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传来三道女人爽朗的声音,老太太就拉着顾瓷的手,笑容满面道:“走,快进屋!”
拉着顾瓷才走了几步,想到了郑婶子。
回过头,老太太对着郑婶子笑眯眯地打招呼:“她婶子也进屋!”
郑婶子的笑容一僵。
老太太称顾瓷是妹子,称自己是顾瓷的婶子,那她四舍五入不成了老太太的婶子了?
顾瓷扑哧一笑,有意调侃郑婶子:“婶子,快进屋啊!”
郑婶子:……
瞪了眼调皮的顾瓷,笑着对老太太道:“大娘,那我就厚着脸皮叨唠了。”
老太太大笑:“嗐,瞧你说的,你是我妹子的婶子,也就是我的……呃……亲戚,实在的亲戚,来做客我高兴都来不及呢!”
老太太暗中吁了口气,差点给自己认了个长辈,幸亏自己机灵。
郑婶子也吁了口气,幸亏老太太反应过来了,不然她就多了一个七十岁的侄女了。
顾瓷暗中偷笑。
老太太怕再说错了话,拉着顾瓷就往屋里走。
推开通往屋内的那扇嘎吱作响的门,便能看到屋内简单的布局。
正对门的是一个比较大的客厅。
客厅比较空旷,就摆放了两张破旧的木桌和十来把的椅子,其中桌上放着一盏煤油灯,应该是晚上用来照明用的。
客厅的两侧应该是卧室。
一共有四间,听老太太刚才的称呼,应该是村长和老太太住一间,另外三间分别是三个儿子和媳妇住的。
其中三间都用稻草帘子遮着,只有一间是敞开着的。
敞开着的应该就是村长和老太太住的。
里面仅有一张木板床,床上铺着打着补丁的粗布床单和薄棉被。
虽然简陋,却收拾得整整齐齐。
床尾放着一个老旧的木箱子,用来存放衣物等生活用品。
客厅的后面是厨房,一个土灶靠墙而建,灶台上摆放着几个粗糙的陶碗和铁锅,灶旁堆着晒干的柴火。
墙上挂着几条腌制的鱼干,散发着淡淡的咸香。
整个茅草屋内,虽简陋,却处处充满着生活的气息。
“这就是我家,这间是我和老头子住的,另外三间是我三个儿子和儿媳住的。孙子们成了家都自己出去盖房子住了,平时我们都在一起吃饭,晚上就各回各家了。”
老太太笑着跟顾瓷介绍家里的情况,看得出来,老太太是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的。
“来来来,我带你去后院见见你三个侄媳妇,她们正在后面收拾菜呢!”
老太太不由分说就拉着顾瓷穿过了厨房,走到了后院。
后院是一片菜地,当中有一口井,几个中年妇女正围在井边杀鸡的杀鸡,洗腊肉的洗腊肉,洗菜的洗菜。
看到老太太后,其中两个对老太太叫:“娘。”
老太太连忙指着其中一个年纪大一些,穿着黑衣服的女人道:“这是你大侄媳妇。”
又指着另一个穿着花衣服的中年女人道:“那个是你二侄媳妇。”
顾瓷:……
尴尬得不行。
她怎么称呼?
“呵呵,你们好”!
她硬着头皮,笑着打招呼。
两个中年女人倒是不在乎,对着顾瓷热情的招呼:“小姑来了,快去坐会,喝些水,一会我们就把饭菜就好了。”
顾瓷僵硬了笑了笑,点头:“辛苦你们了。”
“辛苦个啥啊?都是干惯的活。”
老太太怕顾瓷尴尬,打了个招呼,就拉着顾瓷回屋了。
另外几个妇女好奇地打量着顾瓷,不过没好意思说话。
顾瓷长吁了口气。
她真怕那几个女人也叫她小姑。
顾瓷进了屋后,耿村长已经泡好了茶,正和郑婶子在那里侃大山。
看到顾瓷后,连忙让顾瓷坐了下来,就要帮着顾瓷泡茶。
顾瓷哪能让老人家伺候她,连忙抢了过来,给老太太倒了杯茶后,才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喝了一口茶后,顾瓷道:“村长,你们这集市可真热闹!”
