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殿内。
随着御膳房传菜结束,赵光显迈着步子走了进来。
标准的四菜一汤,只是这四菜,有点让老赵和赵橚有点看不明白。
“怎么都不吃啊?”赵光显拿着筷子品尝了起来。
看着赵光显满意地点点头,老赵和赵橚互相对视一眼,拿起筷子品尝了起来。
不是说,两人怕赵光显给他们下毒,而是这菜的样子真心不咋好看。
可就在两人品尝后,突然眼前一亮。
“这是什么肉?”赵匡济指着红褐色的肉块问道。
“红烧肉。”赵光显回答道。
“咱问你的不是这菜的名字。”赵匡济无语道。
“猪肉,怎么了?”赵光显疑惑回答。
“这是贱肉?”赵橚表情震惊地看向赵光显。
赵光显点点头:“对呀,怎么不好吃吗?”
老赵和赵橚互相对视,两人很惊讶,他们可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这肉的口感压根不像猪肉啊。
之所以猪肉被称呼为贱肉,那是因为猪肉每次吃起来都会有股腥骚味,结果这盘红烧肉不仅没有腥骚味,反而还很香。
就在两人疑惑之际,王安拿着奏折和账本来到赵光显面前。
“殿下,这是您让户部和内阁统计好的账目。”
赵光显放下筷子,拿起奏折扫了一眼,然后又拿起账本开始查看了起来。
老赵看到赵光显只是扫了一眼奏折就放下后,他心里有点痒痒地拿过奏折看了起来。
“岂有此理,咱怎么可能会让国库亏空这么多银子?”赵匡济愤慨说道。
赵光显没理会赵匡济的话,他现在正认真地,对比着北征所发出去的大乾宝钞和缴获物资。
从圣武元年到现在只不过二十五年,大乾就已经北征了五次。每一次北伐,大乾都要出动十万以上的军队,征集民夫数十万,其他的粮草等物资不计其数。
前两次北伐蒙元,国库就已经空的能饿死耗子了,直到圣武八年开始印发宝钞以来,这样的情况才开始改观,才有余力支撑第三次北伐蒙元。
虽然每次北征都会缴获不少物资,可掰开手指一算,什么物资消耗、抚恤、奖赏下来,都是亏的。
本来亏一点老赵也不在意,因为他有着发放宝钞聚集而来的财富。只要能够彻底消灭蒙元这个心腹大患,能够得到一个安定的北方,也算是值得的。
可这么一点点累积的亏空也是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赵光显这一个月的疯狂抄家,这大乾国库早就蹦了。
赵光显放下账本,想着目前所亏空的银钱,然后又想着如何能将这笔钱尽快的补回来。
银行计划肯定要进行,毕竟这是一个国家敛财和发行货币的控制中心。
翻阅账本的老赵震惊道:“怎么会这样?这样一来,那咱岂不是……”
赵匡济的表情很是惊骇,因为这账本狠狠打了他一巴掌。
赵标长久以来帮助老赵协理朝政,对于宝钞的去向他都是记录得一清二楚。甚至赵标还知道每一年发放了多少宝钞,分别流向官员俸禄多少、军需采购多少,他都是记录在册。
只是这些发出去宝钞,老赵自己不是很清楚啊。
如果真如赵光显所言,宝钞一旦开始贬值。发放出来的宝钞便会形成一个循环,一个恶性循环。有闲钱有积蓄的人会拼命地守住自己手里的金银,而把更多的宝钞用在交易当中。这样一来,从发放的第一张宝钞开始,到现在所有的宝钞都会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会充斥在整个民间,会迅速地推动宝钞的贬值。
而这吃亏的人,自然是最低层的百姓,他们没有积蓄,手里没有金银。
“这宝钞贬值,真有那么恐怖吗?”赵橚弱弱问道。
赵光显嗯了一声:“这东西一旦不值钱了,那我大乾也就走到头了。百姓手里没有金银,今天缺盐了,拿只鸡去卖,明天缺米了,牵只羊去换。他们卖掉一只鸡换来的宝钞,转身过去买盐,本来能够买两斤盐的,却只能买半斤了,本来能够买二斤米的,现在只能买一斤米。甚至到了最后,他们手里捧着大把的宝钞,却连一根针都买不到。这便是货币**!”
“万事万物有得必有失,有获取必有消耗。宝钞能够获取无数物资,但是却没有什么消耗,看似是个无本买卖,但最后却是一个巨大的填坑。”
说这话时,赵光显的目光便落到了赵匡济的身上,因为这话就是对赵匡济讲的。
“咱当时就是想打蒙元,哪知道这么多事情啊。”老赵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赵光显没理会老赵,他继续说道:“宝钞之所以能够换取无数物资,那是因为百姓对陛下的爱戴和信任。陛下起兵扫除蒙元,是想给了天下百姓一个安定的栖息地。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是什么,民心就是国运,所以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从而这宝钞就成了流通货币,只可惜的是,这宝钞消耗的是我大乾国运。”
闻言,赵橚点了点头,他现在也弄明白了,为何父皇会这么一惊一乍的。
“殿下,要不就把宝钞停了?”赵橚试探性询问。
虽然他一时半刻搞不懂,但他觉得,把这宝钞停了肯定是对的。
“已经停止发放了,今天就是把亏空的钱盘点出来,然后想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赵光显回答道。
赵橚想了想说道:“把发出去的宝钞收回来如何?”
听到赵橚要收回宝钞,赵匡济直接将奏折甩了过去。
“你看看这宝钞怎么收回来?”赵匡济愤怒质问道。
赵橚被吓了一跳,连忙拿起奏折看了起来。
可看到上面的数额时,那刚刚的惊吓感瞬间消失,而换来的则是恐惧!
十二万万两!
这特娘地把他吴王府砸成骨髓去卖,卖个几千次都不够啊!
如果卖皇城,起码要卖一千二百多次!
天文数字!
这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就在赵匡济和赵橚不知所措之时,小振子接到一个小太监送来的消息。
“殿下,刑部那里送来消息,何广祖等人已押入天牢。”小振子小声禀告道。
“去,给孤把这些人都提出来,一会儿,孤要在御书房审问他们。”赵光显吩咐道。
“遵旨。”小振子领命,快步离开乾清殿。
随着小振子离开,赵光显也没啥心思吃饭了,与老赵和赵橚简单地聊了几句,就离开了乾清殿。
看着赵光显离开的背影,老赵刻意问道:“你觉得这臭小子如何?”
“儿臣不知父皇问的是哪一方面?”赵橚回答道。
“治国!”老赵看着赵橚说道。
“光显虽年幼,但却是有治国之才,不过,还是不如父皇雄才大略。”赵橚装傻回答。
赵匡济冷哼一声:“你觉得这话是真心的吗?”
赵橚无语,他也很无辜啊,他不可能当着老赵的面说你治国不行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从他开始了解赵光显后,他发觉赵光显确实厉害。
看到赵橚没有回答他的话,老赵长叹一声:“咱老赵家出了一个治世能君也不错,起码咱下去后,也能和咱的标儿有了交代。”
闻言,赵橚用着震惊的目光看向老赵。
据他所知,先太子赵标哪怕是监国多年,老赵也没敢说把那位置交给赵标。
满朝文武皆知,能让老赵放下权利,那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可此时此刻,老赵竟然能这么放心的撒手交给赵光显,这就已经说明,赵光显已经成功迈上了那个位置。
赵橚觉得,如果他那些兄弟知道父皇会这么夸赞赵光显,估计一个个都会把肠子悔青吧?
不过,再一想,明日父皇要召见他们,他突然有了一种吃瓜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