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渊和顾苒苒从齐家回来已经是深夜。
齐德盛和柳氏也考虑到了这些问题,当即从府中找了十余个信得过的丫鬟,准备明日随着安安进宫。
顾苒苒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回到屋里睡了个安稳觉。
第二日一大早,司刹在门口叩门,“苒苒姐,城主让我问您要不要去看安安回宫。”
顾苒苒立马从床上坐起,“这自然是要看。”
“这么早吗?”
司刹禀道,“文武百官寅时便在齐府门口候着。”
“定的吉时是巳时。”
顾苒苒看看平板电脑上的时间,才七点。
古代这群当官的着实不容易。
上朝要起早,遇到个祭天地皇帝太后生辰也要起大早,比现代的996还要惨。
起床洗漱吃过早饭以后,司刹拿出特制人皮面具。
戴上这个就可以光明正大出入青州城。
顾苒苒、沈墨渊、洛景年、舒然刚进城,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氛围。
街上的百姓几乎都在朝着齐府的方向涌。
民间早就传开了,皇帝要立这位安王爷为太子。
对于老百姓而言,这可是难得见到未来皇帝的机会,错过了岂不是后悔终生。
务农的、经商的、洗衣做饭的,都放下手中活计去看热闹。
司刹和赤影带着十几个青冥卫将几位主子护在中间。
洛景年更是后悔带舒然出来。
沈墨渊指着不远处的摘星楼说道,“咱们去那吧。”
摘星楼是青州最高的建筑,楼高七层,在其上可以一览整个青州景致。
从地理方位上而言,摘星楼正好在齐府对面,可以俯瞰。
到了摘星楼才发现,门口也聚集着不少百姓要往楼上去。
东家会做生意,二楼售价一两银子,每高一层加一两。
这个价格可谓天价,但依旧不乏一些商贾富户上去。
沈墨渊对着赤影投去一个眼神,对方会意,直接掏出一千两银票递给东家,“七楼,我家主子包了。”
顾苒苒心里嘀咕,姐虽然有钱,但是花这么多看自己儿子,实在有些不值当。
当登上楼顶,看到下面如画的景致,舒然和顾苒苒直呼过瘾。
只见齐府门前,数百名金甲卫士列队而立。他们身上的铠甲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金光。
每个人手中都持着丈二长戟,戟尖寒光闪烁。
兵士们分列两侧,从齐府门口一直延伸到街角,浩荡壮观。
文武百官列队而立,按照品级高低依次排列。
最前方是身着紫袍的盛阳平,其后是内阁大臣们、各部尚书、侍郎。
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捧着玉笏,神情肃穆,就跟上朝差不多。
此时太阳已然高悬,不少大臣的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却无人敢抬手擦拭。
礼部尚书第三次抬头望向齐府大门,又低头看了看日晷。
吉时快到了,怎么还不开门。
对方身份贵重,无人敢上去催促。
顾苒苒从空间中取出望远镜分给众人,“你们仔细盯着,防止有人趁机对安安不利。”
虽然齐府和宫里已经做了万全准备,但还是防一手为好。
又过了一盏茶功夫,齐府大门缓缓开启。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道门缝上。
柳氏抱着一袭玄色袍子的小安安出来,左右站着齐德盛和齐修永。
盛阳平清了清嗓子,带头开口,“恭迎殿下回宫。”
文武百官齐声道,“恭迎殿下回宫。”
柳氏眼中噙着泪,安安似乎是被眼前阵仗吓到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一边哭还一边叫嚷,“娘亲,我,我要娘亲。”
顾苒苒在高台之上,虽然听不清楚安安说的话,但是可以清晰看到小家伙哭的一抽一抽。
她心中泛起一阵酸楚,“我们让他当皇帝,是不是太残忍了些。”
沈墨渊放下望远镜说道,“这是他的命,你无需自责。”
“当初若不是得你所救,这孩子已然被楚月如害死。”
“你给他选的这条路才是他该走的路。”
话虽如此,顾苒苒看着安安被嬷嬷抱着上了马车依旧有些于心不忍。
*
当天晚上,顾苒苒让沈墨渊带着她潜入皇宫。
安安暂时居住在瑶华宫,左右伺候的都是从齐家来的人。
静贵妃原本的贴身宫女梅雪看到顾苒苒,惊愕几息后立马回复平静。
她在顾苒苒跟前跪下,“谢公主对主子和小主子的救命之恩。”
顾苒苒将她扶起,“安安是我义子,无需客气。”
梅雪禀道,“殿下刚刚睡着,口中一直念叨着‘娘亲’。”
顾苒苒走到床榻跟前,看着小家伙粉嫩的拳头紧紧攥着一个拨浪鼓,眼角挂着一丝泪痕。
她握住安安的小手,就这么安静的看了好一会。
……
第二日。
宫里下了一道圣旨和一道懿旨明发天下,圣旨算是安平帝的“遗诏”:
朕以凉德,嗣守祖宗鸿业,兢兢业业,夙夜不敢荒宁。然天不假年,忽染沉疴,恐大限将至。国不可一日无君,社稷之重,神器之托,必付得人。
安王天资聪颖,仁孝性成,虽在冲龄,已显圣德。昔朕以宗室之亲,养于齐府,视如己出。其性温良,其行端方,深得朕心。今朕疾笃,思社稷之重,念祖宗之托,特册封安王为皇太子,以继大统。
太后懿旨内容则是十分简单,皇帝因病驾崩,着礼部择吉日,行登基大典。文武百官,务各尽其职。新君年幼,着内阁、六部、文武百官,悉心辅佐。
顾苒苒和沈墨渊有种预感,这次礼部和钦天监选的良辰吉日并不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