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猛一拍案,脸上怒色涌现,心中的怒火也在不断升腾。
“击球赌三川?!好一个击球赌三川!”
从前,他只是从史书上看那些个败家子做的各种稀奇古怪、让人大为惊叹又觉得不可思议的离奇之事,还曾经将这些事情当做笑谈——当然,他也从中吸取各种经验教训用以教育儿女。
但是他没有想到,在大唐,在李氏子孙之中,竟然是能够出现一个这样的人物。
击球赌三川啊!
这名字,一听还真让人想不到其真实情况——谁家皇帝,能因为一场马球的胜负情况来决定三川之地的节度使的人选?
这可是天下的要地,虽然大唐如今对于蜀地划分还不是三川,但这并不影响蜀地的关键性。
就是杨广那个惊天动地的败家子,也没有这么败家过,同样没有闹出来过这样的笑话。
而再往前,一个正经的王朝——不算那些割据一方,没两天就没了的王朝——又有哪个的皇帝因为一件玩乐之事的胜负来决定这种封疆大吏的人选的?
李世民一时间,还真没有想起来这种案例。
也因此,他更加愤怒了。
他大唐何德何能,能出现这样的人物!
就算这四个人都是田令孜推举上来的,就算这都是他的心腹,就算那个姓陈的是他的亲兄长,就算你唐僖宗总还是要在这四人中任命出来三川的节度使……
你就不能按照流程正常任命吗?
你好好地,田令孜推举上来四个人,然后你跳出来三个任命为三川节度使,第四个给一个其他地方的节度使之位,难道就不行吗?
就非得来上一场马球赛,然后让这件事情名留青史,众人皆知,也让大唐陪着你一起臭名远扬吗?啊?!
谁都知道你是个被宦官扶持的傀儡,谁都知道田令孜说什么就是什么,谁都知道你不理朝政没有权力……这些大家都知道。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按照田令孜的意思任命一下三川的节度使,也没有人会因此说你什么——最多不过是老生常谈,皇帝被宦官挟持,大唐没有什么前途,皇帝毫无主见……
但大唐没有前途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这也不过是再多说一遍而已。
至于说被宦官挟持,没有主见,听从宦官的建议等等,这又有什么呢?这种情况,放在历史上,放在大唐后期,可以说是平平无奇,毫无突出之处!
这难道不好吗?不好吗?
他这个老祖宗,已经完全不指望什么大唐后期还能出现一个绝世君主,拯救大唐于将倾之中,解决黄巢起义、解决藩镇割据、解决种种内忧外患……
他现在只希望,大唐的皇帝们不要作妖,不要没事儿作出新高度,不要搞出各种新奇的从未有过的事情,让大唐在这方面被人牢牢记住,成为所有人一说就知道的反面教材!
可以吗?不可以吗?
为什么一定要来上一个击球赌三川呢?
要是没有的话,大唐也不过是寻常没落、寻常操作罢了;可有了这样一个事情,大唐……大唐那就是纯粹的笑话了啊……
【既然田令孜担任了这个官职,那自然还是要派遣神策军博野军等前去潼关的,再者,还有齐克让前不久的上书呢。】
【可朝廷这么一下令,神策军内部慌了。】
【最开始的神策军,是戍边精兵,后来进入长安成为禁军,待遇优厚,衣食住行军饷器械等都是最好的,也因为如此,神策军渐渐堕落腐化,早就没了当年的样子。】
【而如今,神策军,或者说禁军军中更是皆为长安豪富家族的子弟,世代在军中挂籍,为的是神策军所拥有的丰厚赏赐和供给,平日里出行都是高车大马,悠然自得,都是权贵豪富的做派,从小到大,根本没有经历过哪怕一次战阵。】
【除此之外,加入神策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免除徭役——不仅自己可以免除,这一户中此人的父兄子弟都可以免除。】
【总而言之,神策军军中都不是什么要上战场的人物,所以一听这样的消息,都吓得父子抱头痛哭,恐惧非常。】
【他们想要逃避出征的可能,于是在坊市之中花费大量钱财,雇佣商贩、屠户、贫病之人等等代替自己前去出征,有了代行之人,自己就可以留在京中,不用上战场了。但这样一来,这些被雇佣的人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你说为什么这些神策军军中之人在想办法,但是田令孜却毫无动静?那当然是因为田令孜也不用上战场啊!】
【虽然田令孜是那一大长串的都统,率领神策军和博野军等十万兵马镇守潼关,但是他只是遥领而已,并不需要自己亲自到军中指挥。】
【于是,最终,唐僖宗任命田令孜举荐的张承范为兵马先锋使、兼把截潼关制置使,带着神策军——主要是挑选出来支援齐克让的二千八百名弓弩手——前去潼关。】
百姓们是大开眼界。
不是这种时候的人,不是生活在天子脚下的人,那还真的是从来没有见过、没有听过、更是没有想过还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堂堂的禁军,护卫皇帝的禁军,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要去上战场了,平日里领着最多的钱财、最多的物资,拥有最好的待遇,高头大马,膘肥体壮,结果这个时候却想着拿钱来让城中的普通百姓,甚至是贫病之人来顶替自己。
“他们一个个平日里过着那么好的日子,不就是为着这一天?”出于最朴素的对于其他百姓的感同身受的心理,不少人纷纷开骂,“这不就是拿钱不办事吗?!”
“就是,要不是为着他们要保护皇帝,可能会在哪一天上战场,他们凭什么有那么好的待遇?吃得好穿得好的……”
这神策军,或者说禁军,在人们朴素的认知中还是和那些官宦子弟不一样的。
官宦子弟虽然也有不少纨绔之辈,为祸一方还从不受到惩罚,百姓们当然也骂、也怨恨,但是大家也觉得他们完全是因为有个好父亲或者其他好长辈,这是单纯的出身带来的;
但是禁军,能够平日里过上好日子,那就是因为他们是禁军——就是为着有朝一日的上战场的。
前者是出身所致,后者是等着人办事儿所以要给好待遇。
结果,等到真要人办事儿的时候,这人竟然不办事儿了,反悔了?
哦,还让其他人顶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