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正是2014年2月9日,扬州的清晨带着一丝淡淡的雾气,阳光透过云层,轻柔地洒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众人按照约定,早早地在宾馆大厅集合,准备一同去品尝闻名遐迩的扬州早茶。
他们选择的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富春茶社。走进富春茶社,古色古香的装饰风格扑面而来,墙上悬挂的名人字画,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店内已经坐了不少食客,充满了热闹的烟火气。
众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服务员热情地递上菜单。他们点了富春茶社的招牌茶“魁龙珠”,由安徽的魁针、浙江的龙井和富春花局出产的珠兰精心调配而成,用扬子江的水冲泡,茶香浓郁,韵味悠长。
菜品自然也少不了这里的经典美食。三丁包被誉为“天下一品”,鸡丁、肉丁、笋丁搭配得恰到好处,咸中带甜,甜中有脆,油而不腻。翡翠烧卖碧绿的外皮包裹着鲜嫩的青菜馅,清香爽口,与软糯香甜的千层油糕并称“扬州双绝”。还有那烫干丝,细如发丝的豆腐丝在热水中焯烫后,加入各种调料,入口鲜香爽滑。
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赞叹不已,感受着扬州早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热气腾腾的茶香在富春茶社里袅袅升腾,众人围坐一桌,满桌精致的扬州早茶散发着诱人香气。赵亚夫笑着开口介绍:“大家快尝尝,这扬州包子可是一绝,和我们镇江的水晶肴肉那都是齐名的。就说这三丁包,这馅料里的鸡丁鲜嫩、肉丁醇厚、笋丁爽脆,再加上师傅精心调配的调味,咬上一口,那味道,绝了!还有这翡翠烧卖,用新鲜的青菜做馅,皮薄馅绿,看着就赏心悦目,吃起来清香无比。”
周小平拿起一个三丁包,轻轻咬了一口,脸上满是陶醉的神情,接着竖起大拇指说道:“赵老,您这介绍得太到位了!我也是第一次来到江苏,以前就听闻江苏是地大物博的美食之乡,今天亲眼所见、亲口品尝,果不其然,各种小吃琳琅满目,光是这一顿早茶,就已经让我大饱口福。今天真是享福了,哈哈哈。”
赵亚夫笑着回应:“那可得多吃点,后面还有更多江苏的好风光、好美食等着你们呢。”在欢声笑语中,大家继续品尝着美味的早茶,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感受 。
众人沉浸在扬州早茶的美味中,大快朵颐,如风卷残云般将桌上的美食一扫而空,可依旧意犹未尽,嘴里还回味着魁龙珠的醇厚茶香、三丁包的鲜美滋味、翡翠烧卖的清新爽口。
“这顿早茶,太满足了!”潘建伟一边轻轻放下茶杯,一边感慨道。
饶毅教授笑着点头:“是啊,难怪扬州早茶声名远扬,今日一尝,名不虚传。”
在一片满足的赞叹声中,大家起身离座,走出富春茶社。
此刻,清晨的阳光已变得明媚,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一丝温润的气息。门口,车辆早已等候,众人依次上车,向着瘦西湖的方向驶去。
车内,大家仍在热烈地讨论着刚刚的早茶,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赵亚夫则坐在前排,转过头来,热情地向大家介绍瘦西湖的美景:“瘦西湖可不只是一条普通的湖,那是一步一景,四季如画。春天的时候,两岸垂柳依依,桃花灼灼;夏天满湖荷花盛开,清香扑鼻;秋天枫叶似火,层林尽染;冬天雪落湖面,银装素裹,美得像一幅水墨画。咱们今天去,虽然是二月,但也能领略到它别样的韵味。”
众人听着赵亚夫的介绍,心中满是期待,眼睛不时望向窗外,盼望着能快点抵达那如诗如画的瘦西湖。
众人很快来到了瘦西湖停车场,停好车后,便迫不及待地买票进入了瘦西湖。
一进入景区,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湖水的气息扑面而来。他们沿着长堤春柳漫步,只见两侧垂柳依依,柳枝随风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瘦西湖的故事。赵亚夫边走边介绍:“这长堤春柳可是瘦西湖的着名景点,每到春天,这里满眼翠绿,桃花点缀其间,美极了。”
