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拓展物流渠道,助力商业蓬勃发展之后,陈葭和陈珏听闻黄淮地区遭遇严重洪灾,泛滥的河水冲毁农田、房屋,众多灾民流离失所。心系百姓的他们,毅然决定投身到救灾与重建工作中,计划花钱雇佣灾民来修河道,并向太子申请以工代赈,期望通过增加相关工程,为灾民提供更多生路,同时改善黄淮地区的水利状况。
这日,陈葭和陈珏在书房中,面色凝重地看着关于黄淮灾情的书信。陈葭抬起头,眼中满是忧虑:“相公,黄淮泛滥,百姓受苦。咱们不能坐视不管。我想着,若能花钱雇佣灾民修河道,一来可解他们燃眉之急,给他们提供生计;二来也能借机整治河道,以防洪灾再次肆虐。”
陈珏微微点头,神情严肃:“娘子,我与你想法一致。只是这工程浩大,所需人力、物力、财力众多,仅靠我们恐难支撑。或许我们可向太子申请以工代赈,争取朝廷的支持,扩大工程规模,帮助更多灾民。”
陈葭眼神坚定:“相公所言极是。我们需尽快整理一份详细的方案,说明以工代赈修河道的可行性与益处,呈递给太子。方案里要涵盖工程规划、预计所需资金、可吸纳灾民数量等关键内容。”
陈珏思索片刻后说道:“娘子,这方案中还得着重阐述河道整治后的长远效益,不仅能抵御洪灾,还能改善当地灌溉条件,促进农业发展,如此更能说服太子批准。”
随后几日,陈葭和陈珏日夜忙碌,收集资料,请教水利专家,精心制定方案。方案完成后,陈珏亲自奔赴京城,向太子呈上。
在太子府中,陈珏恭敬地将方案递上,说道:“太子殿下,黄淮泛滥,灾民困苦。我与内人陈葭商议,认为可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雇佣灾民修河道。此方案既能解灾民温饱,又能整治水利,于国于民皆有长远益处。”
太子认真翻阅着方案,不时提问:“陈珏,你这方案看似可行,但所需资金不少,如何确保资金到位且合理使用?还有,这工程的质量又如何保证?”
陈珏从容答道:“殿下,资金方面,我与内人愿先捐出一部分家产作为启动资金,同时会向各地富商募集善款。至于资金使用,我们会设立专门账目,定期公示。工程质量方面,我们已聘请多位经验丰富的水利专家,全程监督指导,确保工程坚固耐用。”
太子微微点头,又问:“那这工程预计能吸纳多少灾民?工期多久?”
陈珏赶忙回应:“殿下,依目前规划,可吸纳上万灾民参与。工期预计一年,分阶段推进,先集中力量疏通主河道,再逐步完善支流与堤坝加固。”
太子思索片刻后说道:“陈珏,你与夫人心系百姓,实乃大义之举。这方案我会仔细考量,尽快给你答复。”
陈珏回到家中,将与太子的交谈告知陈葭。陈葭说道:“相公,咱们只能静候太子佳音。这段时间,我们也不能闲着,可先派人前往黄淮地区,了解灾民实际情况,筹备物资,一旦太子批情,便能迅速展开行动。”
数日后,太子传来消息,批准了他们的以工代赈方案,并表示朝廷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陈葭和陈珏得知后,立刻行动起来。
陈葭对负责物资筹备的下属说道:“你速去采购粮食、衣物、工具等物资,运往黄淮地区。要确保物资充足、质量上乘,让参与工程的灾民能安心劳作。”
下属领命道:“夫人放心,我定会尽快办妥。”
陈珏则对负责招募灾民的下属说:“你即刻前往黄淮,张贴告示,告知灾民以工代赈之事,详细说明工作内容、报酬与福利。招募时要做好登记,确保公平公正,优先照顾受灾严重的家庭。”
下属点头道:“国公放心,我会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两人安排妥当后,一同前往黄淮地区。抵达后,只见一片汪洋,灾民们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绝望。陈葭看着心酸不已,对陈珏说:“相公,咱们得加快行动,让灾民早日有活路。”
陈珏坚定地点点头。
很快,招募工作展开,众多灾民纷纷前来报名。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带着孙子前来,对陈珏说道:“国公,我虽年老,但还有些力气,让我也加入吧,只求能给孩子一口饭吃。”
陈珏赶忙扶起老者,说道:“老人家,您放心,只要您愿意,就可参与。这也是为家乡出力,日后河道修好,大家都能受益。”
与此同时,物资陆续运抵。陈葭亲自指挥分发,她对灾民们说:“乡亲们,这些物资先给大家应急。等工程开始,每日都有工钱,能让大家吃饱穿暖。”
灾民们纷纷感激涕零:“多谢国公、夫人,你们真是大好人呐!”
工程正式启动,陈葭和陈珏在现场鼓舞士气:“乡亲们,咱们齐心协力,修好河道,重建家园!”
灾民们齐声高呼,干劲十足。然而,工程并非一帆风顺。
一日,负责工程的下属焦急地找到陈珏:“国公,不好了,部分河段土质松软,刚修好的堤坝出现了塌陷。”
陈珏立刻赶到现场,与水利专家商讨对策。水利专家说道:“国公,需先加固地基,可采用打桩的方式,再用砂石填充,增强堤坝的稳固性。”
陈珏点头,迅速安排工人按照方案执行。
另一边,陈葭也遇到了问题。有灾民抱怨工钱发放不及时,陈葭赶忙安抚:“乡亲们,实在抱歉,是我们工作疏忽。工钱定会尽快发放,还请大家安心工作。”
陈葭立刻查明原因,原来是账目核对出现了差错。她迅速调整人员,优化流程,确保工钱按时发放。
随着工程推进,资金再次面临短缺。陈葭和陈珏为此愁眉不展。陈葭说道:“相公,朝廷的资金与我们募集的善款即将用尽,这可如何是好?”
陈珏思索片刻后说道:“娘子,我们再向朝廷申请追加资金,同时向各地商会发出求助,说明黄淮灾情与工程的重要性,恳请他们伸出援手。”
陈葭表示赞同。两人立刻行动,陈珏修书给朝廷,详述资金缺口与工程进展,陈葭则向各地商会发出求助信。
幸运的是,朝廷很快批复了追加资金的申请,各地商会也纷纷响应,慷慨解囊。资金问题得以解决,工程继续顺利推进。
终于,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河道整治工程大功告成。宽阔坚固的河道展现在眼前,堤坝高耸,水流顺畅。
陈葭和陈珏站在修好的河道旁,看着两岸欢呼的灾民,心中满是欣慰。一位灾民代表走上前,激动地说:“国公、夫人,多亏了你们,让我们有了活路,也让家乡有了希望。”
陈珏微笑着说:“大家都辛苦了,这是我们共同的功劳。如今河道修好,相信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此后,黄淮地区因水利条件的改善,农业丰收,百姓生活逐渐富足。陈葭和陈珏的善举,不仅拯救了无数灾民,更赢得了百姓的赞誉与爱戴,成为一段传颂千古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