耿村长高兴道:“那是,我们红日村的地理位置好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跟别的海岛有天埑出现,所以,周边的渔村都赶着这个日子往我们村里来。”
顾瓷想了想问:“既然这样,你们村子里就没想过,把这些好的海产品都卖到外面去?”
“想过,怎么没想过!可是这些海产品不值钱,运到外面成本也太高了,最后不但费时间,费精力,还亏本了。不合算。”
“怎么会亏本呢?”
“怎么不亏本?这些海产品得吃新鲜的,不但得装着海产品,还得装着海水保证它们存活,就算是这样,好些送到外面都死了,加上油钱,真是亏大发了。所以村里卖了一次就再也不卖了。”
顾瓷奇怪道:“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卖新鲜的呢?不能卖干货么?明明集市上好些干货的啊。”
村长眨巴着眼:“你是说干货也有人要?”
“怎么没有人要呢?要不我怎么会来这里收干货?这不就是为了拿回老家送人的嘛。”
村长一拍大腿:“哎呦,我听说城里人只吃新鲜的,哪知道他们也吃干货啊?你要是早来跟我说,我这不早就挣钱了?”
村长心里那个悔啊,感觉损失了一个亿。
顾瓷无语地看着村长,问:“谁跟你说城里人只吃新鲜的海货的?”
“这不市里的人都只吃新鲜的么?死鱼烂虾送他们都不要”!
顾瓷不禁笑了。
“这市里靠着海,他们自然要求高,不愿意吃干货了。
但别的城市离着海远着呢,怎么可能这么挑呢?那些海米晒干了,我们那的城里人可爱吃了,没事拿几颗当零食吃,又香又有嚼劲,放在汤里煮,又鲜又香,炒个白菜放几颗,都给白菜抬高了身价呢。”
村长听了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啥?那小虾米也有人吃?我们都是喂猫的。”
顾瓷:……
感觉以后都不能直视海米了。
她要不要说虾皮其实在城里也是紧俏货,用来补钙的。
她没好意思说,怕刺激了村长,但郑婶子却说了。
“村长啊,别说虾米了,就算是虾皮,城里也金贵着呢。哎呦,我去年不是回老家么,带了一大包虾皮回去,结果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
老太太听得来神,连忙问。
“被我家里的三姑六婆抢了一空,都差点打起来了!”
“哎呦,那些小虾皮也有人吃?天啊,我们这是把钱都扔海里了!”
耿村长那是捶胸顿足的一顿后悔。
老太太说话了:“你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子,你后悔个啥啊?这些海货就算是能卖,可你也不想想,运到城里得多少天,弄不好也得坏了啊。
到时候运得越远,坏得越多,还不得亏本?”
耿村长一听,不心疼了。
顾瓷知道现在这个时候运输条件达不到,在路上的时间可是非常长的,如果运货的话,走火车,从海岛到京城,弄不好得半个月,甚至更多。
如果因为一些事情造成了货物的滞留,在火车站上待上一两个月都有可能。
货物的保存确实也是难题。
别以为海货有盐不会坏,碰到潮湿的环境一样会坏。
郑婶子笑道:“以前是没条件,但我们岛上现在有了真空包装设备,你们可以跟部队租一部,把那些干货都真空包装好,包装好的干货至少能放上六个月,这样也不怕坏了。”
“啥真空包装机?为啥包装好了就不会坏了?”
顾瓷笑着把真空的原理解释了一下。
耿村长眼珠滴溜溜的转了起来,一拍大腿道:“我明儿个就跟村里开个会,到时向部队借真空包装机。”
顾瓷想了想道:“村长,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你们把收来的海货卖给我们部队,让我们部队把这些海货包装好,运出去,这样,你们就不会有任何的风险。
等积累了一些钱后,你们再买真空包装机,自己进行封装。然后我再帮你们介绍一些客户,让你们能挣更多的钱!”
耿村长一听,顿时乐了。
“哎呦,要不说还得是自己家的妹子好!就为咱们家里考虑!”