众人游览了一阵子,来到了诗画碑廊。
这处碑廊以歌咏扬州为主题,以明清、民国名人和现当代大家的诗词、歌赋、书画为主要内容,共152间,长度越数千步,是全国景区里面仅次于北京颐和园的第二长廊。
众人沿着长廊缓缓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代“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所书的隶书“歌吹古扬州”石刻碑,其自创的“六分半书”笔意独特,让大家赞叹不已。
继续往前走,能看到闵贞、高凤翰、罗聘等“八怪”中人的字画,以及江先生题写的“诗画瘦西湖”五个字。
大家时而驻足凝视,时而轻声交流,沉浸在这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着扬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饶毅看着碑刻感慨道:“这些文人墨士的作品,真是给瘦西湖增添了无尽的文化魅力。”
刘亚东也点头赞同:“是啊,每一块碑刻都像是一段历史的记忆,让人回味无穷。”
周小平则笑着说:“这次来瘦西湖,真是收获满满,不仅欣赏了美景,还接受了文化的洗礼。”
赵亚夫微笑着说:“这就是瘦西湖的魅力所在,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文化之韵。”
在欢声笑语中,众人继续在碑廊中漫步,享受着这难得的文化之旅。
众人在瘦西湖尽兴游玩后,来到一处露天之地,这里石几石座错落有致,大家围坐一圈稍作休憩。
此时,赵亚夫面带微笑,缓缓起身,目光中透着热忱与坚定,说道:“老夫年长,就先吟诗一首,以记今日之游,也表我心中之志。” 言罢,他微微仰头,吟道:
“《瘦湖盛景寄情》
瘦湖潋滟映天光,翠柳繁花韵自长。
画舫悠悠波上渡,清风缕缕岸边扬。
山川胜景催吾志,黎庶安康系我肠。
愿化微芒添暖处,为民服务路无疆。”
众人听后,纷纷鼓掌称赞。
这七言诗,前四句将瘦西湖的潋滟湖光、翠柳繁花、悠悠画舫、缕缕清风描绘得如在眼前,展现出瘦西湖的绝美风光;后四句则笔锋一转,表达出赵亚夫虽置身美景,却时刻心系百姓,愿如微小光芒,为人民服务,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前行、永不止步的情怀。
周小平满脸敬佩,率先鼓掌赞叹道:“赵老这首诗,既有瘦西湖的绝美意境,又饱含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真乃佳作,令人钦佩不已!”
赵亚夫笑着摆了摆手,看向周小平,目光中满是欣赏:“小周啊,你也不赖啊,这些年你为弘扬国家文化自信不遗余力,做了许多实事,影响深远,大有裨益。”
周小平听后,连忙谦逊地回应:“赵老过奖了,我不过是尽些微薄之力,与您为人民奉献一生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稍作停顿,他环顾四周,感受着眼前的良辰美景,又看看身边这些卓越的科学家,心中满是感慨,说道:“在下不才,借此良辰美景,也作诗一首,聊表心意。” 随后,他缓缓吟诵:
“《同游瘦湖颂国昌》
瘦湖佳景聚贤良,潋滟清波映瑞光。
俊彦同游情愈畅,山河入墨韵悠长。
心怀壮志期邦盛,梦绕神州愿众康。
此际欢歌祈永岁,千秋盛世颂繁昌。”
诗罢,众人纷纷点头,现场响起阵阵掌声。这首诗描绘出瘦西湖的美景与众人同游的欢乐场景,表达了对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切祝愿。
饶毅教授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看见你们这么有诗性,我也技痒了。我是个学理科的人,写诗不如你们,不过也想凑个热闹,作一首七言吧。”说罢,他清了清嗓子,缓缓吟道:
“《幸会同侪游瘦湖》
幸会周郎意兴扬,同俦共赏瘦湖光。
齐心愿为家国事,携手前行谱锦章。”
众人听后,纷纷鼓掌称赞。这首诗既表达了饶毅教授对与周小平及众人同游瘦湖的欣喜,也体现了大家愿为祖国共同努力的决心。
潘建伟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中满是真挚的情感,他站起身来,语气诚恳地说道:“我今天陪着刘总编辑,第一次来到扬州,有幸能和你们这些好朋友相聚,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样欢乐的相聚时光,让我也忍不住想写首诗,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稍作思索,他缓缓吟诵起来:
