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先回到练舞室里。
荒木基本摸到点门路了,但看上去——
世界上最好的现场音乐总监之一,till评价:“不合格,你们所有人都是。”一公前只有两周的训练时间,到现在过去整整一周,哪怕是完全没有舞蹈基础的荒木,也可以完整的把这支舞跳下来了。
节目组导演本来很满意的,但只能闭嘴观望,不是一个LEVEL的,闭嘴就好。
问题没出在舞蹈编排或是场景布置上。
问题很单纯的出在舞蹈者身上——“你们一共四个人,三个人是在韩团标准的舞蹈训练模式中训练出来的,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荒木动作还没完全踩到点呢。
三个人的舞蹈基础很好,整齐度和欣赏度都很不错,但问题是和这首歌的适配度很差劲。
这首歌首先就有点复古,是上世纪流行的teen-pop风格,与当下火热的hip-pop(嘻哈)还是有区别的,当然,不需要在这种品质的舞台追求极致。
追求不了。
首先teen-pop的红利,基本在上个世纪就被分完了,因为电影的需要,何丹青和Jet一起制作了特定方向的歌曲。
最后也是何丹青判断,这首歌并不适合他们演绎,这首歌需要一个boy band,他们可以,但他们并不想转型,他们的核心定位还是乐队。
是till拍板,这首歌被送人了。
现在整个欧美的审美取向,或是说市场已经完全转向了R&b和hip-pop。作为商人,till必须考虑市场,所以才会有Jet主导的电子音乐专辑出现。
因为何丹青无懈可击的技术和刁钻的审美取向,他们才可以打穿高端市场,押中主流审美。何丹青凭技术冲上去神仙打架,Jet也能兼顾多元元素,进一步扩充他们的商业价值。
但现在何丹青和Jet已经磨合到在音乐创作上有趋同性了,看看Jet的新作品《为你写诗》,Jet在欧美写不出这样的作品,这首歌完全是何丹青的风格,所以乐队才会吸纳荒木。
何丹青的思维还是偏向商业化的,所以团队中需要有人负责艺术性。
所以till因为何丹青的影响,不把亚洲市场放在优先第一等级上,亚洲市场中最大的商业水池,也就是华国,整体的审美取向都与非华国区域有区别。
何丹青已经在梳理和适应,何丹青的华语专辑成绩就很能说明问题,但那张华语专辑,所谓的中国风,何丹青能玩一辈子吗?开创市场的人也得给别人一起喝汤的机会。
更何况,何丹青在华国没有爆红,处于一种歌红人不归的状态。
这里的人过分注重资历,till在给何丹青争取评奖机会,但是很多商业操作流程,till还在熟悉的过程中。
在华国,他不算大资本入局,他们的资金池不在华国本土,和与本土的经纪公司合作,他们会丧失很多的自主权,所以作为经纪人的till接受何丹青的建议,顺其自然,而不是狠狠抓紧亚洲市场。
这其中,何丹青有自己的考虑,till不会想到明码标价的合同在华国没有人情好用,何丹青和Jet处于华国人情圈子的最顶端。
till作为何丹青的个人舞台总监,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就作为工作人员,大概考察了全部嘉宾的舞台呈现情况,何丹青现在这个草台班子,就比上不足比下也绰绰有余了。
上指的是何丹青以前的演艺状态,下就是现场的其他组合。
但是till作为何丹青的舞台总监,从来是以要求苛刻,精益求精而闻名,提出完善建议,是他的职责所在。
“我需要你们每个人都有点不一样的感觉,而不是整齐的像机器人一样。”包括节目组进行的舞台设置,这个临时拉出来的四人组合没站在同一个平台上,甚至有各自独舞的时间。
虽然是teen-pop,但也在pop流行体系中,一些嘻哈俏皮的小元素完全可以塞进来,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风格填充进去。
简单交流后,何丹青就完全明白till所想要的元素,他给舞蹈中加了很多的细节,何丹青营造出来一种他特有的少年感,是非常贴合他年龄的可爱和帅气。
有了何丹青的打样,其他组员开始探索自己都可以呈现的效果。
找到方向后,till协助何丹青进行完整舞台的细节修饰。节目组就看着,还能怎么办?
这一组的实力越强,对节目的收视率越有利,何丹青这一组已经无形中给其他组别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有一个对舞台绝对把控力的出现,对整体优化的影响太大了。
但要节目组把till请来指导?
你付得起这个指导费啊?节目组一摊手,这就是个超级加倍的郎朗,换你你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