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林时起身,缓缓走进了注视大军的将士之中。
万众瞩目之下,迎面开来的大军之中忽然奔出一队轻骑。
轻骑认准了林时的大纛,直直的冲到了林时跟前。
这一队轻骑,为首之人,正是姜望。
林时站在地上,与骑在马上的姜望对视片刻,然后,目光直直落在他左手边空荡荡的袖管之上。
他皱起眉头,问道:“怎么搞的,这么狼狈?”
姜望翻身下马,抬起右手轻敲胸甲,沉声道:“见过大帅!”
林时没说话,静静的等待着他的答案。
姜望自顾自的直起身子,淡漠的脸上陡然浮现一抹难为情之色。
随即低声解释道:“冲阵的时候中了蛮子的毒箭,为了保命,只好舍弃一条手臂。”
林时沉默了一下,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可望着眼前足足少了五分之二的殿前司禁卫,最终也只是叹了口气。
这五千人,是他一手送进草原的。
没道理别的将士可以死,他的心腹爱将就不能受伤。
姜望说完,也没有多言,表情恢复淡漠,像是失去一条手臂是什么微不足道的事情一样。
良久,林时的思绪回笼。
他走上前,轻轻拍了一下姜望的肩膀,问道:“右手还能提剑吗?”
一听这话,姜望淡漠的脸上顿时浮现一抹狞笑。
他重重点头,应声:“不止能提剑,亦能杀敌!”
“好!”
林时满意的点点头,承诺道:“相信我,用不了多久,你便能亲手报还断臂之仇。”
姜望一愣,旋即低头道:“还有两千名弟兄尸骨无存之仇。”
听出姜望言语之中的沉重之意,林时再一次微微颔首,淡淡道:“养好精神,连他们的仇一块儿报了!”
“得令!”
姜望抬手敲击胸甲,应下了林时的交代。
“大军已经已经扩充好营地,去,让兄弟们入营,好好休整一番,肉管饱,酒管够!”
林时不再多言,下达了两军合兵的命令。
姜望领命而去,不多时,停留在路边的三千精锐便纵马进了林时麾下五千人的大营。
陈琮自告奋勇,带着将士们去劫营入营的兄弟。
该治伤的治伤,该慰问的慰问。
都是兄弟部队,也没必要分什么彼此。
何况,强者,总是敬佩更强者。
对此,林时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命亲卫将他今日钓上来的鱼送到火头军手里,为今日的宴席添上一道菜。
傍晚时分,大营升起了袅袅炊烟。
无数的酒菜就这么席地而摆,将士们则三三两两的围坐在一块儿喝酒吃肉。
酒肉下肚,整个大营便都是一阵热闹祥和的气氛。
帅帐之内,一众将领齐聚,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林时坐在主位,一左一右坐着姜望与段从两位心腹爱将。
推杯换盏之间,两人也快速将他们这几个月在草原上的经历讲了一遍。
听着两人在草原上吃的那些苦,就连林时这样硬心肠的人都不免有些动容。
五千人,在到处都是敌人的草原上左突右蹿。
要随时防备有可能从四面八方涌出来的敌人,还要一路上收拾一些小型的部族获取补给。
这种高危高压的环境,真的是达到了连睡觉都要睁着眼睛的程度。
两人说完在草原上的遭遇,又说完他们是怎么在机缘巧合之下遇见了北逃的突失利。
然后便话锋一转,夸起了林时的壮举。
老实说,他们当初深入草原时,是抱着必死,乃至于和草原蛮族同归于尽的心态去的。
毕竟,横跨万里草原,一路上还要不停的作战,最后还得从敌国才能回归。
这样的强度,根本就不是人能达成的。
因此,当林时将最终的终点规划到辽东时,他们心里都已经存了死志。
之所以他们还愿去作战,纯粹是不想辜负林时的信任。
但他们也没料到,他们竟然真的能完成横跨草原的壮举。
而更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林时竟然真的只用了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便灭掉了强大的魏国,并且赶到辽东接应他们。
如此壮举,当真可谓是千古奇迹。
两人一直夸林时,从用兵如神夸到运筹帷幄再夸到算无遗策,最后直接将林时都夸得有点不好意思了,这才意犹未竟的止住话头。
但同时,两人也有些遗憾。
遗憾他们领兵在外,未能参与进灭魏的壮举之中。
林时没有安慰两人,只是承诺等到南下灭齐的时候,一定任用两人为先锋。
一个大饼画下去,两人也终于安静下来。
今晚的宴席,既是接风宴,也是庆功宴。
一直持续到三更时分,营地上仍旧是一片灯火通明。
林时感念段从麾下大军横跨草原的辛苦,特意下令,让大军在原地驻扎三天,留出充足的时间给大军休息。
尽管三天时间并不足以抹平将士们在草原上受到的心理创伤。
但在林时一通酒肉攻势之下,将士们也逐渐从在草原上那种风声鹤唳的状态中回过神来。
时间来到第三日,将士们也终于融为了一体。
然后在林时的一声令下之后,拔营而起,踏上了来时的路。
相比来时的脚步匆匆,回归的路上,大家的心情就要轻快许多。
毕竟,现在林时灭魏最主要的目的已经达到。
将士们一路上说说笑笑,也有了心情去游山玩水。
没错,游山玩水。
尽管带着八千大军游山玩水这样的举动看起来有点神经质。
但林时乐意,将士们也乐意,自然也就轮不到旁人来置喙。
林时依旧是懒洋洋的倒躺在马背上,望着天上蓝天白云的同时,也将道路两旁绝美的春景尽收眼底。
唯一的区别,便是原本护在他身边的人从陈琮变成了姜望。
至于段从和陈琮,两人作为一军主将,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组织协调军中将士。
姜望正正经经的骑在马上,看着林时不正经的样子,嘴角不由勾起一抹弧度。
他低低开口道:“大帅,这辽东是个好地方啊,产出不比蜀中差,就是冬日太长了些。”
“是啊!”
