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爱乐书屋 >  伐清 >   第十二章 军旗

从前去昆明开始,邓名就每日都记日记,在其中详细记录自己掌握的信息、因此作出的判断和决定。由于其中完全是军事问题而没有其他的内容,邓名就把这本日记成为军事日记,每次写完军事日记后,邓名就会把内容读给卫士们听。在邓名的影响下,李星汉等几个人在学会写字后,也尝试写起他们的军事日记来。

“永历十四年九月二十二日,郑成功、张煌言的部队已经与我们分手,我认为他们将无惊无险地返回舟山……我和李来亨会尽快远离南京而去,我认为几日内南京方面就会决出胜负,胜利者不可能再与我达成任何交易……为了保证南京的清军(在日记中,邓名一向使用清军而不是鞑子这样的称呼)发生激烈火并,我在离开前告诉他们我会于五日后返回,向他们索要一百万两白银。提出这个建议是出于如下考虑:如果清军知道我已经退兵并且不会复还,他们就可能不急于发动内讧,最后很可能不靠武力就决出了胜负,这对清廷来说是损失最小的解决办法;而如果他们认为我五天后还会返回,就可能会想尽快解决内忧,抢在我返回前武力解决对手,这种武力解决方式对清廷的伤害更大……我认为郎廷佐和梁化凤取胜的可能性更大,十有**这两人会是最后的胜利者……郎廷佐有过被俘的经历,梁化凤骤登高位,他们对张煌言的近期可能没有什么威胁。”

离开南京的转天,邓名把刚写完的军事日记读给部下们听:“你们觉得如何?”

大家和邓名的看法都差不多,大部分人都认为郎廷佐和梁化凤的胜率更高,有一些人本来还拿不定主意,听了邓名的理由后也都认定郎廷佐会取胜。

“唉,看来我还是应该先让你们说,然后晚点再念。”邓名笑着合上了日记本,现在每天扎营后,邓名继续锻炼卫队的读写能力,不过任堂显然不需要这种训练,他认识的字恐怕比邓名还多。

因此邓名就打算提前开始计划中的第二步,开始进行军官扫盲活动——本来邓名打算在建立根据地后、有了直属部队再开始给军官们扫盲,不过现在反正也有多余的时间,而且卫士们经过大半年的训练后,平均已经认识了几百个常用字,让他们去进行一些教学工作也有助于他们巩固知识。

任堂对邓名记日记的方法很感兴趣,不过对扫盲计划感到有些犹豫,因为似乎大明立国几百年来,都没有在军中进行过这样大规模的读写训练工作。既然从未有过这样的训练内容,任堂就担心会不会有什么隐忧,导致前人放弃了这样的工作。

“以往没有教军官们认字是没有必要,”听到任堂的担忧后,邓名马上自行发挥,解释道:“以往完全可以靠雇佣幕僚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在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士人,他们大多投奔鞑子去了,所以我们的军官不但要会打仗,而且要自己认字;还有,以往军队在地方官的掌握中,如果朝廷下达了什么命令,地方官能看懂、理解就可以,但现在我们也没有这么多地方官,认字的人都参加鞑子的科举去了,我们各地的军政工作全部要由千总、把总来承担。因此他们不但要会打仗,还要读书认字,以后我想安排他们学习算数,至少能够算清军队大致需要的辎重,搬运辎重需要的车辆、船只。”

邓名的解释任堂并不是十分满意,感觉对方似乎有点想当然:以前大明能够靠科举从全国招募人才的时候,也并不是完全不需要军官从事一些军队政务工作,不过大明仍从未鼓励过军官学习文化知识。不过任堂也想不出什么理由来反对邓名的设想,毕竟对方提出的各种需求都是摆在眼前的。

说服了任堂后,邓名又和李来亨商议此事,李来亨同样不反对让军官认字,但是他担心这种文化训练会挤占军事训练的时间,同时还担心教育资源问题。邓名指出时间上完全没有问题,一般说由于肉类不足,明军无法做到每日训练;即使每天都能吃粮食吃饱,明军的训练强度也会维持在三日一次左右。邓名指出文化学习完全可以安排在不进行操练的日子里进行,比如现在明军处于行军状态,那就可以在每天扎营后组织军官学习班;至于李来亨担忧的师资问题,邓名现在可以免费提供一批卫士暂时充当老师,他们每天先跟邓名学,然后一人带几个闯营军官。

李来亨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就算邓名的手下每个人带十个学生,也可以帮助二百个闯营军官认字,就算没法阅读复杂的邸报,能够看懂简单的手令也好啊。不过邓名并没有能够帮李来亨训练二百个军官,他们到达安庆后,任堂就提出也要帮助浙军军官认字,邓名的卫队因此被分为两半,分别去训练闯营和浙军的军官。

