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清风道长大吃一惊,急忙插话:“居士稍等,请问你说的是金丹?这是如何做到的?若是把全身的气血都压缩进一点,那人不就立即丧命了?”
这一问题让何雨柱一愣,继而反问道:“抱丹会致命?这是为什么?”
清风道长似乎对这个说法感到不可思议:“这不是显而易见嘛?你说你能炼丹,肯定也懂些医术吧?”何雨柱点了点头。
“不错,我是懂得一些。”
随即,清风道长提出质疑:“按照中医的理论,人靠什么维系生命活动呢?”
何雨柱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气血啦!”
听到这,清风道长长舒了一口气:“没错,生命的根源就在气血之上。如果把它们全部聚拢在一个点上,整个身体将会失去气血的滋养。那时,身体的机能必然急速衰退。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人怎么可能活命?”
听完这番话,何雨柱闭上了眼睛深思熟虑了一会儿,接着再次张开双眼:“多谢您提醒,清风道长。实际上,我的确已经完成了抱丹,但方式与您所想的有所不同。我的法门叫做‘转化’,并不是完全抽取全部的气血。当抱丹成型时,仍保留了百分之十左右的气血支撑身体的运作。然后利用丹田中充沛的气血力量替换掉这些被抽出的气血。以丹田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同时,不断吸收新的气血归并其中,只需少许便足够供应全身所需的能量。随着时间推移,丹田内的金丹会在不断增强体质的过程中逐渐膨胀,并且每次锻炼都在强化自身的气血品质。原本散漫如气或水的血色之气会渐渐转化成为固体的状态,其威力也会相应增加数倍乃至数十倍。接下来,在掌握了天地间更为精纯的气息后,金丹会被进一步锤炼和纯净。等到 ** 对这种金丹力量完全适应后,就能以更为高级的罡劲来进行身体的磨砺。当身体也对罡劲有了抵抗力时,使用天地之间更加极端的能量来改造自己,最终可能会锻造出所谓的‘金刚不坏之躯’。这并非字面意义上的金属 ** ,而是描述了一个特殊的修炼层次。经过更深层次的淬炼,甚至能够达到几乎免疫水火伤害、刀枪无阻的不败境界。更进一步的话,则涉及到心灵层面的成长——开窍,建立起识觉之海。以上,才是我个人修炼的真实体验。”
听完何雨柱的阐述,清风道长大受震动:“原来如此,真没想到,在我们国家竟还存在着如先生这般卓尔不群的才俊。要知道,很多人都曾经梦想过能达到抱丹的层次……”
但没有一个人逃过了死神的召唤。关于李书文是否达到了抱丹的境界,这对我来说仍旧是个未知数。
那时与日本人交战时,我俩相遇相识。他无疑是一位已经掌握化劲绝技的大师,
而那时的我还处于探索暗劲的阶段。若非他的慷慨解惑,
我绝不可能以如此迅速的方式步入化劲之境。然而,这是个枪械和 ** 称雄的世界,
即便是技艺达到了化劲的高度,也免不了会受到伤害甚至丧命。早前在我清风观中有我们这辈的师兄妹共二十二位,
而今只剩下孑然一身的我。其实原本我不是叫做‘清风’的,
但历代祖师传下的称号皆为‘清风’。本以为因才华 ** ,
即使没有战事发生,我也轮不到这个尊号。
然而如今清风观中只有我一人生存,所以我只能硬着头皮接过了‘清风’这个称号。
唉,我的那些师兄、师弟以及师姐、师妹们,都英勇地为国捐躯了。”听到清风道人的叙述,何雨柱开口询问道:
“清风道人,既然这样,您难道不应该继续传承下去,毕竟现在清风观只有您一人了啊?”
清风道长摇了摇头:“我并不愿意误人子弟。在国术后,对清风观所承载的传统我并没有掌握多少,
由于自身天赋 ** ,能够学的东西也是寥寥。此外,此地乃是我故去的师兄弟、姐妹们的栖息之地,
我不想让他们遭到外界的干扰。要不是因为你在外面敲门久久不停,
还以为发生了紧急大事。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我真的不太愿意见到任何人。唉,
往后我只想安安静静地陪在我的这些逝去的同门们身边。”
话语落定,清风道人陷入了低头沉思,似乎陷入了往日悲凉的回忆,
那股哀伤的气息在他的周身环绕。片刻后,清风道人以歉疚的眼神看向何雨柱说:
“实在抱歉,人年纪大了就会忍不住怀念过去,这可让您看笑话了。”何雨柱摇手示意不介意,
“没关系,为了国家您和师兄弟们牺牲得太多了。而且从您这里看,似乎生活状况也不是很好,为何您从不向 ** 寻求一些帮助和支持?
考虑到您们的贡献,国家理应用行动感谢您们啊!”清风道人再次摇了摇头,
“我们哪里还谈什么贡献?那些在战乱中牺牲的人才是真正应该被记挂的英雄,
我们还能活着就已经足够幸运。况且我们当初离开山林,
并非图求什么名望或利益,而是出于对家乡的爱戴,
出于希望百姓安康平安的决心。若是仅仅为了身外物质,
我们也绝对不会拼尽生命的每一刻。”听到这,何雨柱感到由衷敬佩,并提出了要求:“清风道人,我想去看看您的那些前辈吗?”
清风道人微点了一下头,随后起身引领着何雨柱步入后院,
那里整齐排列着无数由石料砌成的墓碑。清风道人的目光凝重,泪水渐渐模糊了他的视野。
随后他低声说道:“我的这群师兄、师弟以及师姐、师妹们,在他们生命结束之时最大的愿望便是回归这座观宇内。
我们皆为孤儿,是师父给予我们收留,
传授了文学、手艺以及指导我们修炼。那个时候,尽管大家都很淘气,
但关系却像是一家人般和睦。
每一天的生活都在山上捕捉野兔,在河里捉鱼,尽情奔跑玩耍,常常惹得师父怒目相向,须发竖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