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亲口问了老周,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回家就跟老婆子说了。
让老婆子出去传话去,让这谣言给打住。
凭一人一口根本就改变不了。
朱竹和婉芝去了一趟村委,别说还整的挺像样的。
每一笔钱花在什么地方记得很清楚。
很快就完事了,村干部们拦着不让走,说要坐下说说话。
妇女主任刘大姐端了一盆子切好的西瓜,还有一盆甜瓜。
“朱同学,婉芝,吃瓜凉快凉快。”
朱竹看了一眼茶杯里的茶水,好茶上了,又上了瓜。
一屋子人吃着瓜,当朱竹接过刘大姐递过来的一条崭新的毛巾擦手的时候,没忍住笑了。
这待遇实在是好的过头了。
她一笑,满屋子人都笑了起来。
“朱同学,那我们就直说了。”
“你脑子好使,我们想在干点挣钱的,你帮我们合计合计?”
朱竹嘴上没一口拒绝,心里是不以为然的,她哪能管村里的闲事啊,又这个精力她还是做酱吧。
人家都做到这份上了,她就听一耳朵。
“大家把我想的…高了,我脑子也不咋好使。你们说我就听听,不一定能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啊。”
“朱同学,你就说你的想法就是。”
张威这个人,朱竹还是很认同的,跟自己某些方面有些像,不盲目蛮干,稳着来。
屋里在座的这些人里头,有的想法挺多的,跟她不是一类人。
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哪有这样的好事,也不怕噎死。
大家伙开口就说起了乡里的事。
“朱同学,你长时间不在这,不知道咱乡里的事,咱这个乡长可能耐了。”
朱竹嘴角动了动,别说,她还真知道一点,跟厂里没关系的她不知道,只要跟厂子扯上关系的她是知道的。
因为乡里的这番规划,是围绕厂子的需求来进行的。
“我数数啊,榨油坊、养猪场、养鸡、养鸭的养殖,还有什么来着?”
“咱乡里除了辣椒种植,还搞了豆子、花生、棉花,还有一个什么药材,去年冬天是不是还搞过蘑菇还是什么的。”
“还有果园呢,苹果、葡萄,还有西瓜甜瓜。”
……
把乡里的丰功伟绩说了个遍,然后就看着朱竹。
朱竹示意他们继续啊。
“朱同学,我们的意思是,我们也跟着一起搞,你觉得怎么样?”
这太笼统了,字面上的意思,肯定是不行啊。
术业有专攻,你啥都想干,啥也干不好。
乡里这么搞,是村子多,除了辣椒是全乡一起搞,那是因为有厂子在能吃下。
其他的他就不敢,搞不是问题,你得变成钱。
乡里聪明着呢,这个村大面积种植黄豆,乡里的榨油坊榨成油,厂里做辣椒油用得上。
村民们、乡里都受益了。
那个村养猪,大部分也是厂里就解决了,乡里负责杀猪……
都是一套一套的。
村里这是啥意思,抢乡里的活干?
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猪,村里的养殖户规模都不大。
连乡里也是搞的很克制,养殖很怕出事,一出事就是大事。
等等!不对,村里不是要她的意见,而是要厂子的承诺!
这她可给不了,厂子的需求和周围的供应已经有了一个平衡,一旦打破,很麻烦的。
而且,今年厂子最大规模的还是那几个简单的方子,用料简单,不用肉不用油的!
于是,朱竹很没用的尿遁了……
喝了茶水,还吃了西瓜,她确实需要去一趟茅房。
她速度太快了,婉芝动作也很快,要拦人已经来不及了。
留下的众人,你看我我看你。
“朱同学,这是啥意思啊?”
“人家不多管闲事,让咱们自己定。”
“那咱再多养五十头猪,厂里要吗?”
“不好说。”
“厂子的变化,你们难道没发现吗?前两年一开始收辣椒都要限量,说是工人一开始干活速度慢,今年呢?”
今年不用了,从一开始就是不限量收购。
奇怪的是,每年旺季晚上算是正常的上班时间,今年上班时间变了。
晚上就没加过一次班。
……
·
梅子是陪着嫂子和婉芝出来的,两人去了村委,她就在村里溜达。
阴凉下,凑堆说话的大爷大娘们,她就说上两句。
巧的是,碰上了刚从外头回来的张翠花,人家热情的非要拉着她家里去说话。
梅子回来的时候,嫂子和婉芝都在家了。
竹子在厨房里头忙活自己的,婉芝给娃们哄睡了,想陪着梅子说会话解解闷,可梅子一直在走神。
梅子确实是在走神,她在想大娘说的,大学生找学生办暑假班的事。
她在这念书的时候,还是举着牌子去当家教呢。
现在已经发展到直接办班了,一个学生六块钱,二十天……
这笔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都是钱啊,梅子的心扑通扑通的,跳的老快了。
她本来还想着在嫂子这多住些日子,她算了算,要是她回老家干,这个暑假还能招一批学生。
这一天的时间格外漫长,到了晚上才和男人说这事。
张英才今天是实实在在的干了一天农活,晒得脸通红的,躺在床上都快睡着了。
“我跟你商量个事,你先别睡。”
“明天说不行吗?困死了。”
“不行,着急,咱俩要是定下来就得马上买票回家。”
……
梅子迅速的组织语言,把这边的大学生在村子里招学生办班的事情说了,她知道的很清楚。
当张翠花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她很感兴趣,主动问了挺多。
“这事是大学生先搞出来的,可周边村子的学校老师很快也组织起来,跟着搞了。”
“所以这个定价是六块钱,低年级是这个价,高年级八块。”
“就这样搞法,他们也能挣到钱。”
张英才一下子清醒了,不困了。
两口子这屋的灯开了大半宿,就商量这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