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这些难民已是势在必行,可如何妥善安置,成了摆在温以缇面前的一道难题。
养济院虽有接收穷苦百姓的职责,但面对如此庞大的难民群体,现有的规模和资源远远不够。
他立刻召集全部甘州全部官员,也包括养济院内女官紧急商议应对之策。
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温以缇迅速做出决定。
她亲笔书信给赵锦年和冯迁,让他们派出兵力协助管理难民。信中详细阐述了当前局势的紧迫性,以及难民管理对边境稳定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温以缇开始着手规划难民的安置区域。
他命人在城外划出一片空旷之地,作为临时安置点。
组织工匠和民夫,日夜赶工搭建简易住所。为了防止疫病传播,安置点按照区域进行划分,将来自不同地区、身体状况不同的难民分开安置。
对于疫病防控,温以缇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召集城中所有的郎中,组成医疗队伍,前往安置点为难民诊治。
又安排人手,在外大量采购草药,熬制预防疫病的汤药,分发给难民。
“务必保证每一位难民都能喝到汤药,疫病防控绝不能出一丝差错。”温以缇对负责此事的孙同知严肃叮嘱道。
在难民管理方面,等赵锦年和冯迁增援的兵力到达后,将士兵们分成若干小队,每队负责一定数量的难民管理。
士兵们协助维持秩序,分发食物和生活用品,同时监督安置点的卫生情况。
温以缇还亲自前往安置点,安抚难民的情绪。她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眼神中充满绝望的百姓,心中满是不忍。
“大家放心,甘州就是你们的新家,我们定会妥善安置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定能度过难关。”温以缇的声音坚定有力,传入每一位难民的耳中。
难民们看着身后簇拥着一众官员,还有几位协助安置穿着官员服饰的女人,彼此间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与警惕。
在他们的认知里,官场向来是男人的天下,如今见到一位女官员,着实觉得不可思议。
他们私下里小声嘀咕,寻常男官员都不把他们这些穷苦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这个女官看着背景不凡,真能管他们这些没田没地、四处逃难的可怜人吗?
温以缇没有在意难民们的异样目光,神色专注地向身旁的官员们细细交代着各项事务。
她穿梭在人群中,声音清晰而坚定,每一个指令都简洁明了。
自始至终,她的眼神里都没有一丝对难民的嫌弃。
城内百姓们的脸上满是担忧与不安,平日里热闹的街道,如今也多了几分凝重的氛围。“这可咋办呐,这么多难民,万一都放进城来,咱这日子还能安宁吗?”
城外村镇的百姓们同样惶恐不安。
家家户户早早地紧闭门窗,透着一丝紧张。村民们聚在村口,小声地讨论着,眼神中满是警惕。
“听说难民里啥人都有,就怕有那心怀不轨的,趁乱干些打砸抢劫的勾当。”
好在温以缇早有准备,从冯迁和赵锦年手里调集兵力,对城区、城外,村、镇乃至下设的各个村子展开了轮番巡视,给百姓们带来了一丝安心。
一天夜里,巡逻的士兵们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发现了几个形迹可疑的人。
这几个人鬼鬼祟祟地靠近一户人家,正准备动手撬锁。
士兵们立刻围了上去,大喝一声:“什么人,站住!”
那几个人吓得浑身一颤,转身就想跑,却被训练有素的士兵们迅速制服。
经过一番审问,果然是几个想趁乱行窃的难民。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甘州,百姓们听闻抓住了小偷,都松了一口气。
经过这一番有力的敲打,整个甘州地区的治安逐渐稳定下来。在温以缇的努力下,甘州成功避免了陷入混乱。
没过多久,第一批加急赶制出来的简易口罩终于完成。温以缇立刻指挥众人将口罩分发下去,着重叮嘱一定要优先发给那些在一线接触难民的吏员、差役和官员们,确保他们的安全,也从源头阻断疫病传播的可能。
得益于甘州此前应对灾害的经验,搭建临时庇护所的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
短短几天时间,一座位于城外的临时住所便拔地而起。
不过,养济院每年招收最为艰难百姓的名额有限,今年的名额早已确定,这些难民她是绝对不可能全部收入养济院的。
但好在城内外的百姓都知道养济院的这个规矩,倒也没有过多异议。
对于这些难民来说,只要有地方住,有口饭吃,能在这乱世之中活下去,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
而养济院直属管辖的村子里还有不少空闲房屋。于是,她迅速做出安排,优先将身体最为康健的妇孺孩童送往那里安置。
当难民们得知甘州不仅有现成的房子供他们居住,每月只需完成养济院安排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差事,就能免费入住时,原本阴霾密布、满是绝望麻木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光芒。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复确认消息属实后,激动得热泪盈眶。
刹那间,所有难民齐刷刷地跪在地上,朝着温以缇的方向磕头。
“青天大老爷,您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是您给了我们活路,我们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您的恩情!”
此起彼伏的感恩声在安置点上空回荡,那声音里饱含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未来生活的一丝希望。
但尽管温以缇和一众官员千防万防,将各项疫病防控措施做到极致,可疫病终究还是突破了防线。
除是来自江南一带的难民外,已经有几个难民起初只是咳嗽、发热,可短短一两天,症状就愈发严重,很快便确诊是疫病。
消息传来,瞬间陷入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