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长工们提供了一系列福利,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显着改善之后,陈葭和陈珏又有了新的想法。他们意识到,仅仅给予物质上的福利和关怀还不够,若能为长工们修建民宿和民宅作为保障房,并划出田地供他们耕种,便能让长工们在庄园里真正扎根,成为家族中稳定的雇佣工,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繁荣的大家庭。
这日,风和日丽,陈葭和陈珏漫步在庄园的小径上,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随风摇曳的庄稼。陈葭望着远处劳作的长工们,率先开口:“相公,我们给长工们的福利,让他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我觉得,若想让他们长久安心地与我们一同发展,还得给他们更坚实的保障。修建民宿和民宅,划出田地给他们耕种,你觉得如何?”
陈珏停下脚步,目光顺着陈葭的视线望去,思索片刻后说道:“娘子,你这想法实在是太妙了。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土地,长工们就有了归属感,自然会更愿意在庄园扎根,成为我们家族的固定雇佣工。只是这修建房屋和划分田地,需要仔细规划。”
陈葭微微点头,说道:“相公所言极是。我们要先确定建房的选址,既要方便长工们日常工作,又要环境适宜居住。田地的划分也得合理,根据长工家庭的人口数量和劳动力情况分配,确保每家都能有足够的土地耕种,维持生计。”
陈珏接着说道:“娘子,建房的风格和质量也得考虑。我们要建既实用又舒适的房子,让长工们住得舒心。而且,建房所需的材料和工匠,都要精心挑选,保证工程质量。”
陈葭眼睛一亮,说道:“相公,我们可以在建房的过程中,让长工们参与进来。一方面可以节省一些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更有参与感,对自己未来的家更有期待。”
陈珏笑着点头:“娘子这个主意好。这样还能增进我们与长工之间的感情,让大家更加团结一心。我们还可以在房屋周边规划一些公共区域,比如小广场、池塘之类的,方便大家休闲娱乐。”
两人回到书房,立刻开始着手规划。陈葭铺开一张庄园的地图,在上面标记出几个可能适合建房的区域,说道:“相公,你看这几个地方怎么样?这里靠近制糖工坊,长工们上班方便;这里临近水源,生活用水也便利。”
陈珏看着地图,思考了一会儿说:“娘子,我觉得靠近制糖工坊的这块地方不错,但周边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方便以后扩建。另外,在规划房屋布局时,要考虑到采光和通风,让每一户都能有良好的居住环境。”
接着,他们又讨论起田地的划分方案。陈葭说:“相公,我们可以按照长工家庭的人口数量来划分田地。一般来说,五口之家可以分五亩地,人口多的家庭适当增加,人口少的相应减少。同时,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进行搭配,保证公平。”
陈珏表示赞同:“娘子考虑得很周到。划分田地时,要做好标记,立好界碑,让大家都清楚自己土地的范围。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农业技术培训,教长工们科学种田,提高粮食产量。”
各项规划确定后,陈葭和陈珏再次召集长工们。在庄园的大院里,陈葭笑着对大家说:“乡亲们,今天又有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和相公商量着,要给大家修建民宿和民宅,以后这就是你们在庄园的家。另外,还会划出田地给大家耕种,让大家自给自足。”
长工们听后,顿时沸腾起来,纷纷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惊喜和感动。一位年长的长工走上前,激动地说:“老爷、夫人,你们对我们太好了。我们何德何能,能遇到你们这样的好主子。”
陈珏笑着说:“大家为庄园辛苦劳作,我们都看在眼里。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应该做的。接下来,建房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把我们的新家建设得漂漂亮亮。”
一位年轻的长工大声说道:“老爷、夫人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
建房工程正式启动。陈葭和陈珏亲自带领长工们平整土地,搬运建筑材料。陈葭对一位扛着木材的长工说:“大哥,这木材可关系到房子的稳固,一定要小心搬运。累了就歇会儿,别伤着自己。”
长工憨厚地笑着说:“夫人放心,这是给自己建房,我肯定小心。这点累算啥!”
在挑选工匠时,陈珏对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说:“师傅,这次建房可全靠您了。一定要保证质量,让大家住得安心。工钱方面,我们绝对不会亏待您。”
老工匠拍着胸脯说:“陈大人放心,我干了一辈子这活儿,质量肯定有保证。”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陈葭和陈珏经常到施工现场查看进度。陈珏看着正在砌墙的长工们,说道:“大家砌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垂直度,砖缝要均匀。这样建出来的房子才结实美观。”
一位长工笑着回答:“老爷,您放心,我们都照着师傅教的做呢。想到以后能住上自己的房子,我们干活儿可有劲儿了。”
与此同时,田地的划分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陈葭和陈珏带着长工们,拿着测量工具,在田间地头忙碌着。陈葭对一位长工说:“大哥,这块地就分给你家了。你看这土地肥沃,水源也近,种些什么都合适。以后好好耕种,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长工感激地说:“夫人,谢谢你们。我一定好好种地,不辜负您和老爷的心意。”
然而,建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一天,负责采购木材的长工焦急地找到陈珏:“老爷,不好了,原定的木材供应商出了问题,木材供应不上了。这可怎么办?”
陈珏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别急,你立刻去联系其他木材商,多找几家,看看谁家能尽快供货。价格方面,只要合理,就不要太计较。一定要保证工程不能停。”
长工领命而去。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新的木材供应商,解决了木材短缺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宿和民宅逐渐建成。一排排整齐的房屋错落有致,白墙黑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温馨。房屋周边的公共区域,小广场铺上了平整的石板,池塘里也蓄满了水,种上了荷花。
陈葭和陈珏带着长工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入住仪式。陈葭笑着对大家说:“乡亲们,今天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家。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大家以后在这儿安居乐业,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
长工们纷纷走进自己的新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位长工的妻子感动地对陈葭说:“夫人,我从来没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谢谢你们,给了我们一个安稳的家。”
田地划分完成后,陈珏组织了农业技术培训。他对请来的农业专家说:“先生,这些长工都是咱们庄园的支柱,希望您能把先进的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让他们能有个好收成。”
专家点头道:“陈大人放心,我一定倾囊相授。”
在专家的指导下,长工们学习了科学的种植方法,包括合理密植、施肥技巧、病虫害防治等。一位长工兴奋地说:“原来种地还有这么多讲究。学会了这些,今年肯定能多打些粮食。”
随着长工们在庄园里安定下来,他们与陈葭、陈珏的关系也更加紧密。长工们对庄园的事务更加上心,工作也更加积极主动。
陈葭看着庄园里一片繁荣的景象,对陈珏说:“相公,看到大家现在的样子,我觉得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陈珏微笑着说:“娘子,这都是我们共同的功劳。有了长工们的支持,我们的庄园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陈葭和陈珏的努力下,长工们在庄园里扎根,成为了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共同努力,将庄园打造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家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