任堂当然去为浙军服务,他本来感觉一个人带十个学生太多了,向邓名指出私塾教授正常情况下只会带五个以内的学生,如果人数太多教学质量就会迅速下降。不过邓名迅速打消了任堂的疑虑:“我们不是培养童生、秀才,而是教军官认识最简单的手令。教那么多没有必要,现在他们就是熟读四书五经也没有地方科举,除非去参加鞑子那面的。”

任堂承认邓名说的很对,李星汉等人也都没人带好几个学生,而如果按照私塾的标准,这几个家伙显然属于尚未完成开蒙工作的。本着能者多劳的原则,任堂一口气就带了一个拥有二十多名浙军军官的大班,每天扎营后就教授他们认字。

之前在安庆城头撺掇安庆知府告胡老小一状的浙军小将于佑明就在任堂的班上,于佑明虽然年轻,但却自称是将门之后,所以大家平日都喊他于小将军。于佑明和任堂的岁数差不多,两个人很快就混熟了,还谈到了各自的先人。

“先父讳世忠,”于佑明说他的父亲是江北军官,世袭的武人,在清兵前与左良玉部交战,失利后退向湖广,在隆武年病逝:“先父爱兵如子,深得军心。左贼逆袭南都的时候,先父寡不敌众,被左贼击退;但败而不乱,退到湖南后将士一个不少,沿途秋毫无犯,百姓无不欢欣。”

“果然是大将之风啊。”任堂啧啧赞叹道,于佑明父亲的英年早逝也让他叹息不已,这样深得军心又爱护百姓的将领寿命要是能稍微长一些就好了,也能对明朝作出更大的贡献。

于佑明说完后,任堂也讲起他的父亲:“先考讳伯统,崇祯十五年任河南归德府同知,上任后未久闯贼来犯。先考熟读兵书、颇通兵事,可惜知府刚愎,不听先考良言,坚守府城不到一个月就为贼人所破,先考虽然逃出但也因此被罢免。可惜啊,要是先考当时是归德知府,定能让闯贼铩羽而归,至少坚守个一年两载不是问题。”

(笔者按,这两段是送给《虎狼》读者的一个彩蛋。)

……

明军一路西行,途径九江的时候明军全神戒备,以防江西清军出来骚扰。

这时邓名已经得知南京争斗的结果,还听说梁化凤正在吹嘘,声称他把明军击退了——现在南京清军也已经确认明军正远离南京而不会返回,蒋国柱和梁化凤就把这些都归功于他们自己:声称他们给予邓名的前锋以沉重打击,让明军清楚地认识到,既然南京有蒋国柱和梁化凤把守,那就绝不是他们能够夺取的,所以不得不抱憾退兵。

对于南京清军的自吹自擂,邓名并没有反驳的打算。

实际上梁化凤的吹嘘也相当的有节制,给附近各省的通报中只说破坏了邓名的计谋,斩杀了投敌叛国的郎廷佐,最多说一声挫败了邓名先锋大将的进攻,但绝口不提击败了邓名本人。

这样有节制的宣传极其罕见,而既然对方如此谨慎,那邓名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反驳——如果明军前锋都没有遭到任何挫败,那为什么明军要退兵呢?而且既然南京保卫战的“胜利者”蒋国柱和梁化凤的宣传这么有节制,大部分清朝官吏也都明白他们实际取得的战果肯定更加有限,多半除了杀了郎廷佐就再没有任何战绩。至于郎廷佐嘛,很多官员也认为那多半是邓名的试探而已,抱着能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没有什么损失的念头,毕竟朱洪武的城墙实在太坚固了;等到带路的郎廷佐和内营管效忠被杀后,邓名意识到除了强攻再无别的好办法后就自行退兵了——梁化凤把这个称为挫败了邓名的先锋和进攻企图也无丝毫不妥之处。

江西方面对南京一战的理解也基本就是如此,赣省的精锐和水营主力早就派去南京,并且被邓名歼灭了,一些早先被放回来的俘虏更把明军的战斗力无限放大。看到明军过境时,江西方面毫无出去招惹实力未损的明军的打算,等到明军大部分通过后,九江排除了一队一百五十人的骑兵,打算看看有没有便宜可占。

这队清军骑兵遇到了近百名李来亨的断后骑兵,被斩杀四十人后仓皇遁去,闯营方面只有两人战死。

离开江西前,又有一队南昌派来的清军骑兵尾随在明军身后,似乎也有袭击掉队明军士兵的企图,李来亨又派出那支百人规模的骑兵部队,转眼之间就把清军再次杀得大败而逃,同九江的清军骑兵一样丢下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尸体,闯营的损失依旧是个位数。

