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出乎王兴意料的是,这琉球国君臣,不但没有任何的逆反心理,还十分兴奋地签订了这份看起来“丧权辱国”的条约。
至于割让那霸港并让大明驻军之事,更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
有了大明在那霸港的驻军,他们的权势和地位就能很好地保住,因为从此不用担心倭国的侵略了。
要说不满,他们倒是的确有一条,那就是大明只有一个千户所的驻军实在太少了,要是能有一营兵马,那就更好了。
琉球国上下的骚操作,可把王兴给整不会了。
居然还有主动让大明来霸占他们领土的国家,真真是离了大普。
签订条约后,王兴驾着舰船沿着三山岛西海岸一路东北方向进军。
在打下北部重镇名护城后,三山岛上的倭寇就没了立足之地,他们只能就近架船或划木筏逃离三山岛。
在攻下名名护城后不久,王兴在琉球王国派来的向导带领下,继续向东北方向不远处的奄美诸岛驶去。
在诸岛上和倭寇来回兜了快三个月的圈后,王兴这才将他们全部赶回了九州岛本岛。
不过在赶跑奄美诸岛上的倭寇后,王兴没有继续向东北方向的九州岛进发,而是选择了返回那霸港。
皇帝大外甥给他的任务是赶跑琉球王国上的倭寇,可不是让他去攻打倭寇本土的。
就他这一万来人,或许能击败岛津家族,但也很快会遭到整个倭国的联合攻打。
占不到什么便宜不说,很可能还会沾染一身骚,从而打乱自己皇帝大外甥的全盘计划,得不偿失。
初春从崇明岛出发,当王兴带着大军返回崇明岛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炎热的夏季。
而在他出征琉球群岛的时候,西北干旱的甘肃大地上,也同样发生了一起规模不小的战事。
自从去年秋季到来时接替孙承宗出镇三边之后,熊廷弼并没有急于发动新的进攻,而是沿着湟水河谷与西海古道查探四周的地形。
同时,他还带着精锐骑兵又去了趟曾经交战过的青海湖边。
但因青海湖现在被牢牢地掌控在虎墩兔的手中,所以熊廷弼并未能深入曾经惨败过的沙柳河。
等熊廷弼将孙承宗曾经行军的线路摸索得差不多后,西北的寒冷冬季也来临了,他不得不带着大军返回兰州过冬。
在兰州渡过一个漫长的寒冬后,熊廷弼马不停蹄地聚拢陕西和甘肃的四镇兵马,在联合操练一番后,这才再次踏上了去年出征过的道路。
这就是大明地大物博、人口稠密的好处,不仅能同时几线开战,还能承受住一场大的战事失利,甚至是连续几场的失利,依然能够扛下来。
与上次孙承宗的排兵布阵相比,熊廷弼依然任用祁秉忠这个地头蛇继续充任大军先锋。
不过这次他没有再让京营第六营充任辎重队,而是让去年随他一同前来兰州的京营第八营负责押运粮草的重任。
剩下的杨肇基宁夏军与侯世禄的甘肃兵,继续作为储备军,随他亲率的黑云龙总督标兵营与京营第六营。
在有条不紊中来到东大滩后,熊廷弼并没有像之前的孙承宗那样迫不及待地向青海湖进军,而是四处散出夜不收,打探虎墩兔的大军和牧民去向。
经过过去大半年的夜不收打探得知,虎墩兔通过沙柳河之战,迅速恢复了他在蒙古诸部中面对明军常败不胜的尴尬处境,又积累了一万多新投奔过来的援军。
所以,在明知道明军会卷土重来,再次进攻青海湖的虎墩兔,并没有因此选择逃离,而是信心满满地迎接着大明军队的到来。
只是让虎墩兔意想不到的事情便是,那就是大明不仅增派了援军,还更换了主帅。
由突降边镇的词臣孙承宗,换成了久经边事的兵部尚书熊廷弼。
熊廷弼与孙承宗比起来,不仅边镇军事经验更丰富,他还能靠他的个人魅力震慑住边军中的骄兵悍将。
而且,指挥作战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两人虽然整体上都比较稳健,但熊廷弼更稳健,而且还更了解虎墩兔等蒙古鞑子的作战习惯。
在探听到虎墩兔大军依然停留在沙柳河附近后,熊廷弼这才带着大军沿着西海古道进入到了青海湖边。
尽管得知了虎墩兔大军的动向,但熊廷弼带着大军进入到青海湖边后,并没有急于前去征讨,而是在青海湖边认真扎营。
稳扎稳打的同时,还守住西海古道的退路。
上次孙承宗的沙柳河之败之所以损失惨重,除了轻敌,更重要的还在于没有扎稳脚跟,撤退的时候一路被蒙古骑兵撵着追杀。
迟迟不见明军发兵的虎墩兔,在哈尔盖河的河谷吹了整整三天冷空气。
在等得快不耐烦的第四天时,大明军队终于出兵了。
这次依然是祁秉忠作为全军的先锋,杨肇基与侯世禄的边军和京营第六营作为后军紧随其后。
至于黑云龙的总督标兵营与负责押运粮草的京营第八营,则继续留在尕海与西海古道之间的大营内。
这次祁秉忠来到哈尔盖河东岸的时候,并没有急于渡河,而是派出一支军队沿着哈尔盖河上游检查是否依然有伏兵。
藏在哈尔盖河上游河谷的虎墩兔伏兵,在一眼就能望到头的高山草原地貌面前,很难不被前来搜查的祁秉忠军发现。
面对埋伏被发现的现状,虎墩兔伏兵果断选择了冲出山谷,朝人数只有两千多的祁秉忠大军冲去。
祁秉忠偏师见此,果断选择了调转码头就跑。
远远看到自己派出的偏师正朝自己军阵跑来,祁秉忠哪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他没有做任何的犹豫,果断列阵迎敌,同时向东面不远处的杨肇基大军求援。
等杨肇基大军赶来的时候,祁秉忠已经与虎墩兔的伏兵陷入到了激烈的交战之中。
而陷入混战中的虎墩兔伏兵,在见到杨肇基的大军正在飞奔赶来后,果断吹响了撤退的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