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先电话给竹子,让俩人放心,城里一切都在掌控中。
她过来了就帮着嫂子干两天,备点货。
天冷,大黑的窝挪到屋里来了,就在外间灶台边上,暖和的很。
而家里最值钱的就是大黑的狗窝了,这个用旧衣裳修改的棉垫子,中间那大黑趴着的位置是棉花,边上塞的是钱!
一捆捆的钱用牛皮纸包一层,又用布包一层,塞到狗窝四周。
谁能想到呢?
想到了也过不了大黑这一关啊。
刘正娘白天自己在家,干啥都是大黑陪着,一点也不害怕。
大黑这么辛苦,必须大骨头犒劳。
·
家属院里,姜老汉找到机会,跟老三两口子商量事。
“老三,我来一趟不容易,想多住段。”
站在姜山的角度,是不能赶亲爹走的。
姜老汉在这,没啥存在感,对他们也没有影响,就是孩子们和周叔的跟屁虫。
“住到什么时候?娘同意吗?”
姜山这话问的,竹子瞥了他一眼。
“你娘管不了我,我想过完年再回去。”
这可真是挺久的,好几个月呢。
姜山看了眼媳妇,朱竹点头。
爹来了,啥事也没干,他们也没理由赶人。
“大嫂呢?”
姜老汉只管自己,“你们要看她不顺眼就让她走。”
姜山……
儿子和儿媳妇答应了,姜老汉背着手走了,去找老周去了。
俩人看着爹轻松的背影,无语。
姜山问媳妇,“需要我问吗?”
“不用,你去忙吧,我来问。”
俩人去澡堂子洗澡去了,洗一次都要搓一层泥下来,真是脏。
洗澡不要钱,这俩人恨不得在里头洗秃噜皮。
俩人在外间洗衣裳,竹子站在炉子边烤辣椒。
“爹说要在这过了年再走,你俩啥时候走?不用等爹,大山会安排的。”
朱竹这话带有引导性质的,表达的就是想让她们先走。
俩人停下来,你看我我看你。
“姐,我得想想,想好了我再跟你说。”
王海霞也同样的话,她现在就跟着朱柳学。
朱竹服了这俩人了。
朱柳又不乐意了,“你咋啥都学我呀,烦死了。”
王海霞对朱柳的态度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这人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那天她不舒服,又给她熬粥,又不让她干活,还去厕所找她,还给她送纸,就是爱告状这点不好。
“我学你,是你聪明比我会办事。我太笨了。”
朱柳……
王海霞笑得一脸不值钱,朱柳啥时候回,她就跟着就是。
朱柳去干活,她还非得跟着,说要搭把手。
朱柳很快就做了决定,她来一趟多不容易啊,亲家爹都说要过年了,她顺水推舟也沾光了。
在这吃上一冬天,养了一身膘多好啊。
朱竹猜到了,妹妹这性子,恨不得待在这不走了。
她话说了,别整事,否则毫不客气。
俩人老实的很,给家里写信说了。
这天,朱竹就接到了老家的电话,是娘打来的。
李红都等不及写信了,写信有啥用啊,闺女又不听。
“竹子啊,柳儿不听我的,先斩后奏。她都走了,女婿才来家里跟我说。”
母女俩说了几句,李红心疼电话费啊,赶紧让朱柳接电话,上来就吼上了。
“朱柳,你疯了是吧,在哪儿不回来,还在那过年。你不是你家,是你姐家,你快点回来。”
朱柳才不管呢,“娘,我就来这一回,下回来不定多少年以后呢,亲家爹和嫂子不回去,我怎么回啊,被拐子卖了,你后悔去吧!”
李红……“家里呢,这几个月不见孩子你不想啊?”
“娘,我想啊,我给孩子……现在还不能说,等回去再说啊。电话费老贵的,我挂了啊!”
俩嫂子可都说了,她在这就能干活,挣钱回去给儿子买肉吃不好嘛!
“别挂啊,还有我呢?”
崔琴也在边上听着呢,梅子也在。
“谁啊?”
“让老头子接电话!”
姜老汉不在家啊,王海霞接的电话,崔琴在那边一顿输出。
“快点回来,别在外头过年。家里还有事呢。”
梅子还想寒假过去一趟呢,爹和大嫂要是不回来,娘不会让她去的。
“娘,爹不听我的啊。”
……
这个电话打的,一点用没有,姜老汉不在,说啥也是白搭。
朱竹早躲出去了,打电话都是用喊的,耳朵疼。
·
一入了冬,家属院几乎天天有老家的人过来。
跟王海霞那样,把自己吃的上吐下泻的,不是一个人。
来家里找周叔要药的,都很不好意思,都让孩子们来。
小胖刚走了没一会,又回来了。
扯着嗓子在外头喊,“婶,你家来客人了。”
朱竹怀疑这个婶,不是喊自己的。她家的客人都已经来了啊……
朱柳正好在外间上炭呢,瞅了一眼就探头进来。
“姐,走错门了吧,我不认识啊。”
姐和姐夫的亲戚就没有她不认识的。
走错门的可能性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