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一场雪连着一场雪,都快赶上家属院了。
夸张的说,是百年一遇。
姜山和朱竹的印象中是没碰上过,姜老汉也说某一年冬天会特别冷,或者雪特别大。
像今年这种雪大,又特别冷的情况真不多见。
这特殊的情况,也把每年冬天的义务工延到了开春。
地都冻的比往年都深,干起来太费劲。
在家里待着就必须要生炉子烧炕,不舍得生炉子的,炕是必须要烧的。
为了省炭省柴火,兄弟几个都分了家的,白天也都凑到一家。
烧一个炕的柴,解决一家子人的取暖问题。多亏了炕足够大。
有的人家夸张到,晚上也睡在一个炕上。
自己家白天烧把火让屋里头有点热乎气,别把屋子冻坏了。
其实村里人家的柴火足够,每年都是烧不完的烧。
地里庄稼都是柴火,棉花、苞米、豆子等等。
觉察到天气的异常,姜老汉带着俩儿子又去拉了两吨炭,绝对是大手笔了。
这个玩意又不会坏,今年烧不了,明年继续烧。
姜石和姜土两口子白天全在这边待着,家里的炉子都不生了,大娃到四娃也把被褥搬了过来,晚上就跟爷爷奶奶睡。
村里的阅览室格外热闹了,去晚了都没地坐,尤其是孩子们放了寒假。
进了腊月,放了寒假,梅子也回来了。
姜家的年味是越来越浓了。
腊月的集上就有卖鞭炮的了,姜老汉买的鞭炮都被孩子们放的差不多了。
这天,姜老汉又带着孩子们去赶集去了。
别看天冷,赶集的人是一点也不少。
朱竹是不凑那个热闹,海军和九九她不拦着,姜山是不能去的。
入冬之后,姜山的户外活动都减少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姜山也没觉得整天困在屋里无聊,这样难得的休闲时光,多少年没有过了,他很珍惜。
今儿家里要炸年货,昨个朱杨送过来的莲藕,刚挖出来的,新鲜着呢。
那就别等了,也不差这几天了。
桌子上铺着面板,王海霞和李海鸥两人在切肉馅,切得大小均匀就不用再剁了。
梅子在切藕,两片藕不能切断,中间要连着,但不能连的太大,只稍微连着就行。
她切的很慢。
崔琴揣着手坐在炉子边上看着,朱竹负责调馅,还没轮到她呢,她也在炉子边烤着火发呆。
女人们干活的时候,嘴都是不闲着的。
王海霞看了眼娘,“娘,您说要不我去给老四打个电话?咋还跟小孩子似的闹脾气呢!”
是的,姜河两口子自从上次走了,就再没回来过。
崔琴端起茶碗,喝了口茶水,“你是怕他的工资不给家里了?”
“娘,我可不怕。那钱也进不了我的腰包,我就觉得吧,就像爹说的,老三和竹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过年,今年咱家里得热热闹闹的过。就缺了老四他们,不太合适吧?”
梅子把刀放下,活动活动手腕,“我给四哥打过了,问他过年啥时候回来,他没说。”
那是放寒假前,邮局离学校不远,梅子就去打了个电话问问,四哥又是那套话。
你们都欺负我,她好好的跟四哥说,四哥根本就听不进去。
东西都是爹娘,爹娘想给谁就给谁,爹娘这想法也不能说有错呀。
你想要爹娘的东西,你就好好的孝顺爹娘,说句不合适的,讨好着爹娘,怎么着也有你一份吧。
他们五个兄弟姐妹,就三哥三嫂不讨好,人家不用讨好,因为人家本来就没想要。
大哥二哥两口子这都多少年了,把爹娘伺候的舒舒服服的,为了啥。
就这么点东西,四哥都看不透。
梅子真觉得四哥没救了,彻彻底底的没救了。
四哥那话里话外都是,分家了,爹娘的东西都是他这个儿子的,分了家的就别想了。
再就是说,他那工资,早知道如此就不给家里了。
他都没觉得自己说出来的话,都是互相矛盾的。
按照他的那一套,要是爹娘的东西都是他的,那他和爹娘没分家,他和四嫂的工资都应该上交给爹娘。
反正现在就是四哥钻牛角尖里出不来了,对家里意见老大呢。
不要怪她瞧不上四哥,四哥那点工资,都过去快十年了,还没有当年三哥的工资高呢。
梅子是看出来了,四哥也就这样了,也是命好,有个肯出钱的爹娘,还找了个靠山老丈人。
起码有个稳定的工作,好好干,有口饭吃。
李海鸥也放下刀,“梅子,老四说啥了?”
梅子还没说啥,几个人都不约而同的嘿嘿的笑了起来。
都想起上回老四两口子的窘态。
“还是那天那套话,还没想通呢。”
崔琴不屑,“不回来正好,咱家这些老东西都进自己肚子里。”
梅子这回发工资,回来就全上交了,以前都是半月的工资,这个月过年家里花销大,四哥估计以后是不会再上交工资了,她怕爹娘上火。
姜老汉和崔琴半夜醒了说起这几个孩子来就感慨,老四要是有梅子一半,他们就烧高香了。
他俩对姜河最大的意见是太向着丈人家,就最看不上看不惯这个。
按老四那想法,他们就低人一等,城里人就高人一等。
他们在家里说这事,城里姜河和宋明珠也在低头挨训呢。
宋来福和杨慈英吃完午饭,把要走的女儿女婿留下来。
杨慈英把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这些是过年给亲家的年礼,你们啥时候回家?”
俩人都低着头扣手,都不说话。
宋来福发话,“你俩今年回去过年,带着孩子一起。”
姜家老三回来过年,他们也打算过年去一趟看看。
这俩孩子置气起来,不回去了。
“小姜,你的工资给你爹带回去,钱在自己手里你俩也存不住。”
说着又瞪闺女,“你花了的钱都给补上。”
“爸,公婆都说了,我们给家里的钱都打水漂了,房子都给了九九了。”
“姜河还被揍了一顿,哎呀,别想了别想了,一想起来我还想吐!”
宋明珠简直不敢想,那天是怎么回来的,在她的心中,这个三伯一家子比恶魔都可怕。
只要想起这事,她能把隔夜饭吐出来。
她都和姜河商量好了,借此机会跟家里决裂,把工资留在自己手里算了。
老家等三伯走了再说,她真不想看到这家人了。
杨慈英也不好在女婿面前说亲家的不是,他们作为长辈,只能劝着。
“过年回去看看老人,有啥话说开就好,还等着老人来请你们回去?”
宋明珠翻白眼,爸妈就是这样爱装,明明私下里不是这样跟她说的,当着姜河的面就换了一套说辞。
愁人,他俩不知道姜河啥性子,爸妈说的话姜河是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