顾瓷的唇抽了抽。
神他么妹子!
她就是怕村子太穷,开始就把步子迈得太大,压力太大了,才出这个主意的。
老太太也觉得顾瓷说的办法好,喜笑颜开。
“确实是妹子的这个主意好,这样咱们没有压力,有多少就卖多少,跟平时赶集收钱没区别呢。”
顾瓷笑道:“那也不一样,平时有什么卖多少,以后要是供给部队,怎么着也得保证一个数量的。
不然东西太少也得运趟车,那不是给国家浪费油钱么?”
耿村长一拍大腿,正色道:“是这个理!我们一定能收多少就收多少,绝不给国家浪费!”
顾瓷和耿村长商量着收干货的事,耿村长三个儿媳也手脚麻利的把中饭给做好了。
客厅里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不一会,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海鲜。
“爹,娘,小姑,郑同志,饭菜都做好了,大家快吃吧!”
村长的大儿媳妇笑眯眯地打着招呼。
村长立刻道:“对,对,对,来,咱们一边吃一边聊!”
老太太拉着顾瓷坐在了一张比较大的桌子前,笑着说:“没啥好招待的,都是咱海里捞的新鲜玩意儿,管够!”
顾瓷看着一桌子的海鲜,还有一只炖得油亮的鸡,不好意思道:“太丰盛了!”
“丰盛个啥啊?就是一般做做的!”
老太太谦虚道。
这时,门口传来了一道激动的声音。
“奶,奶,听说咱小姑奶来了?”
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冲了进来。
看到顾瓷后,眼睛一亮。
顾瓷:……
有种想逃的冲动。
老太太没好气道:“你瞎嚷嚷啥?大呼小叫的,把你小姑奶吓着了!还不跟你小姑娘打个招呼?”
对着顾瓷介绍:“这是我的小孙子,耿晓。”
青年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对着顾瓷轻声细语:“小姑奶。”
顾瓷尴尬的扯了扯唇。
手往背篓里去掏了掏,实际上是从空间里掏出了一把匕首。
“给你的礼物。”
青年接过了匕首,高兴的不行。
“谢谢小姑!”
“不客气!”
她已经麻木了。
看向了老太太,眼睛一闭,嘴里就道:“嫂子,咱家有几个侄孙啊?”
郑婶子笑得不行。
老太太挺高兴:“有六个呢,还有三个侄孙女,不过都嫁人了,不怎么回来。”
顾瓷点了点头,又从背篓里掏了五把匕首。
一人一把,不偏不倚。
才把匕首拿出来,门口传来了五道兴奋的声音:“小姑奶!”
看着五个冲进来的男人,其中一个都三十多了,顾瓷皮笑肉不笑:“你们好,来来来,这是给你们的礼物!”
“谢谢小姑奶!”
五个黑黢黢,长得魁梧的大汉对着顾瓷齐刷刷地感谢着。
拿着匕首,一个个激动的不行。
这年头,铁器都是要工业券才能买的。
他们渔村没有正经工人,更没有工业券了,平时那些农具都是跟军人们用海货换的。
这匕首更是不可能随便买到的。
耿晓最先拿到匕首,他越看越是喜欢,从他娘头上拔了根头发,往匕首上一甩。
顿时,头发断成了两截。
他娘本来要揍他的,看到这么锋利的匕首都惊了。
“哎呦,这匕首真是太利了!这可是宝贝,老六,你把匕首给娘,娘给你收着!”
老三媳妇眼中闪着精光,这匕首必须没收了,给她当家的,当家的肯定喜欢。
耿晓吓得连忙把匕首往刀鞘里一插,然后藏了起来。
“娘,我都多大的人了,你还好意思骗我的东西?”
老三媳妇被儿子戳穿了,脸微微一红,强硬道:“我是你娘,帮你收着东西怎么了?”
“不怎么了!但我不需要!”
