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孙国华携着老婆江雪,手提着精心挑选的礼品,满面春风地来到了老朋友兼老同事徐向东和柳惠夫妇温馨的家中。一进门,两家人的欢声笑语便交织在一起,节日的气氛更添几分浓厚。他们的儿子都中学了,长得都比他爸爸徐向东还高,据说学习特别好。
徐向东如今已是在中组部三局担任局长一职,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与干练,就是孙国华刚参加工作在莲花江认识他的时候,他就是这样。柳惠,依旧在交通部,虽仍是处长,但春节一过,就将迎来她职业生涯的又一高峰——升任副司长。餐桌上,佳肴满桌,美酒盈杯,柳惠俩口子做了丰盛的一桌菜,四个人开了一瓶好酒,每个人都喝点,气氛就来了,话题自然离不开各自的工作与生活。
酒过三巡,徐向东放下筷子,神色认真地说道:“国华啊,我和你说,领导对北江省的经济发展状况一直不满意,我琢磨着,你在这方面可是行家里手,不妨多花些心思,说不定能有所作为。正好,也能借此机会展现你的能力。”
孙国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这正是他近期所思所想。他感激地看向徐向东,俩人喝了一杯,随即转身,对正与江雪热聊得不亦乐乎的柳惠说道:“惠姐,我要建地铁,滨城地铁必须要尽快上马,你帮我引荐一下主管领导,我想今年就把这件事儿定下来?”
柳惠闻言,笑容温婉,毫不犹豫地答应道:“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国华你放心。不过啊,地铁项目可不是小工程,需要的前期准备和协调工作可不少,你得有心理准备。尤其是资金,这个最重要。”柳惠跟孙国华可以说关系最好了,像姐弟一样,能够尽力的其实不用他说也会全心全力帮助的,尤其现在自己马上升任副司长,老公又是那么重要的位置,部里的大大小小领导多少都会给她一点儿面子的,所以,她说话还是有一些底气的。
孙国华一听,心中大石落地,连忙点头:“惠姐,我明白。这事儿我已经考虑很久了,滨城地铁,我是势在必行。等年后一上班,我就开始着手准备相关资料,争取早日让这个项目落地生根。”
江雪在一旁听着,她觉得这个应该是一个很大的项目,但是具体她也不懂,反正就是捡好听的说吧,工作上的事情她也说不好,就说柳惠的儿子,长得好,学习好,将来一定有出息,说谁孩子好,他父母不高兴啊,天下的父母都一样。
一时间,屋内笑声连连,春节的温馨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交织在一起,让这个聚会更加意义非凡。
酒桌上,孙国华跟徐向东也不用客气,告诉老朋友,要是有好的机会,千万给自己留几个名额,这些年自己在下面工作,确实发现不少优秀的年轻干部,希望能够带给他们更大的舞台。
徐向东明白,如果孙国华只是个人原因,他就直接张口了,他知道孙国华不但自己工作能力强,他还善于发现人才,提拔人才。
董宝军,这个老学长,老搭档,从来对自己都像亲哥哥一样,真是没得说。现在也是水涨船高,自从王奇帆入局,他这个大秘书长瞬间就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了。
张传福省长家也是在京城,西城区一个很低调的小区里,二百多平方米,显得比普通人家三百平米还大。
张省长一看是孙国华来家,非常高兴,孙国华把筹建滨城地铁的想法和张省长做了汇报,张省长特别感兴趣,直言:“国华,你要是把这个项目搞下来,全省的Gdp就能增加20-30%,那样的话,你的功劳可就是首屈一指了!”
孙国华知道张省长这是心里话,毕竟北江省经济发展太慢了,他作为省长与王利军书记是一样大,甚至在某些方面,他的责任和更重要,因为你是抓经济工作的啊!
孙国华想了一下,继续说道:“领导,绥河至滨城油气管道五一就能竣工正式输油,阿森特石化项目二期也将投产,再加上江北新区上马,今年会有一个很不错的数据……”
张传福当然明白这些,不过还是关切的问道:“国华,这些工作有没有需要我协调的地方?”
孙国华怎么可能客气,见张省长表态了,马上说道:“这么多大项目,那是肯定离不开省政府支持的,回去后我将随时向您汇报各项进展情况。”
孙国华想说李春华和何立丰的问题了,但是,他又想到吕书记提醒他的那句话,自己暂时不要参与到其中,毕竟自己刚来,很多事情也不熟悉,别再被利用了。而且,省里面让自己到滨城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搞经济”,不能忘记这是根本。
所以,从始到终,孙国华都是在说工作,谈经济,一点儿也不碰触人际关系的话题。
吕爱兵的女儿确实优秀,考入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国际财务专业,今年又开始硕博连读。孙国华知道他不缺钱,也就没有特别跟他提出钱的事儿。
邵辉在全国总工会工作的还算比较舒心,孙国华每次回京,只要有时间就会来看看这位老领导。邵辉可是他的贵人,没有这个省委一把手当年的支持,即便是有高庆林,自己也不可能飞得这么高。吃水不忘挖井人,得知道感恩。
当年他和王奇帆搭班子,因为理念不同,两人发生工作矛盾,后来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王奇帆转任京城市长,从此一路高歌猛进,如今意外入局,前景看好。
而邵辉虽然得到了主要领导同志的支持,但是,面对北江省各项工作严重落后的局面束手无策,被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连续批评,最后在各方压力之下,黯然离场,被免去北江省委书记一职,回京到全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