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苏克萨哈离去后,多尔衮独自一人,坐在大帐内,直到天亮,是啊,苏克萨哈的话,不无道理,天津既然破了,那么以此时清军的力量,不能,也办不到,既要攻破营寨,又要隔断运河。

随后在天一亮,多尔衮便急发密令,命太后,皇帝,以及各宗室家眷,先行撤离京师。

随后是八旗家眷尽数撤离京师,各类物资不可计数的运往关外,至于各部文臣,多尔衮严令,绝不允许有任何一个官员私藏京中,无论是何缘由,便是马上要死了,也得死在去往关外的路上。

有清廷宗室,急递文书至多尔衮,言既然大清要退回关外,那么这座宫殿就不能留给孟贼,应该像楚霸王一样,焚毁阿方宫那般,将紫禁城尽数焚毁。

而对享受过关内的花花世界的多尔衮而言,虽然知道再次回来的机会不大,但是其还是幻想有朝一日能够再次回到紫禁城。

而且许多大臣,无论满汉皆不同意焚毁宫殿,一些人是不忍如此壮观的伟作被摧毁,而另一些人,则是担忧如此一来,则势必与中原结下生死大仇,还是无法消弭的大仇,因此,在绝大多数人的反对下,多尔衮犹豫再三,没有下达焚毁宫殿的命令,但对宫里的宝物,则令尽数收拢一空,运往关外。

只是在下达撤离命令后,多尔衮依旧心神不宁,多尔衮虽胸怀大志,然接踵而至的挫折,使得多尔衮身心俱疲。

在第二日,多尔衮在戈什哈的卫护下,外出巡视,试图以此排解胸中的郁结,策马奔腾,本是他少年时代的爱好,这么一番奔腾,多尔衮心中的烦闷,似乎都变的轻松了些许。

只是似乎是宿命,又似乎是天意,多尔衮座下马失前蹄,战马长嘶一声,马首重重点摔在地上,也顺势将多尔衮摔向前方。

多尔衮落地,身后的戈什哈急忙上前救护,却发现多尔衮脸色苍白,额头冷汗涔涔,显是伤势不轻。

众人紧急将多尔衮送入军营,好在军营离此并不遥远,不到半个时辰,多尔衮便被送入中军大帐。

随军太医匆匆赶来,诊断之后,脸色凝重,告知众人:“摄政王不慎落马,以至左腿骨折,为今之计,切不可在军伍之中,当速回京静养。”

多尔衮在病榻上,命心腹苏克萨哈率领大清在关内仅存的骑兵,再三叮嘱,务必拖延周军入北京的时间,给大清撤离多争取一些时日。

多尔衮躺在榻上,面容憔悴,苏克萨哈立于榻旁,表情凝重。

多尔衮声音有些虚弱,道:“本王身负重伤,势难领军,尔领大军,当保存实力,切记,此乃是我大清复兴之根本,不可轻掷!”

苏克萨哈俯首,泪光闪烁,道:“奴才遵命,必竭力保全大军,延缓孟贼之步伐,为我大清争得一线生机。”

多尔衮微微点头,继续说道:“我大清尚未至穷途末路,只要一息尚存,不可轻言放弃,当知昔日太祖起兵之时,局势远恶于当前。”说完后,多尔衮将手放在苏克萨哈的肩膀上,微微用力,道:“大清之基业,皆托付于尔身!”

苏克萨哈深知责任重大,郑重承诺:“奴才必遵摄政王之教诲,绝不辜负摄政王厚望!”

在苏克萨哈走后,多尔衮心中郁气丛生,大清已经风雨飘摇,多尔衮的眼神也失去了往日的锐气,取而代之的则是深深的疲惫与痛苦。

多尔衮在撤往北京时,在接连而至的坏消息中,终于出现了一个对多尔衮而言,是极好的消息,那就是博洛已经击败在辽东的周军偏师,博洛顺势再次攻入朝鲜。

就在孟浚刚刚开始围攻天津城时,远在辽东的高进库所部,在夺取辽阳后,挥师而向盛京。

高部还未抵达盛京,满达海便主动出击,守城并非骑兵所长,况且如今留在关外的都是些老幼病弱者,精壮都已入关参战,因此满达海在收到博洛已经出山海关的消息后,当即决定,出城迎击。

