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一直留在晋阳的大丞相府里养病,只是病情反复,不见有好转的迹象,娄昭君心急如焚,她日夜衣不解带地照料着丈夫。
高欢时而清醒,时而昏睡,当他清醒的时候就会拉着妻子的手,细说朝政大事,对不放心的人和事都细细交待一番。
每次娄昭君都安慰他说:“大王,不要太过忧虑了,事情都交给了两个儿子跟进,他们虽然年轻,但也是随您的指导有十年了,他们会竭力守护您打下的基业的。大王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放下心来,安心养病,无牵无挂病才能快些痊愈的。”
每次妻子这样说时,高欢都只能报以微笑。他看着妻子为了自己的病,日夜挂心,人也是瘦了一大圈,心痛不已。
就对她说:“阿君,你也多歇歇吧,不要为为夫担忧了,为夫的病自己知道,所谓生死有命,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了,可是你千万不能倒下啊,你还要替为夫看管着儿子们的。”
娄昭君只好两眼含泪握着丈夫的双手,夫妻二人执手相看泪眼,谁也舍不得谁离开。
高欢的病拖了一个多月后,病情急转直下,眼看也是不行了。娄昭君为了封锁消息,在这一个多月里,都不让那些妾室前来探病,只是对外宣布,高欢的病情渐趋稳定,需要静养,不能打扰。
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正月朔日(即农历正月初一),那一天,天上突然出现了日食。日食在古代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
高欢在垂死之时叹息道:“今天的日蚀是为了我而发生的吗?唉,得蒙上天眷顾,我死亦何恨!”
公元547年2月13日,一代枭雄、东魏权臣高欢与世长辞,崩逝于晋阳大丞相府,时年五十二岁。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都是以智勇双全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东魏权臣高欢就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人物。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盖世英雄,也有他无法抵挡的命运,那就是生老病死。那么,高欢临终前最遗憾的会是什么?
据史书记载,高欢在临终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看到自己的儿子高澄能够成功地掌握东魏的政权。
高欢一生都在为东魏的稳定和繁荣而努力,他希望高澄能够继承他的遗志,继续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高欢临终前都给高澄交代了些什么。据《北齐书》记载,高欢在临终前,曾经对高澄说:“吾儿,你要记住,国家的兴亡在于人,不在于天。你要慎重其事,不可轻易决定。”这是高欢对高澄的最后一次教诲,也是他对国家的最后一份忧虑。
他希望高澄能够明白,国家的兴亡并非由天定,而是由人来决定。只有用人得当,才能使国家昌盛。这是他对高澄的期望,也是他对国家的期望。
总的来说,他希望高澄能够继承他的遗志,同时也希望高澄能够明白,国家的兴亡并非由天定,而是由人来决定。这些都是高欢临终前的遗憾和期望,也是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高欢的人生起伏与三国时期的曹操十分相似,三国时期,曹操可谓是一代枭雄,他专政擅权,狡诈狠辣,又富有雄才大略,成就了一番大业。
因为历史上很多人称呼高欢为东魏小曹操。原因是高欢与曹阿瞒确实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高欢和曹操一样,出身微末,但后来却权倾天下,为后代奠定基业,由后代开创了一个新的王朝。
不得不承认,高欢与曹操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曹操虽然出身于宦官之家,但早已没落所以被人轻视,但他凭借胆略才智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
高欢也是出身宦官之家,只因家道中落,一出生母亲就因难产而亡,父亲又不务正业,终日胡混,他由姐姐抚养长大的,因为跟随姐姐在夫家成长,同样地受人岐视。
高欢少年时就在军旅中摸爬滚打,后来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曹操把持朝政时的官职是丞相,高欢亦然;
曹操一生擅权专政,但却终究没有造反,死后由儿子曹丕篡位建立魏朝。高欢也是生前没有造反,死后儿子才篡位建立北齐王朝。
与曹操一样,高欢的一生也是励志的一生,充满争议性的一生。
