的霸业还不知道要拖多久呢!不…不不不,这份霸业能不能成都是一个大问题!”
李斯连忙恭敬地说道:“陛下说笑了。大秦能够横扫六国,统一华夏,创下如此之霸业,首先是陛下您的雄才大略!再就是王翦白起等诸位将军的征战,而李斯之功,微不足道!”
“嗯。”嬴政听后十分满意。
高情商回复,暖他一整天!
……
和其他的秦国国君一样,嬴政也有着统一华夏的伟大梦想。
嬴政继位时,秦国已吞并了巴、蜀、汉中,西南越过宛城到达郢都,设置了南郡;北面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并且吞灭了二周,在其故地设置三川郡。
从商鞅变法开始,加上一代一代秦王的励精图治,秦国已经具有了创造霸业的资本和条件,现在就让嬴政来付诸实施吧!
望着整齐划一,气势昂扬的秦兵,年轻的嬴政挥拳仰天长啸。
先祖们!我要开始了!
第一个挨打的是嬴政曾经待过的赵国,嬴政显然是没什么乡土情怀,再加上秦国和赵国本来关系就不好。
始皇帝十一年,赵、燕两国发生战争,赵国出兵攻燕。
秦国眼看双方打了起来,便强行进来横插一杠子。秦国以救燕为名,派王翦等将出兵分别夹攻赵国,先后攻取了赵的阏与等邑,漳水流域已为秦所占有。
始皇帝十三年,秦国又大举向赵国进攻,以所取的赵地建立雁门郡和云中郡。
攻势如此迅猛,赵国却不是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因为赵国有个十分牛逼的将军,叫做李牧。
赵国之所以能成为战国七雄,很大的原因就是他的人才比较多。大家各司其职,会管理国家的专心管理国家,会打仗的专心打仗。
赵悼襄王即位后,廉颇、乐乘相继离开赵国,田单、赵奢、蔺相如等重臣均已去世,于是李牧成为了朝中重臣。
李牧最出名的地方,应该在打匈奴。
李牧的练兵之术应该算是领先时代了。他一方面大开军市,提高了士兵们的生活水平,又狠抓军队训练,“日习骑射”,以提高军队战斗力。
而且他的一大特点,就是对匈奴作战的战损率非常低。
李牧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
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
可是匈奴那边却气得不行:你他妈是乌龟吗?你这李牧也太懦了。不仅是敌人不满,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
这些话传到了赵孝成王耳朵里,于是他十分不满地责备李牧,说你别吃着工资不干事,为什么不打匈奴?
李牧依然我行我素。赵孝成王生气了,你不打有的是人打!于是下令把李牧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新来的主将倒是十分激进,在李牧离开后的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赵军就出兵交战,谁知竟然屡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根本无法耕田、畜牧。
赵孝成王眼看着不行,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称自己患病。赵孝成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
赵孝成王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
李牧说行,那我上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