而辽阳之战虽捷,但却是守军不战而逃的缘故,然而盛京却是清廷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的重城,胡詹提议请求援军。

尽管高进库对此抱有疑虑,认为遣自己而来,就是试图牵制清军,对于是否有援军,以及援军能否及时到达,这都是个未知数。

高进库身为一将之首,他既然决定继续前进,那么胡詹也只能作罢,就在行军途中,前锋离盛京仅有六十里地时。

前线探马来报,满达海率骑兵约四千众,对高进库的前锋发起突袭,周军前锋不过两千人,在坚持半个多时辰后,在高进库主力还未抵达时,前锋便已溃散。

随后高进库紧急命令军队结阵自守,迎击来袭的清军,满达海所率骑兵虽非精锐,却凭借着骑兵的速度优势,一度给周军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但是看着阵容严整的高进库所部,一时间满达海也寻不到良机,但不甘心的满达海依旧挑选出四百多名略微壮年的清兵,这些人自然是没法披双层甲,不是甲不够,而是能披双层甲的都是军中勇力过人者,满达海的部下显然不是勇壮者。

高进库严阵以待,先以小炮猛轰,再弓箭攒射,再选锐士与敌对冲,一时间高部不落下风。

只是在这关键时刻,博洛的援军赶到,博洛风尘仆仆,眼见战事已起,而周军的注意力都在满达海的正面上,当即率五千精骑从侧翼发动突袭。

清军形成钳形包抄之势,不知是凑巧,还是博洛眼尖,所突袭的方向正是朝鲜内禁军,即便朝鲜大将申浏身先士卒,呼号酣战,将旗前移,也无法阻止朝鲜兵的颓势。

申浏被一清军骑兵撞倒,便连将旗也被数名八旗兵所夺,一时间,内禁军,首先崩溃,侧翼一溃,导致整个阵型出现混乱。

高进库见势不妙,果断下令撤退,力图避免全面溃败,但在这一片混战之中,杜永和与朝鲜大将申浏阵亡,高进库与胡詹拼死突围,带领残部侥幸逃生。

高进库率残部一路逃至老岭山区中,撤退之路,满是荆棘与血泪,沿途,博洛一路追杀,尸体横陈,士卒们或走散,或被俘,或亡于战阵。

每当高进库回头望去,那曾经浩瀚的军阵,如今只剩零星队伍,高进库一脸颓然,对着胡詹说道:“大王起兵至此,未逢一败,我给大王脸上抹黑了。”

事已至此,胡詹也无可奈何,只能劝慰道:“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咱们是偏师,败了,也不会影响大局的!”

等高进库撤到凤凰城时,五千朝鲜内禁军,最终只余寥寥百余人,武威镇一万余人的竟只剩下不足两千。

在凤凰城待了一夜,略微整顿,高进库立刻率残部继续南撤,经丹东渡河,撤往义州。

与此同时,朝鲜王宫中,消息传来,犹如晴空霹雳般,让李淏面如土色,其心中惶恐不安,立即召见领议政宋时烈,以商对策。

李淏语气急促,忧虑溢于言表:“我朝鲜数度叛虏,然王师此次兵败,局势危殆,不知如何是好?”

宋时烈沉思片刻,面带愁容道:“殿下不必过于担忧,时局固然险恶,然臣以为,眼下应分两步走。一则,殿下可率先行避至济州岛,可保安全。二则,臣拟在国内征募义军,组织抵抗,以期能拖延虏军。”

李淏闻言,并未舒心,唉叹道:“王师如此雄壮,尚且兵败,莫非虏军真不可敌乎?”

宋时烈正色道:“殿下之言,缪矣,周王屡克虏军,如今更是兵临天津,即将收复故都,沈阳之败,乃是高将军所部兵力不足所至,何谈虏不可敌之言,殿下当重振志气,以图再举!”

在高进库刚刚撤至义州境内时,李淏便携宫眷子嗣,再一次,逃离汉城。

博洛在扫清战场后,汇合满达海,一路收复辽阳,凤凰城,丹东以及附近的大小军堡。

而这个时候的高进库,也已经率残兵退往济州岛,一路上,所遇朝鲜之民,皆是惶惶不安,到处都是义兵,农兵,或是兵匪,这等乱像,较之崇祯年间的陕西也不妨多让。

博洛再次入朝,宋时烈所调遣阻拦博洛之兵,无论是官兵,还是义兵农兵,根本无法阻拦博洛半步。

一触即溃,望风而逃,博洛有些不解的对满达海说道:“这等烂兵,李淏是哪来的胆子敢参与进清周之战?”