高欢祖上是渤海的汉人,但由于世代居住在北方边镇,身边居住和生活的全都是鲜卑族人,所以已经成为“鲜卑化的汉人”。高欢祖上做过官,但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家族已经彻底中落,父亲是一个不事生产、游手好闲的流氓混混,母亲则在生高欢时去世了。
所以,高欢实际上等于无父无母,他是由姐姐高娄斤和姐夫尉景抚养长大的。
高欢生活在边镇,周围是大量的鲜卑军人,所以高欢的生活习惯已经完全鲜卑化。高欢少年时家庭贫困,直至他娶了鲜卑的贵族女子娄昭君,得到了女方馈赠嫁妆,嫁妆里还有一匹良马,高欢这才有机会成为边镇队伍中的队主,逐渐摆脱了贫民的身份。
北魏末年,灵太后胡氏专权,以致天下大乱,局势动荡,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乱世当中,高欢秉持着择良木而栖的原则,先后投靠了杜洛周、葛荣和尔朱荣。
当时尔朱荣见高欢言谈举止不一般,富有谋略,所以很欣赏他,任命他为亲信都督。就这样,高欢成为了尔朱荣的爪牙。
不过,在高欢的心中,做一位大军阀的爪牙,远远不是他的目标,他想要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权力。于是高欢在尔朱荣发动政变后,进言劝尔朱荣称帝,只是尔朱荣不但没有听从,还差点杀了高欢。
在尔朱荣手下,高欢立下了很多功劳,在他的帮助下,尔朱荣才能以少胜多,击败了拥兵数十万的葛荣。
然而,高欢却没打算一辈子当尔朱家族的奴才。孝庄帝杀死尔朱荣后,尔朱家族又杀掉了孝庄帝,把持了朝政。
高欢识时务全程没有参与这个过程,政治嗅觉十分敏锐的他已经看出尔朱家族不为天下人所接受,于是他拉大队回到了河北,保存实力,积蓄力量。
高欢是一位很会演戏的权谋家。当掌控朝政的尔朱荣侄儿尔朱兆问应该让谁去统领六镇叛兵的时候,一旁喝酒的贺拔允建议让高欢去。高欢听这话,佯装大怒,将贺拔允一拳打得满脸是血,并厉声道:“生平天柱时,奴辈伏处分如鹰犬,今日天下安置在王,而阿鞠泥敢诬下罔上,请杀之。”(《北齐书》)
高欢自比奴辈,让尔朱兆十分开心,彻底放下了对高欢的戒心,任命高欢去统领六镇的叛兵。高欢立刻率领六镇的兵士,跑到了山东,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军阀。
高欢治下,军队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赢得了民心。尔朱兆打算除掉高欢,率领二十万军队,前去攻打只有三万人的高欢。高欢以寡敌众,但他全无惧色,命人将牛驴系住,截断军队的退路,自己则身先士卒。士兵们见退路已断,主帅又以身作则,纷纷英勇作战,将尔朱兆击败。
至此,高欢铲除了自己曾经侍奉的尔朱家族,官拜大丞相、渤海王,把持了朝政大权。高欢是一个狡诈的人,但他胸怀又十分宽广,当曾经劝尔朱兆杀了高欢的慕容绍宗带着尔朱荣妻子前来投靠时,高欢以礼相待,并未报复。这一点,高欢与曹操的个性十分相似。
高欢手下的着名大将高敖曹,有一次曾经到丞相府,不经通报便要闯入。守门人不让他进,高敖曹当场就开弓把他射死。高欢知道后,也不怪罪高敖曹。高欢的心胸真是可以撑船。
此外,高欢对于皇帝的态度与曹操也很一致,都是尊而不听。高欢成为大丞相把持朝政后,并没有篡位建立新朝,他依旧尊皇帝为天子。可是皇帝只能是傀儡,孝武帝就因为想要掌控实权而被高欢逼走。高欢立了一个新的皇帝,迁都邺城,玩起了和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那一套。
当然,高欢的对手不是刘备和孙权,而是西魏宇文泰。曹操一生没有统一天下,晚年时还遭遇了赤壁之战的惨败,高欢亦然。临死前就是因为玉壁城久攻不下,生生地被气得忧愤而亡。
而且与曹丞相相比较,高丞相的用兵水平显然还要差了些。
武定四年(546年)十月,高欢率军攻打玉璧,五十多天始终无法攻克。屋漏偏逢连夜雨,高欢的军队中这个时候又爆发了瘟疫,死于瘟疫者多达八万人。上天还偏偏在这个时候降下一颗陨石,正好砸进高欢的军营中。以至军心浮动、人人自危。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利于高欢。
高欢无奈,只得下令撤军。这一战的失败让高欢忧郁成疾,并于次年去世。
高欢的一生是精彩的,他出身微末,崛起于草莽,成为权倾天下的权臣。尽管高欢没有篡位,但与曹操一样,高欢为儿子篡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齐建国的班底就是高欢留下给儿子的。
只是可惜的是,高欢最终没有统一北方,他的儿子高洋建立起来的北齐也为了与西魏争锋穷尽精力,曹操有个能干的儿子曹丕,但高欢的几个儿子中,能干有为的都寿命不长,以至日后的北齐国祚也和曹丕建立的魏朝一样不过两代便被人取代了。
历史似乎惊人的相似,一样枭雄,一样的权臣,一样的由儿子篡位,一样开创了一个短命的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