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华办事儿效率高,一上午就将分土地的事完成得差不多了。
其中有怨言的也有几户人家,但最后都被田贵私底下解决了。
无非是先软后硬,编了个收回土地的谎吓得那些人直接没意见走人了。
“建华一会儿记得过来。”
姜建华点点头,答应下来。
田贵儿大儿子的媳妇儿前两年生二胎难产死了,本来大人可以抱住的,田贵儿媳妇儿非要保孩子,结果媳妇儿就这么没了。
现在留下一个女儿一个小儿子,被田耀祖这个大老粗养着。
前段时间媒人又给相看了一个隔壁镇子的一个姑娘,听说是个肯吃苦的。
今天要把新媳妇儿娶进门,田贵儿和宋元翠不想放过收礼金的机会,即使儿子是二婚也舔着脸请了村里人。
田贵儿是支书,好多人怕以后在有什么事儿被穿小鞋,所以硬着头皮也得去再给一次礼钱。
农村一旦有什么红白喜事儿,几乎家家都会去帮忙。
听说这次田耀祖娶的这个新媳妇儿家底不错,嫁妆丰厚。
这也就解释得通,这次田贵办酒席为什么大手大脚,一点儿也不心疼钱。
姜俊带着陆延大中午才回来,不免挨林三妹的教训,“你带小陆去哪儿了?是不是又去录像厅了?”
果然是亲妈一猜就中。
“妈,这不是小陆想看吗我才带他去的。是吧妹夫。”
姜俊乐呵地看着陆延等着他帮帮自己。
“嗯,是我想看的。”
林三妹也没继续说下去了,踹了儿子一脚就背着背篓出去了。
田贵儿家里办酒席,碗碟桌椅板凳都要向周围的邻居借。
林三妹背一筐家里的碗碟过去凑数。
田安安因为哥哥结婚的缘故,也回到了家里。
她顺带在车站接了好几拨亲戚。
其中一个是原先寄住在自己家里的表哥,不过当时他家里穷都是家里给他出的学费。
而且他都十岁了才和自己一起上一年级。
当时自己被同班同学笑话了好久,所以即使是长大之后她也不咋待见这个表哥。
宋年在姑姑家一眼就认出了当年自己的同桌,姜伶。
虽然她三年级之前很调皮不爱学习,可是确实是个很善良的人,没有因为自己年纪大就不和自己玩。
是当时班里为数不多替自己说过话的人。
“姜伶!”,他挥了挥手。
姜伶是过来拿背篓的,这里人多林三妹不让她待长了。
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循着声音看过去。
看着很眼熟但就是叫不出名字,快速头脑风暴了一下,终于记起来这人叫宋年。
“你好啊宋年,你变化好大。”
宋年笑着嘴上还有两个浅浅的梨涡,长得像后世电视上的某个爱豆。
“这里人多,我们出去说话。”
也就是走出田家门的功夫,两人有说有笑的那么小几十秒被田安安看个正着。
田安安在屋门口轻蔑一笑,“果然狗改不了吃屎,稍微有点姿色就能逗得你姜伶笑成那样。”
姜伶突然记起来了,宋年不就是原着当中男女主后来为了让孩子上北城最好的大学,给上司打电话托关系的A大校长吗?
不单单是这一个学校,这家伙厉害着呢,从小学到初高中校长,最后当了大学教授搞物理研究,最后做了校长。
看了眼肚子里的孩子,姜伶心想为了孩子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宋年搞好关系很有必要。
“宋年好久不见,你这些年在干吗呢?”
宋年没想到这么些年过去了,姜伶还记得自己的名字。
“我现在在上大学,前些年通过推荐上去的。”
不愧是以后的行业大拿,就是比同龄人领先一步,到哪儿都会大放异彩。
“我得先回去了,有空可以去我们家玩。”
姜伶当然指的是之后,不过宋年好像没明白。
“好啊,你们家还是住以前那个地方吗?”
姜伶看他往前走没有停下的意思,苦笑道:“是啊,就在村尾那个方向。你以前去过的。”
姜伶硬着头皮把人往家里领,心里庆幸还好三哥在家不然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招待宋年。
老远就听见院子里有人劈柴,推开门果然。
姜伶开门的时候二嫂正压着两个孩子做作业。
刚好宋年算是没白来,“二嫂这是我同学叫宋年。”
“嫂子好。”
黄佳嘉热情招呼,“快过来坐,我去给你泡杯茶。”
姜伶看着痛苦做作业的侄女,心生一计。“宋年你要不帮帮我侄女?”
宋年刚坐下来有些无措,有这样的缓解气氛的机会立马就答应了,“好啊,我看看。”
姜伶跟侄女说清楚之后,把背篓拿给在院墙角落劈柴的二哥和陆延。
这两天就进入雨季了,院子里堆着的木头得劈好放到屋后干燥的地方码好。
“这不是你那个小学同学吗?真是男大十八变,一起我记得长的矬矬地,跟你屁股后面。”
姜伶白了姜俊一眼,“别人就在那儿说点好话行吗?好好劈你的柴吧。”
等姜伶回屋了,姜俊开始了实力坑妹,“啧啧啧,这么些年她就为了两个男人顶撞我不给我好脸色看,一个你一个这个宋什么的,我之前还想你俩有没有可能互相看对眼了,现在看来是没可能呢。”
陆延神色恹恹,专心干着手头的活儿,并未表现出在意的意思。
姜伶从屋里自己装宝贝的柜子里拿出了自己最好的高级糖果还有一些其他的零嘴招待宋年。
“你大老远来,还没吃饭吧,下午才开饭呢,你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宋年点点头,有些招架不住姜伶的热情,吃了好多糖果。
期间宋年去了一趟厕所,姜伶嘱咐侄子侄女一定要好好听。
“千万记得这个叔叔可是很厉害的,没准等你们俩长大了他能帮你们。”
两小孩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这两句话刚说完,天就下起了小雨,他们赶紧拿起桌上的东西转移了阵地。
院里劈柴的两位也不得不中断工作,跟着进屋避雨。
住山边就这点不好气温忽上忽下,容易感冒。
说着说着宋年就打了个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