耿晓对着他娘做了个鬼脸,就跑去另一桌吃饭了。
另外五个兄长一看,也把匕首都藏了起来,跑过去了。
耿村长看得眼热得不行,搓着手,对顾瓷笑得谄媚。
顾瓷实在没眼看,默默地从背篓里又拿出了四把匕首。
“给,你和三个大侄子一人一把。”
耿村长如获至宝,一把抢了过去,生怕顾瓷后悔。
顾瓷想了想,又从背篓里拿了四瓶雪花膏和一大包的大白兔奶糖。
“嫂子,这雪花膏给你和三位嫂子,另外这一包糖给孩子们分了。”
老太太哪里能拿,连忙推辞:“哎呦,妹子,你给他们这么多好东西了,我们怎么还好意思拿你这些好东西啊?”
匕首实在是他们太需要了,而且他们想买也买不到,所以老太太没跟顾瓷客气。
但这些雪花膏和糖,他们是怎么也不好意思拿的。
“拿着吧!不是认我当妹子了么?不要就是不想认我呗!”
顾瓷想着反正她不承认,她也是当定妹子了,也就不再矫情了。
老太太见顾瓷这么一说,就只能收下了。
心里想着,到时怎么着也得找些好东西给顾瓷,不能白拿顾瓷的东西。
“行,那我就收下了,来,咱们吃饭!”
老太太拉着顾瓷坐了下来,又招呼着郑婶子也一起坐。
大家都落座后,只见桌上,一只硕大的梭子蟹威风凛凛地 “坐镇” 中央。
蟹壳呈青黑色,泛着金属般的光泽,上面的纹理就像精心雕刻的艺术品。
耿村长拿起筷子,轻轻一撬,蟹壳打开,露出满满当当的蟹黄,色泽金黄,香气扑鼻。
蟹肉更是饱满紧实。
“来,吃蟹。”
耿村长把一半的蟹放在了顾瓷的碗里,另一半放在了郑婶子的碗里。
郑婶子连忙道谢:“村长,我自己来就行了。”
“吃,别客气”!
耿村长笑眯眯的招呼着。
顾瓷夹起一块放入口中,鲜嫩的口感瞬间在舌尖上绽放,鲜美的滋味仿佛带着大海的蓬勃生机。
真是太好吃了。
不得不说,现在的海鲜都比后世的好吃。
后世的海里污染的严重,海鲜味道也不如以前。
到后来又被倒了核废水进海,她都不怎么吃海鲜了。
“来来来,尝尝弹涂鱼!”
老太太又用筷子夹了块弹涂鱼放在了顾瓷的碗里。
在后世因为生态环境变化和保护政策,弹涂鱼已经被禁止食用了,此刻却成为了餐桌上的主角。
顾瓷的眼睛都亮了。
鱼肉被巧妙地切成薄片,在热油的浇淋下,滋滋作响,葱花香菜点缀其上,色泽诱人。
她夹起一片放入口中,鱼肉鲜嫩爽滑,入口即化,淡淡的鱼香和调料的香味完美融合。
妈呀,真是太好吃了。
呜呜 ……
郑婶子也吃得特别的开心。
“好吃吧?好吃多吃点。以后想吃就来家里吃!”
老太太趁机诱拐顾瓷。
顾瓷吃得连连点头。
等顾瓷吃了一会后,老太太又指一盘炖煮的黄唇鱼:“来,这是黄唇鱼,也特别的好吃!”
顾瓷的眼睛又亮了。
黄唇鱼这可是珍贵的食材!后世也因为属于保护动物而难以再品尝了。
没想到她又吃到了。
她连忙夹了一块,鱼身被炖得恰到好处,汤汁浓稠如奶。
黄唇鱼最珍贵的就是鱼鳔,被视为珍宝,在这个年代这可是招待贵客的佳肴。
轻轻舀起一勺鱼肉,入口软嫩,那浓郁的鲜香在口腔中散开,温暖着肠胃,也暖了人心。
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贝类,整齐地排列在烤架上,在炭火的烤制下,贝壳逐渐张开,鲜嫩的贝肉滋滋冒油。
耿村长熟练地撒上一把粗盐,瞬间,盐粒在高温下融化,融入贝肉中,简单的烹饪方式,却将贝肉最原始的鲜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顾瓷看着满桌的美食,眼花缭乱,只恨自己的胃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