当这一百闯营骑兵提着清兵的首级,耀武扬威地返回军中后,他们的英勇行为激起了大片的喝彩声,即便是浙军官兵也都敬佩不已。

“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邓名向李来亨恭贺道,之前伏击长江清军水师时,李来亨并没有出动过这支马队,九江断后的时候邓名也不在队伍的后方,没有机会见识这支马队的风采,今天是邓名一次见到这些骑士。

不过今天一见,邓名就意识到这支骑兵相当精锐,看上去人人都骑术了得,彼此间的配合也非常默契,杀得对面的清兵骑兵毫无还手之力。训练这样一支骑兵部队相当不易,估计花费也很大,邓名猜测是李来亨竭尽财力培育出来的军中骄子。

听到邓名的称赞声后,一直面无喜色的李来亨露出一个苦笑:“提督谬赞了,这不是我能训练出来的人马,唉,这些人都是折损一个少一个。”

近距离打量这些闯营骑士,邓名发现这些人都已经接近中年,至少看上去都比李来亨要大不少,有些人头发已经斑白了。

李来亨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对邓名直言相告:“这就是昔日的闯营三堵墙,现在只剩下这九十二人了,哦,不对,今日之后只剩下八十九人了。”

邓名对闯营三堵墙的历史并不了解,就又多问了几句,李来亨观察了片刻,觉得邓名没有其他意思,就缓缓地开始讲述这支军队的历史。

崇祯十四年,从商洛山出来的李自成决心要建立一支真正的军队,从河南、陕西、湖广的义军中精选出来一千骑马好手,给他们每人搭配双马,在战场上充当中坚力量。在多次战斗中,这支马队列阵硬挡明军的冲击,次次都纹丝不乱,因此得名三堵墙。在三打开封时期,三堵墙达到鼎盛,人数据说有四、五千人,全是李自成从各地收集来的勇猛骑手,每人双马甚至三马。闯营前后四次把号称明王朝精锐的秦军打得一败涂地,三堵墙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开封大水时,三堵墙也有半数被洪水卷走,其后李自成虽然竭力恢复,但直到进入北京的时候,这支马队的人数虽然恢复到了鼎盛时期的水平,但战斗力还是要差很多。

“……好像是弘光元年,我叔祖在怀庆向鞑子发起反击,当时三堵墙已经损失不小,只剩下不到一千多、不到两千人了,但依旧在野战中击败了人数比他们还多的满洲八旗骑兵。”李来亨说道此处叹了口气,本来已经南下的满清大军,在此战后调头西进全力进攻李自成,南明弘光政权因此争取到了一年的时间。但弘光政权并没有利用好这个难得的机会,而是误认为他们“联虏剿寇”政策得到了多尔衮的积极响应,满朝欢庆声中,史可法指出接下来的南明战略应该调遣大军,直指秦关,与满清配合作战夹击李自成。

“虽然我父亲、高将军(高一功)都想重建三堵墙,但缺钱少粮,大军都难以糊口,那里还有力量培养骑手呢?”当年李自成给三堵墙挑选的骑手很多都是十八到二十之间,血气方刚的勇猛少年,现在这些骑手中最年轻的也已经超过三十五。李来亨看着这队骑兵从眼前行过,心中也满是的遗憾:“十几年前,三堵墙的骑手数以千计,就是怀庆之战时,他们还能向五千满洲八旗的骑兵发起冲锋并把他们击退,但现在,三堵墙只能和地方上的百来个绿营骑兵厮杀一番了。”

听完了这个故事后,邓名也满是感慨,他看着那些把敌人首级挑在枪尖上的闯营骑手,心中升起一个疑问:“和十几万秦军反复交战冲杀,经历过山海关、潼关、怀庆等战的三堵墙,真的会把这些江西绿营的斩获看得很重吗?还是他们只是想鼓舞一下我军的士气?或是在怀念往过去的岁月?他们会不会把向他们欢呼的浙军想像成十几年前的闯营大军,回忆年轻时的荣耀与胜利?”

“这次虎帅缴获不少,有没有想过重建……不,扩充三堵墙?”邓名问道。

李来亨侧过头,比刚才更加仔细地看着邓名,片刻后摇摇头:“不。”

“虎帅不要误会,我确实认为可以扩充三堵墙,他们……”邓名向那些年长的骑兵一挑下巴,轻声说道:“他们会很高兴的。”

“是,提督胸襟开阔,末将是很佩服的。”从李过接受明朝的官爵开始,闯营就不再使用“三堵墙”这个名字,毕竟这支骑兵的这个名头是从明廷的秦军手中赢得的,虽然李来亨刚才确信邓名没有试探的意思,但他还是觉得用这个名字不妥,就算现在邓名没有多想,将来说不定心里也会生出疙瘩来。

再说,李来亨还有其他的理由:“这次我确实缴获众多,也想好好训练一下兴山军的马队,不过他们才是……嗯,才是三堵墙。”