满达海冷哼一声,道:“还不是看我大清颓势尽显,觉得有机会拍孟浚的马屁,我看这回李淏不是拍到马蹄,是拍到钉子了!”

博洛入朝后,义州,铁山,郭山,定州,皆是不战而降,较之上次博洛入朝时,更加的容易,上回虽说博洛打的也很顺,但好歹许多城池也是打下来的,可这次不一样,投降归顺博洛的数不胜数。

博洛入朝不足一月,便兵入平壤,而这次博洛的目的却和上次不同,他打算彻底覆灭李朝。

清军在平壤休整三日,随后迅速南下,突袭汉城,在汉城北面,宋时烈聚集全国义兵,农兵,以及各地的驻军,甚至就连土匪海贼,都尽数给官,只为增加兵员。

在汉城北面,宋时烈聚集军民七万余人,然而即便兵力近十倍于清军,博洛也毫无畏惧,甚至觉得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一仗。

清军宛若疾风骤雨,直扑而来,战马奔腾,大地也为之震颤,汉江两岸,战鼓雷动,烟尘漫天。

宋时烈企图用人数优势来挽回战局,因为宋时烈除了此招,别无他法,事实证明,理想与现实一直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清军的冲锋,就像一把尖刀,轻易穿透了宋时烈的军阵,博洛在观察了战场后,甚至命八旗骑兵直突敌阵,根本无需骚扰,恐吓,因为八旗骑兵一出现,敌阵就已经是全线晃动。

八旗骑兵如狼群般,迅速突破步阵,所到之处,血肉横飞,无人可挡,他们甚至可以在军阵中来回穿插,分割包围。

宋时烈的部队从一开战,就失去了有效指挥,大军一片混乱,战事进行不过半日,汉城北郊已经变成一片修罗场,喊杀声,哀嚎声,甚至都已超过了战鼓之声。

局势已倾,再难逆转,汉城北面的防线彻底崩溃,宋时烈所部全军大溃,如同潮水般后退,士卒们四散奔逃,局面完全失控,宋时烈于帅旗下,自尽而亡,在其自尽后,便连护兵都溃散,唯有一忠臣家仆,在乱军中,依旧将宋时烈之躯,背负于身,葬于山岗。

这一战,对于朝鲜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不仅失去了大量的兵力,更是彻底的丧失斗志,一时间,咸镜道,平安道,黄海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朝鲜八道,在宋时烈覆灭后,全线归降,甚至各地两班官员,私下写信博洛,言:“为平息上国之怒,愿废李淏之王位,重立朝鲜王!”

局势瞬息万变,李淏惊闻噩耗后,吓的坐上济州岛上周军水师的船,他连济州都不敢待了,但是驻济州水师之将张顺,对此不敢做主,只言立刻上书大王,请大王定夺。

对此,李淏虽无奈,但仍然强烈要求将子嗣,宫眷,先行撤往山东,自己则待在船上,不敢踏入济州岛之地。

而博洛知道人心不在大清,势如破竹不过是因大清的兵威所至,因此在彻底平灭朝鲜后,招揽大批的溃兵,以八旗为军官,迅速扩编军队,并立刻派遣八旗兵分赴八道,控制各道首府官员。

虽然每队八旗兵多则不过两百,少则百人,但在大胜的威势下,根本没有官员敢于反抗。

在尘埃落定后,每日上书博洛,请求再议朝鲜王位人选的官员越来越多,博洛在沉思数日后,决定启用多尔衮昔日之策,剃发易服!

而对于博洛的决定,不只是其部下,便连满达海都表示不妥,深恐剃发再剃出一个朝鲜版孟浚来。

对此,博洛直言:“东国,地小民寡,岂是中原可比,剃发,可立时分辨忠我者,反我者,忠则用之,反则剿之!”

(索性写个大章吧,(o>_<o)!!!)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蒹葭酒楼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名门春事大唐再起世子很凶俺四叔是朱重八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入秦记无双世子爷日月悬空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梦境归来做才子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的公公叫康熙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回到上古当大王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