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此话一出。
朱朝芳和朱雪宁二人都齐齐露出一个不解的表情:“十八岁以上?这年龄是否……”
与此同时。
二女脸上也不约而同地露出一个怪异的表情。
十八岁年龄的女子。
大多都已经为人妻了。
自己这个弟弟……该不会是因为从小就没了母亲,所以在男女之事上,喜欢年龄大的,更好人妻??
被朱朝芳和朱雪宁以一个怪异的目光盯着。
朱允熥顿时觉得有些不太自在。
不过他也理解朱朝芳和朱雪宁两个人的反应,在女子十四岁就要谈婚论嫁的年代,十八岁已经不算年轻了。
殊不知。
在几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
女子十八岁才不过是生命最美好年华的开端。
否则人曹老板怎么专逮着人妻霍霍?真当曹老板口味特殊喜欢三四十的?
“大姐,二姐你们别误会。”
朱允熥抿了抿嘴唇,赶紧证明自己的清白:“我以前在东宫不敢冒头,平日里做的事情无非就是在自己房间里看书、锻炼,所以曾在一本医书上看到过一个说法。”他给自己编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什么说法?”二女好奇问道。
“女子命薄,且产子大多艰难,乃是因为十四岁的年纪,身体发育还不成熟,若是能将婚嫁年龄往后推一推,不仅可以提高女子的寿命,而且女子在产子一事上也会相对容易些。”
“虽然产子年龄也会相对推迟,但却更加长远,反而不会不利于百姓繁衍后代。”朱允熥缓缓开口解释道。
朱朝芳和朱雪宁蹙眉对视了一眼。
面上神情带着些将信将疑:“这样……吗?”
或者说。
她们更多的是不信。
对于有着固有观念的人来说,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当然是一时之间理解不了的。
也得亏这话是朱允熥说出来的。
二女才不会立刻去否定。
这也是朱允熥一想到报纸的事情,就立刻想着着手操办的另外一个原因——民众的愚昧,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可是允熥……你这只是在一本不知所云的医书上看到的,谁能确定事实是否如此?况且为了个不知所云的说法,在选妃之事上就如此胡来,有些不妥吧?”微微愣了愣神,朱朝芳迟疑道。
朱雪宁也挑了挑眉,说出了她们的另外一个顾虑:“另一方面来说,十八岁未出嫁的女子已经不多了,你是一国之君,在选妃之事上委曲求全,更是不妥的。”
“呃……”
朱允熥一时语塞。
这一点的确是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顿了顿,他才试探性开口道:“那十六?”
朱雪宁不置可否,但也没有立刻出言反对了,朱朝芳则是秀眉紧紧蹙起,约莫还是觉得朱允熥轻信什么“医书”所说的话,有些太胡闹了。
朱允熥看出了她们二人的迟疑。
“其实要验证此事也不难,咱们五叔素来喜欢钻研医道,编撰医书,若是请五叔带着他手下的郎中医者在民间走访调查此事,其实不难得出结论。”
“索性选妃也不急在一日两日,大姐不如等我把五叔宣召进京,得出个结论,再说此事是否妥当?”
朱允熥目光明亮且笃定地看向朱朝芳,道。
提起医学一道。
就不得不提他的便宜五叔,周王朱橚了。
他编撰的《救荒本草》、《普济方》,甚至连后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采用颇多。
古代的医疗条件、医疗卫生意识极差。
若是想要将人口提升上去,医疗条件这一点是不可或缺的,朱允熥自然立刻就想到了他。
朱橚喜欢钻研医道,平日里肯定和郎中、病人都要打交道,女子生育年龄这一条,没人提起他或许注意不到。
但只要朱允熥和他一提,说不定他自己就能通过自己接触到过的诸多病例总结出来:朱允熥的结论是对的!
听到朱允熥的话。
朱朝芳和朱雪宁面上都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神态来。
自家弟弟提出来这看似荒唐的观点,乍一听的确有些离谱,可朱允熥也不是说要一味信书上所说,而是会先切切实实地去验证……
细细一想。
若是此事当真,当为天下女子之福。
她们二人同样是女子,而且也多听闻过皇奶奶马皇后的事迹,她不仅帮皇爷爷管理内宫,同时更是以自己女子之身,念及天下女子,让天下普通女子成婚也可凤冠霞帔。
这份仁厚,令天下万民敬仰。
二人是马皇后的亲孙女,也是女子,何尝不会生出效仿学习之心?
想到这里,二女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点了点头:“好,你是大明的皇帝,自然是你说了算的。”
说罢,朱朝芳忍不住再次看向朱允熥,端详了起来,片刻后有些感慨万千地道:“允熥,你肯定会是个好皇帝的。”
眼神之中带着无比的欣慰之色。
无他。
且不论女子婚嫁生育年龄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至少自己这个弟弟在医书上看到了这一点,便立刻提了出来,落实下去,找五叔调研论证。
女子素来命苦,天下人谁不认为女子谈婚论嫁,生儿育女理所应当?产子而死也都认为是寻常之事……
可自己这个弟弟身为天下万人之尊。
却能顾虑到女子的不易。
这样的人,必定能泽被天下,照拂万民众生,如何不会是个好皇帝?
这一句感慨,她是在替天下万民感慨。
被朱朝芳目光灼灼地盯着,朱允熥倒是有些不自在了,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道:“至少在其位就得谋其政嘛。”
“不过允熥……还有一点你是否想过?”这时候,朱雪宁似乎突然想起来什么,秀眉微蹙,似有顾虑地道:“即便五叔真的能验证此事,可传宗接代的观念深刻地刻在每一个百姓的骨子里,他们是否能认可?到时候总还是会有些流言蜚语在你身上的……”
朱允熥呵呵一笑:“正好,二姐想到了此事,咱们刚好可以进入正题,今日找二姐来这里,是有正事要说的。”
舆论?——办报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