林时随口应声,淡淡道:“我中原王朝,除了中原和江南,便属蜀中与辽东平原物产最丰,这样的地方,该要好好经营一下才是。”
姜望微微颔首,笑问道:“大帅可曾想好,要怎么经略辽东了?”
林时咂摸一下嘴,从姜望的言语之中品出了几分不对味来。
他一下子坐直身子,扭头望着一旁的姜望,笑问道:“怎么,你想留在辽东?”
“留不留在辽东的,倒是不甚重要,只是觉得这么大一块好地方,就这么放任不管实在太可惜了!”
姜望轻轻应声,林时立即领会到他的意思。
片刻后,林时轻笑道:“如此,待天下一统,本帅便在陛下面前保举你一个辽东经略使的职位如何?”
“辽东经略使?”
姜望有些讶异,随即赶忙摇头:“末将可做不来封疆大吏,而且,末将这身份,也做不了封疆大吏,能做一地知府,末将便心满意足了。”
“莫要妄自菲薄,待大梁一统天下,你便是这大梁朝的开国功臣,不过一地经略使而已,算得什么。”
林时失笑出声,笑着宽慰他一句。
姜望闻言,嘴角也不由勾起一抹弧度。
但仍是摇头道:“经略使这种位置,过于重要,末将一个武将,既不知民生疾苦,也不知如何处理政务,若届时大帅朕欲重用末将,倒不如为末将讨个镇守使的职位。”
“镇守使么......”
林时沉吟一瞬,缓缓颔首道:“也可,地方文武分治,的确比地方官员军政一把抓的隐患要好上许多。”
姜望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他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让他镇压一地尚可,但要他治理一地,则有些吃力。
何况是一地经略使这样的封疆大吏,更是没有丝毫行差踏错的机会。
须知如今整个大梁,也就顾知洲一人领了河套经略使的职位。
而顾知洲在河套地区的权力,几乎和皇帝无异了。
但顾知洲的出身根正苗红,又是姬玲珑的心腹,姬玲珑自然不会猜忌他。
换成他这个魏国皇室的余孽,那可就难说了。
毕竟,魏恒和余春手上只有四万人,都想着割据辽东。
两人安静下来,都没再多言。
这些事情,偶尔提一嘴还行,不能深聊,现在大梁终究还没能一统四海。
半场开香槟,很容易出现悲剧。
......
大军继续前行,一路游山玩水,足足玩了一个多月,才终于回到了山海关。
山海关内,程名振已经带人将大炮轰塌的城墙再一次砌好。
虽说临时搭建的城墙,远比不上山海关原来的城墙厚重坚固。
但有总比没有好嘛。
段从和姜望回到军中,与驻留在山海关中的一众将领也是老相识了,自然又免不了一番推杯换盏。
林时也敞亮,就着山海关中的物资连开三日庆功宴,这才决定返程。
当然,大军返程,辽东也不能放弃。
所以,武元腾麾下的一万龙骑军,便理所当然的驻扎在了山海关,镇守辽东的同时,也需要负责辽东周边的蛮族。
鉴于现在战事初定,大魏各地都还处于混乱之中,林时还强忍着肉痛,在山海关留下了三十门火炮。
临别的这天,武元腾看着林时留给他的三十门大炮,差点就直接跪下管林时叫爹了。
现在战事的任务那么重,林时还愿给他留下三十门大炮,这不是亲爹是什么?
林时被他肉麻的目光看得浑身发颤,赶忙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朝雁门关赶。
来时雨雪霏霏,归时杨柳依依。
这便是幽燕之地的现状。
绵延上千里的燕山山脉,阻隔了中原的春夏秋冬,将山脉之外的辽东隔绝成另一方天地。
这种绝妙的景观,看得军中将士都啧啧称奇。
得益于归途之中没有风雪阻挡,大军回去时的速度就比来时要快上许多。
不过半个月时间,高大的雁门关城就历历在目。
城楼之下,则是等候林时大军良久的李晟和裴颂。
看见天际线尽头出现的那遮天蔽日的旌旗,城楼之下的李晟顿时上蹿下跳抓耳挠腮起来,浑然没有半点大将军的风度。
“是大帅,是大帅回来了,大帅得胜回来了!”