“《扬州同游有感》
初临扬州伴友行,瘦湖美景醉吾情。
人文厚韵心间绕,欢畅之意满胸盈。
科研之路多艰阻,恰似逆水把舟行。
但守愉悦好心态,如赏圣境景常明。
愿将所学报家国,不负人民不负卿。”
诗声落下,现场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众人纷纷叫好,夸赞潘建伟不仅科研成就卓越,这首诗更是写得质朴又动人。大家从诗里感受到了他对扬州之行的喜爱,对科研困难的无畏,以及一心报国为民的坚定决心。
周小平一边鼓掌,一边笑着说道:“潘教授,你这首诗写得太实在了,听完我感触特别深!”
这时,饶毅教授饶有兴致地说道:“建伟,你给大伙讲讲,这诗里的深意,我还想再细品品。”
潘建伟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其实这首诗就是我今天的一些心里话。‘初临扬州伴友行,瘦湖美景醉吾情’,我第一次来扬州,和大家一起在瘦西湖游玩,这一路上的景色,真的让我陶醉,那种美,就像一下子钻进心里了。”
赵亚夫微微颔首,接过话茬:“是啊,扬州的美,既有自然风光,也有文化沉淀,让人难忘。”
潘建伟接着说:“‘人文厚韵心间绕,欢畅之意满胸盈’,这扬州的人文气息太浓厚了,一路上咱们听了那么多历史故事,看了那么多古迹碑刻,这些都在我心里绕着,再加上和大家一起玩,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满满的都是快乐。”
刘亚东笑着打趣:“确实,今天这一趟,身心都愉悦。不过,我更好奇你后面写科研的部分。”
潘建伟神色变得认真起来:“‘科研之路多艰阻,恰似逆水把舟行’,搞科研,大家都知道,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每前进一步,都要克服数不清的困难,就像逆水划船,特别费力。有时候一个实验反复做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压力特别大。”
饶毅教授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没错,科研的艰难只有自己知道。”
“但是,”潘建伟话锋一转,“‘但守愉悦好心态,如赏圣境景常明’,就算再难,我觉得保持一个好心态特别重要。只要心态好,把科研当成一场欣赏美景的旅程,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眼前的路也会一直明亮。”
周小平竖起大拇指:“太对了,心态决定一切!”
最后,潘建伟目光坚定地说:“‘愿将所学报家国,不负人民不负卿’,我们做科研,就是为了能回报国家,不辜负老百姓的期望,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信念。”
话音刚落,众人再次鼓掌,现场洋溢着满满的感动与敬佩之情 。
众人的掌声还未完全落下,《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便笑着站起身来,朗声道:“既然你们都吟诗,我可不能落后。不过今天我就不写诗了,出个长对子,凑个热闹,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视众人,清了清嗓子,缓缓念道:“忆往昔,瘦西湖畔,贤才汇聚同赏景,谈古论今,共品人文厚韵,欢声笑语传千里;看今朝,科研途中,俊彦齐心勇攻关,探微索隐,齐逐科技高峰,壮志豪情耀九州 。”
刘亚东的对子一出,现场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都在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
过了片刻,饶毅教授率先反应过来,猛地一拍大腿,大声叫好:“刘总编这对子,太妙了!上联把咱们此刻在瘦西湖游玩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谈古论今、欢声笑语,这画面感一下子就有了。下联话锋一转,又说到科研,把咱们科研人的壮志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真不愧是刘总编!”
