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跟卫国这孩子接触的时间长,媳妇这么说,是不是卫国说过啥。
“媳妇,孩子跟你说过?”
朱竹摊手,“没说过。这还用说吗?咱换位思考一下,那是亲大伯啊,都这么狠。我没问之前的事情,想也能想到啊。我跟你说……”
那个村子的生活水平,刚见面时卫国的样子,富贵的那身膘,合理的推测就能得出差不离的结论。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说你怕不怕吧。”
“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庭,他都这么大都懂事了,他去了之后,哎——”
朱竹想着就叹气,“抢着干活,好的先让给别人,”
“他的腿好的差不多,三人刚分工那会,他就可有眼力见抢着干活了,我觉得吧,融入一个新的家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和人真得看缘分。”
“我说万一啊,万一他就那么倒霉,找了一个不合缘分的,这可是一辈子的事。”
媳妇这想法也没错,好与坏的概率各半。
人的命运真不好说,卫国从小没有娘,爹又牺牲了,命运多舛,一半概率的话还真不好说。
媳妇的这席话,让他动摇了。
“媳妇,你说怎么跟孩子谈,我去谈?”
朱竹眼睛里满是笑意,她倒有一个好主意。
“你去谈,我去谈,孩子都未必敞开心扉。让海军和九九去,他们聊的多。”
也只能这样,姜山是要给卫国一个好的安排,不能好心办坏事。
媳妇又跟他说了一遍去接卫国的过程,那家人够狠,卫国这腿也是他们去的及时,周叔都说了再晚怕是来不及了。
没有及时救治,卫国是受了大罪的。
俩口子这么长时间没见,有的聊呢。
姜山对媳妇的辣酱事业不太感兴趣,开了几个店,又加了几个品种,也不往心里去。
他好奇的是,媳妇搞的高中的房子。
“不干点啥,往里搭钱?”
“想干,没有合适的人选。搭点钱,也没多少。明年春天干干试试。”
朱竹是后来才意识到,伙食是好,在高中门口摆摊卖,高中生的消费能力有限啊。
不能赔本卖,多少都得挣点,怕是不好干啊。
她本来想搞成像食堂似的,拿个饭票就管饱,合计来合计去,发现不行。
漏洞很大,以她的伙食标准,一天里头鸡蛋肉豆腐都要有,管饱的话,一顿饭多少钱她才能不赔本。
价钱她都定不出来,便宜了吃的人多,越多赔的越多,贵了没人吃。
朱竹掰着手指头数她想过的方案,“不能完全套用,只能借鉴。我想了几种,一是定量一勺肉菜一勺素菜,汤免费,要是肉和菜一锅炖就两勺,馒头给两个,咱那馒头可不是食堂一斤五个,一捏就没了的。咱是大馒头。”
“这种贵的,有的学生不舍得吃,那就再加一个单卖的,一勺菜多少钱……其实吧菜便宜,咱随便做做放点肉别不舍得放油,就比食堂的那菜强多了。”
“别怪孩子们嫌弃,我也受不了。”
自家的买卖很灵活,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有需求能挣钱就可以考虑干。
没听媳妇提起过,突然要干这个呢。
“怎么想起来干饭馆的?”
朱竹笑得很狡黠,“听真话还是假话?”
“都听。”
“真话就是咱儿子以后也得出去念书啊,我今个把话放着,儿子去哪念书,我的饭馆开到哪。”
姜山本来斜靠在靠垫上,很松弛的状态,一下子坐直,“真的假的?儿子以后念大学,去别的城市呢?”
朱竹很理所当然,“我跟着去就是。”
姜山……“那工作呢,那我呢?”
“老师就辞了,不干了。开饭馆也有收入,也不一定非得开饭馆,我就在学校边上租个房子,给儿子做饭。”
“你该干啥干啥,放假了去看看我们娘俩。”
大山嘴巴一动,朱竹抢先说,“读军校周末也能出来吧,那就出来吃一顿饭。”
“以后儿子要是当兵了,我就在儿子驻地最近的村里或者城里租房住陪着,儿子放假回来就能吃到妈妈的拿手菜。”
姜山已经无话可说了,媳妇这是铁了心要当儿子的挂件了。
他不想伤媳妇的心,还是得提个醒,“媳妇,你问过儿子没,儿子要是不乐意呢?”
“儿子要是不乐意,那我肯定不能跟儿子对着干啊。”
“那我就去陪海军,让儿子吃醋,嘿嘿,儿子问我怎么不去陪他,我再过去。”
哈哈哈,姜山笑得啊,媳妇跟儿子还动上心眼了。
“行,媳妇,我支持你。”
媳妇去就去吧,等儿子上大学,他看看自己这边,也差不多该退了,去陪着媳妇和儿子多好啊。
大山又担心媳妇费脑子了,“你让嫂子她们也动动脑子,别偷懒。”
朱竹想起杨云嫂子和谢芳俩人,她一问啥紧张的跟孩子们被提问一个状态。
俩人说着话,时间过得好快,三个孩子一觉到天明,晚饭都没吃。
·
雨还在下,今天是第二天假,明天学校就上课了。
家里还有活,婶说今天先不干,还没歇过来呢。
孩子们或穿着雨衣或打着伞,围着水库站了一圈,在钓鱼呢。
卫国又走神了,叔回来了,他差不多也该走了。
这种失落的心情,他经历过很多次。爹探亲在家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
在这儿,无论是在医院养伤的日子,还是在婶家生活的日子,他都很开心。
内心不用小心翼翼,吃饭不用看别人脸色,婶不会骂他不会给他脸色看。
海军和九九不会像富贵那样指使他干活。
什么都不是特意的,他和海军、九九是一样的。
他觉得很舒服,这样自然的相处。
家属院的婶婶们对他也很好,特喜欢包包子包饺子,孩子们都去吃。
他知道他总有离开的一天,他什么也做不了。
爹必须要走,他留不住。
奶奶没了,他也留不住。
……
海军握着卫国的手,一个使劲,鱼竿上提,一条活蹦乱跳的鱼露出水面。
“啊!又一条!”
九九扬起自己的看看,鱼食又没了……
孩子们手里拿的是简易的鱼竿,就是一根棍,拴着一条线,一根铁丝做的鱼钩,挖的蚯蚓当鱼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