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彩紧紧地跟随着童家的二管家戚叔一同来到了那片新购置的荒山上。
放眼望去,只见几座小山包连绵起伏,占地面积着实不小。
阿彩取出自己花费数日精心整理而成的五年计划,并郑重其事地递交给了身旁的二管家戚叔,同时嘱咐道:“戚叔,请您务必按照这份计划行事。”
戚叔接过那份厚厚的五年计划,目光快速扫过其中的文字,脸上渐渐浮现出钦佩之色。
他转过头,满含赞赏地望向自家这位聪慧过人的小姐,由衷赞叹道:
“小姐啊,这份五年计划堪称完美,方方面面竟然都考虑得如此周全细致!”
说着,戚叔一边用手指向不远处的山坡,一边继续解读起计划中的具体内容:
“这里是提到的梯田开垦体系,需要依着山势巧妙地修筑起石砌梯田。
而且每一阶之间的落差还需精准控制在 1.2 米左右。
此外,田埂处还要特意种上金银花以起到巩固土壤的作用。”
边说边在空中比划出大致的轮廓和高度,边点着头。
紧接着,戚叔又指着荒山的上层位置问道:“小姐莫非是有意在此处栽种板栗树吗?”
阿彩微笑着点头回应,表示肯定。她兴致勃勃地介绍起来:
“没错,戚叔。板栗可是个好东西呀,它的做法多种多样,无论怎样烹饪都美味可口。
既可以将其研磨成细腻的粉末用来制作精致的糕点。
又能够当作配菜与其他食材搭配烧制佳肴。
当然啦,直接炒制成为香甜的糖炒板栗更是备受人们喜爱!”
就在这时,戚叔突然看到计划书中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红薯。
他不禁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这红薯究竟是何物?我在咱凤羽国可从未听闻过呀。”
站在一旁的应嬷嬷见状,赶忙唤来了随行的小厮墨山,吩咐他将众人携带而来的那个大篮子轻轻打开。
随后,应嬷嬷亲自从篮中挑拣出一个硕大而圆润的红薯,递到了戚叔手中,以便让他仔细端详一番。
“这可是咱们家小姐从那些长着蓝色眼珠、皮肤白皙的外邦人手里重金购得的优良种子啊!据说这种子产出的作物产量极高呢。”
谷嬷嬷一边忙着手上的活计,一边热心地向众人解释道。
听到这话,站在一旁的戚叔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发出一声
“嘶……”
只见他眉头紧蹙,满脸疑惑之色。嘴里喃喃自语:“啥叫良种?啥又叫产量高哇?”
此刻,戚叔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紧紧地锁定在了手中那颗红薯之上。
他瞪大双眼,仿佛要透过那层薄薄的薯皮,看清楚里面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
那专注的神情,就好似恨不能用眼睛在红薯上钻出一个洞来。
戚叔微微颤抖的手缓缓抬起,小心翼翼地将红薯轻轻放入身旁的篮子里。
紧接着,他迅速拿起那份计划书,翻到有关红薯种植方法的那一页,逐字逐句、仔仔细细地研读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戚叔终于像是下定了决心似的,用力地点了点头,然后挺起胸膛,伸出右手,重重地拍打在自己的胸口上,只听得“啪啪”两声脆响传来。
“小姐您尽管放心好了!属下定当不辱使命,全力以赴把这片梯田改造妥当,保证让这些红薯茁壮成长!”戚叔信誓旦旦地说道,声音洪亮而坚定。
就在此时,一直安静站在他身旁的阿彩,突然伸出一根纤细的手指,指向了远方那片荒芜之地。
然后朱唇轻启道:“如今已悄然迈入腊月时节了,留给我们的时间愈发紧张起来。
此时此刻,最为紧迫的任务当属率先将这片梯田修整妥当!
待完成此项工作之后,咱们还需严格依照计划书里所详尽描绘的步骤,在山顶之处,挖掘出一座天池来。”
她顿了一顿,接着补充解释说:“这座天池呢,其直径约莫要达到 10 米左右,深度也需要恰到好处才行。
而且呀,为了防止池水渗漏流失,必须使用黏性良好的黏土对池底和四壁进行精心的防渗漏处理。
如此一来,方能确保这个大水池能够长期稳定地蓄水。”
听闻此言,戚叔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伸手从怀中掏出那份被视若珍宝的五年计划书,并迅速将其中关于水利工事的篇章仔细翻找了出来。
果然不出所料,这书页之上不仅详细记录着该如何建造山顶天池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甚至连位于中部地区那些连环渗水井的建造方式也都一一罗列在内。
原来呀,这些渗水井之间的间隔距离应当控制在每 30 步设一口为宜,并且全部要用质地坚硬的青砖来砌成坚固的井壁。
此外,在山脚下还要精心构筑一处形似弯弯月牙般的池塘。据估测算,此池塘的大致储水量应该可达 2000 担之多。
待到建成以后,可以往里面放养一些鲩鱼之类的鱼儿,利用它们来有效地控制水中藻类植物的生长繁衍,从而保持水质的清澈与优良。
至于在节水灌溉方面嘛,则可以巧妙运用竹笕这种古老而又实用的工具来引导水流。
具体做法便是将新鲜的毛竹劈成两半并去除掉中间的竹节部分,这样就能使其自然而然地化身为一根根天然的输水管道。
通过这种简单却极为有效的方式,便能让宝贵的水资源得以顺利输送到各个需要它滋养的角落之中。
阿彩微微眯起眼睛,伸出那如葱般细长白皙的食指,轻轻地挠着自己圆润小巧的下巴,目光缓缓地扫过站在面前的应嬷嬷等人。
只见她朱唇轻启,脆生生地说道:“今年这个冬天啊,凡是上工的人,每天都得额外加上一道肉菜,而且还要再配上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骨头汤才行呢!务必要让大家都能吃得饱饱的,这样他们干活才更有劲儿嘛,也就能好好加油干!”
应嬷嬷一听,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忙不迭地点头称是,心中暗自感叹自家小姐真是心地善良又体恤下人。
她一边想着,一边已经开始盘算起来,打算等会儿就去找二管家商量一下,到族里多招些人手过来上工。
而说起这应嬷嬷,可真是好福气。她家小姐不仅对她关怀备至,还特意为她精心安排好了出行的事宜。
这不,专门给她配备了一辆小巧玲珑却十分实用的小驴车,驾车的则是经验丰富且老实憨厚的车夫老黑。
此外,还有一名机灵勤快的小厮墨山随侍左右,帮忙跑腿打杂。
就连记账这种重要的活儿,也有着聪明伶俐的小丫鬟腊梅负责打理。
如此周全的安排,足见小姐对她应嬷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