潘建伟也不住点头,补充道:“这上下联对仗工整,从眼前景延伸到家国志,既有当下的惬意,又有对未来的展望,让人听了热血沸腾。”
赵亚夫捋了捋胡须,笑着说:“是啊,这对子不仅文采斐然,还饱含深意,把咱们今天的聚会和各自的事业都串联起来了。”
周小平推了推眼镜,眼中满是欣赏:“刘总编这文学功底,实在是让人佩服,这对子起得恰到好处,给咱们今天的聚会又添了一份别样的色彩。”
张启也激动得站起身,边鼓掌边赞叹:“刘总编,您这对子太绝了!上联写咱同游瘦西湖,品人文古韵,下联话锋一转,聚焦科研人勇攀高峰,把今天的相聚和未来的事业都写活了,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刘亚东笑着摆摆手:“大家过奖了,不过是一时有感而发,见笑见笑。就是希望咱们今天的相聚能留下点特别的回忆,也希望咱们不管是在文化传承,还是科研探索上,都能一路向前,不辜负这大好时光。”
众人听了,纷纷表示赞同,现场气氛愈发热烈。
众人还沉浸在对刘亚东那副精妙对子的夸赞中,刘亚东突然神色一正,沉思片刻后说道:“我这个人,一向喜欢泼点冷水。刚刚谈到科研工作,我想再作一首诗,大家听好了。” 他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语气变得郑重,随后吟道:
“《科研志醒》
科研虽有小功成,莫把虚荣心底萦。
域外强邦差距在,虚心奋进踏新程。
认清前路艰难阻,力破难关勇纵横。
莫让往昔悲复现,国强民富踏歌行。”
念完,刘亚东坐了下来,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等待着大家的反应。现场先是一阵短暂的安静,每个人都在默默思索诗中的深意。
过了一会儿,饶毅教授缓缓点了点头,目光带着几分欣赏,看向刘亚东说道:“刘先生,我之前常与杨振宁教授接触,你们是同一类人呐。你们都敢说话,刚直得很,不藏着掖着,有什么就说什么,这在如今的大环境里,属实难能可贵。”
刘亚东谦逊地笑了笑,摆了摆手说道:“您过誉了,我不过是觉得,面对科研现状,咱们就得实事求是。有成绩当然值得欣喜,但更得清楚差距所在,不然就容易迷失方向,耽误国家发展的进程。”
潘建伟接过话茬:“没错,杨振宁教授也总是强调求真务实,做学问、搞科研,容不得半点虚假和骄傲。就像您这首诗里说的,认清差距,才能有前进的动力。你们这样直言不讳,对咱们科研界来说,是好事,能让大家时刻保持清醒。”
张启在一旁忍不住插话:“确实,刘总编的话,虽然听着像泼冷水,可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咱们不能被一时的成绩冲昏头脑,只有不断奋进,国家才能越来越好。”众人纷纷点头,对这番话表示认同,现场的讨论愈发热烈,大家围绕着科研发展、国家进步各抒己见。
刘亚东微微眯起眼,像是陷入了回忆,接着说道:“我曾经专程拜访过何祚庥院士,老爷子那股清醒劲儿,我至今难忘。战争时期,老爷子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为国家立下赫赫功勋,那是实打实的英雄。建国后,他投身氢弹研究,在科研领域发光发热,他是真正懂科学、钻科学的人。”
他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满是敬重:“老爷子一辈子都活得坦坦荡荡,从来不阿谀奉承,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当然,人无完人,他说的话,也并非每一句都完全正确,可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关乎国家发展、科学走向的大体方向上,从来没出过差错。”
“何老对科研的那股子执着和认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研人。每次和他交流,都能收获新的启发。”刘亚东感慨万千,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如今咱们谈科研,就该有何老这样的态度,求真务实,坚守本心,不被外界的喧嚣干扰,一心只为国家科技进步。”
众人静静聆听,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何祚庥那坚定的身影,对刘亚东的这番话,大家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