李晟上蹿下跳着,整个人抓耳挠腮。
裴颂站在他身旁,很想说一句他不认识这个家伙。
但看见天际线尽头出现的那浩浩荡荡的大军,一时间也是有些激动。
他追随林时的时间不长,但这并不影响他心中对林时的欣赏和崇拜。
此次灭魏,林时展现出来的风采,亦是令他心悦诚服。
开玩笑,跟着这样的主将,随便一打就能捞到军功,轻松又自在。
若是有得选,谁又愿意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打生打死啊?
裴颂如是想着,看着林时大军所在的方向,眼中也不免浮现一丝期待。
他很期待,接下来,大帅又该怎么带着他们,去对付魏国退到淮南之地的十几万残兵?
无尽的期待之中,林时麾下大军也逐渐朝着雁门关城靠近。
同一时间,林时也看见了关城之上那满脸期盼之色的将士们。
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尽管雁门关不是太安城,可看见这些真心期盼他回归的将士,他仍是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我大梁军容之盛,远甚以往啊!”
段从和姜望望着远处竭诚欢迎他们的大军,脸色也柔和下来。
林时听见了段从的赞誉,心里不自觉生出些许骄傲。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带的兵。
“大帅,大帅!”
只是,他的骄傲还没持续多长时间,便被一阵阵像是猴子嚎叫一般的怪叫声打断。
他定睛看去,正正看见李晟像是发情的大猩猩一样,直奔他冲了过来。
一瞬间,林时的心情像是吃了屎。
他发现了,李晟是他带出来的最让他耻辱的兵。
不是说他的能力不行,而是他这个性子,实在太让人感觉到羞耻了。
李晟却是对林时的嫌弃浑然不觉,带着亲卫冲到林时跟前。
一下子保住林时的大腿就开始干嚎:“大帅嗷,末将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您盼回来了,嗷,您是不知道,您不在的这些日子,末将是吃也吃不香,谁也睡不好......”
林时脸上扯出一个勉强的笑容,先对着跟在林时身后满脸期待之色的裴颂投去一个安抚的眼神。
随即抬起脚踢了踢李晟的胸口,压低声音道:“你先放开我。”
“不放,这次末将说什么也要一直跟着大帅您了。”
李晟拨浪鼓似的摇头,抱着林时大腿的双手更加用力。
一时间,前来迎接的诸将,以及跟在林时身后的将领们都忍不住脸皮抽搐。
林时深吸口气,咬牙切齿道:“我让你放开。”
“我不,我说了.......”
“砰~”
李晟话音未落,胸膛上便重重的挨了一脚。
“滚远点,你抱着老子的腿,老子怎么下马?”
林时缓缓的收回脚,没好气的对着他呵斥一句。
听见这声呵斥,李晟脸上的幽怨之色瞬间转变为悻悻然。
然后嬉皮笑脸的凑到林时跟前,笑嘻嘻的说道:“末将搀扶您下马啊。”
“算了吧!本帅又不是半身不遂了,你滚远点就行。”林时脸皮一抽,拒绝了李晟要搀扶他下马的要求。
众将也忍不住,发出阵阵爆笑声。
李晟恼了:“怎么了,没见过狗腿子吗?”
听见狗腿子三个字,林时又是脸皮一抽,懒得理会他,翻身下了战马,将马缰扔到了亲卫手里。
其余将领见状,也纷纷下马,开始归置大军。
李晟一脸谄媚的凑到林时跟前:“大帅,接下来,咱们该转到去淮南了吧?”
林时点点头,却也没有给他一个多余的眼神。
他知道这个家伙的脾性,给他点颜色,他便能开染坊,倒不如一开始就无视。
他招手唤过程名振,吩咐道:“我先进城,待会儿你归置好大军,叫上军中五品以上的将领前来帅府议事。”
程名振闻言,脸色瞬间严肃起来:“得令!”
随口交代一句,林时便率先朝着关城走去。
李晟和裴颂不必安置大军,便一左一右跟在他身后。
段从和姜望麾下的将士少,也没有留在城外的意思,跟着林时一齐进了城中。
回到帅府,林时的屁股刚刚落座,李晟便屁颠屁颠的凑上前来,从怀中掏出一沓皱巴巴的信件呈上。
“大帅,这是您离开这些日子,太安城给您来的信,都是李晟送来的,您放心,属下没看过。”
望着李晟一脸谄媚的样子,林时扯了扯嘴角,假装信了他的鬼话。
旋即接过信件,一封一封看起了封面。
信件很多,来源也很广泛,有陆清送来的,也有姬玲珑的私信,甚至还有聆月的信件。
他简单归置了一番,将私人信件放下,先打开了来自镇景司和火器局的信。
信上,其实也没有写些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
不然,也不会用信件的方式送来。
但林时还是看得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