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随手拿出一百两,保不齐手头还有钱。
先诈一诈再说。
小丫头高兴地连连点头:“那明天我们在这儿碰面。”
三角眼下意识问出口:“你真有三百两?”
“有啊,不过我没带在身上,明天拿给你好了。”
约好时间,等他们走后,一伙人终于聚集在一块儿。
“那丫头看着只有四五岁吧,出手就是一百两!”
“她只是带了一百两在身上,老大要三百两,她也有。”
“我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都赚不到三百两。”
“这年头粮食太值钱了,我都想回老家种地了。”
“老大你开口少了。”
“她怕是连五百两都有。”
三角眼也后悔,很快他又想通了:“这么从她这儿骗三百,再从别的孩子手里骗点,咱都发财了,做人不要太贪心。”
大家一想,老大说得对啊。
先骗一波再说。
第二天同样的时间,他们兴致勃勃等在同样的地方。
那两个小崽子果然来了。
小丫头抱着的三个银元宝在夕阳的映照下闪闪发光。
三角眼看得直咽口水。
他毫不犹豫掏出一个油纸包,单手递给小丫头。
药是男孩接的。
他打开油纸包,递给小丫头看。
三角眼心里一点不慌,甚至还嘲笑起来。
整得有模有样,难不成你还能看出这药丸是什么做的?
“你们太黑心了,竟然用泥巴做药丸骗钱!”
小丫头突然变了脸色。
三角眼大惊。
这丫头竟然一眼就看出来了?
不对,有可能是诈他的。
三角眼嘴硬:“这是我的祖传秘方做的药丸,你不识货就算了。”
“你个大骗子!”
小丫头不听他的话,扭头大喊:“快抓住他们!”
三角眼心颤了下,顿觉不对劲,转身要跑。
四周突然窜出不少差役,直接把他们围了起来。
三角眼浑身僵硬,腿跟筛糠一般抖个不停。
“我们不是骗子……我们就这一回……”
差役并不听他狡辩,直接将他们全拷起来带走。
走远了还能听到那个小丫头道:“他们不知道骗了多少人,张主簿你要好好审问呀!”
他发誓他只骗了这一回。
三角眼悲愤。
眼泪在眼睛里打转。
他英明一世,没想到栽在一个丫头片子手里。
身后传来张主编的声音:“你们怎么知道他们卖的是假药?”
小丫头理所当然道:“能治百病的药不会被人流走兜售呀,就算要卖,也不会只卖一百两。”
三角眼恍然。
他怎么就只喊价一百两?
要是喊价一千两,今天会不会就成功了?
一旁的差役冷笑:“你们真行,卖假药都卖到小陈大夫面前了。”
“谁是小陈大夫?”
“诺,跟张主簿说话那个。”
众人齐齐回头。
“那个小丫头?”
“别看她小,医术顶呱呱。”
差役竖起大拇指。
三角眼和他的小弟们泪流满面。
打死他们也想不到一个小丫头会医术啊。
真是倒血霉,到大夫跟前卖假药!
好好倒卖粮食不行吗,为什么要贪心?
“差爷,我也是从别人那儿买的药丸,那人说能治百病,我不知道是假药啊!”
三角眼恳求着。
差役撇嘴:“谁信呐。”
“我们真不是卖假药的,不信您问问青石村的人,我们是收粮食的,还有不少青石村的人认识我们。”
三角眼的一个小弟插话。
差役用奇怪的眼神打量他们。
“我怎么那么不信呢。”
其他差役也上下打量这些人。
三角眼大喜。
差役们要是信了,保不齐现在就能放了他们。
“真的!我们的牛车手推车都是为了放粮食的,您看。”
差役们看向堆在路边的各种车子。
“看来你们真是粮贩子。”
“对对对,青石村的人都能为我们证明!我们的价格给得高,肯定是童叟无欺!”
“县太爷去年就发了公告,不许私自贩卖粮食。”
差役看三角眼如同看傻子。
“贩卖粮食可比卖假药的罪重多了。”
三角眼脑子嗡嗡响。
他呆立在原地,浑身好像僵住。
小弟们也傻眼了。
差役感慨:“怎么还有主动送上门认罪的傻子。”
“傻才好,我们不用费劲去抓。”
另一位差役应道。
“不知道会判多久。”
“我看了公告,少说得关个几年。”
差役们的话如同铁锤一下下砸在三角眼心口。
让他差点吐出一口老血。
张主簿将这事儿告诉王县令时,王县令好一会儿才确信真有这种送上门的傻子。
“连这些傻子都能贩卖粮食挣钱,我们县怕是有不少人铤而走险,往外卖粮。”
王县令深深叹口气。
张主簿不明白他的意思,小心问道:“您的意思?”
“最近不缴费了,我们得先清清县里的蛀虫。”
王县令磨牙:“我好不容易将高产的粮种推广到全县,有了好收成,别让人全糟蹋了。”
这些粮商为了赚钱,可以不顾老百姓死活。
在淮安县便宜收粮,运到其他县就可以涨到两倍甚至三倍的价钱卖。
两边的百姓都饿肚子,饱的只有粮商的腰包。
差役们脱下官服,在各个村子游荡。
一直到过年,抓了不少走私粮商。
他们没来得及运出去的粮食自是全进了县衙的口袋。
清点一番粮食后,王县令感叹:“比剿匪轻松多了,挣得还不比剿匪少。”
张主簿:“……”
您到底是来当官的,还是来做生意的?
“这个月的救济粮送出去了吗?”
张主簿立刻打起精神,恭敬道:“已经送到各个村子了,不过那些村子离安陆县太近了,被抢了几次。”
王县令皱眉:“他们跟安陆县不是隔着座山吗?”
“安陆县的人为了粮食翻过那座山了。”
王县令沉默不语。
张主簿知道他在思考,默默退出去,轻轻关上门。
这个年怕是过不安稳了……
青石村这个年过得喜气洋洋。
粮食大丰收,卖草药赚了不少钱,再加上每家每户都有拿工钱的人,手头有钱又有粮食,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
不少人跑去找学校的先生写春联,贴在家门口。
老李家是李初元写的。
陈小满也写了两幅春联。
李初元一看就嫌弃道:“你的字太丑了,挂到门口会被人笑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