邓名听明白了李来亨的意思,对方认为这支闯营的骑兵已经没有了传承,由于太久没有新鲜血液的进入,这些老骑手可能也已经不再接受继承者,不再允许新人进入他们的圈子。因此等这些骑手都凋零后,三堵墙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又过了几天,邓名拿着两面旗帜来到李来亨的营中。

“这是什么?”李来亨好奇的问道。

“我送给虎帅的礼物,不过我没有用三角旗,因为我觉得用方旗更好画。”邓名摊开了第一面旗帜,上面画着一只斑斓猛虎——这面旗帜邓名已经画了很久了,本想更晚一点拿出来,但几天前改变了主意:“送给虎帅的。”

“多谢提督。”李来亨看清旗帜后又惊又喜,满面笑容地把旗帜拿过去看了又看。

“这还有一面,是我刚画的,打算送给虎帅麾下的一支军队。”邓名把第二面旗帜递过去。

李来亨急忙抖开看了起来,这面旗上的图案画的相当简单,就是前后三排的……嗯,好像是三道砖墙。

“这是,”李来亨脸上露出不能置信的表情,转头看着邓名。

“虎帅觉得是什么?”邓名笑着问道。

“三堵墙?”李来亨轻轻地问道。

“正是,”邓名点点头:“希望这面军旗能够一直传下去,世忠飘扬在战场上,永远不落入敌手。”

李来亨把两面旗帜都放在桌面上,静静地想了很久。李来亨想起自己“虎帅”这个名头,其实也是来自父亲“一只虎”的匪号,也就是夔东的闯营将领们爱用“小老虎”称呼自己,比较正统的大明臣子都从来不使用这个称呼。比如张煌言、文安之等人,他们可以用“临国公”、也可以用“李将军”、但从未用“虎帅”这个词来称呼过李来亨。

“倒是提督……”李来亨心里想着,又把邓名给他的那张虎旗摊开看了一遍。上面的老虎画得栩栩如生,李来亨看得出邓名花了很多心思,而且态度非常认真:“提督从来没有丝毫的偏见,说起闯营的时候,从来不躲躲闪闪,始终是光明磊落。”

想了一会儿后,李来亨下定了决心,抬起头替三堵墙的骑手们感谢道:“既然是提督的意思,那我们恭敬不如从命,不过这面旗帜不好由我赐给三堵墙的骑手们,我想既然是提督亲笔画的,那还是由提督亲手把这面旗帜交给他们吧。”

“不妥,不妥,这面旗帜当然是要由虎帅交给他们,”邓名立刻摇头道:““我并非三堵墙的顶头上司,怎么也轮不到我把旗帜交给他们。不过虎帅说的不错,既然这面旗是我画的,那我当然可以在边上观礼了。”

第二天行军结束后,李来亨就把三堵墙剩余的骑手全部召来,当着大批闯营和浙军士兵的面,郑重其事地把邓名所绘的砖墙图案军旗交到了为首的骑手手中,让他们从此用这面方旗替代他们现有的军旗。

当着所有旁观者的面,李来亨宣布这旗帜是江南提督邓名亲手所画,并趁势宣布了邓名的期盼:“提督希望你们能够把这面旗帜好好地流传下去,所以需要你们认真地选拔优秀的年轻骑手,把一身本领都交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战场上保护好这面军旗。”

“遵命。”接过军旗的骑手向李来亨郑重地鞠躬行礼,接着又转身面向侧面的邓名,再次深深一鞠躬:“谨受命。”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大暴君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世子很凶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甲斐的野望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明末疯狂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逍遥小相公王朝的腐朽梦回大长安开封府胥吏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绝宠小医妃:王爷,来一针新贞观造反录千宋老子就是要战争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超级特种兵之王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金玉良缘,绝世寒王妃一统天下之乱世英雄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后我靠医术权倾朝野西北雪原:我开局土匪头子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我是袁蜜水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白话聊斋志异:精编十万大山:1840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这个王朝叫大兴大庆逍遥贵公子逍遥世子爷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穿越:我靠着金手指成神三国:从并州开始争霸天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奇门宝鉴结婚你不肯,我叛国女帝你哭什么?王爷有点懵我的出租屋通明末水浒白话版特种兵之特战兵王靖康之变红色机翼大晋司马衷【祖父遗机,逆时补憾】三国群英传关东铁魂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为了活下去,当兵进军营你确定你是始皇帝?大晋烟火我锦衣卫办案,老朱也拦不住乾宫深帷从贞观开始征服世界刘循:从杀刘备开始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穿越大乾:老登,我要当咸鱼锦绣谜案录晚唐:归义天下明天再启我要改变历史!大成公子浪漫三国行熟读三国的我竟成了刘备我在宋朝造电机狗在楚营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长刀在手袁燕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