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烈制定了出海计划,而未经过刘艺和常继祖,这个问题充分暴露一个严重问题,天威军与水师之间缺乏统一的指挥体系。
这是李祯和刘太后还未下定决心的体现。
他俩犹豫,出海作战需要银子,可国库缺银子,这是谭远忠和尚善治的态度,陈恪的皇家银庄计划远水解不了近渴。
李昭就是来问这个问题的:“你用张夫人垫付的银子解决了换人头的问题,这笔钱可在皇家银庄成立后还清。”
“而对那些通倭的富商实施抄家,抄没的金银尚未得到核算,除去重建上虞的款项,给将士们的奖赏,略有盈余已是万幸,出兵琉球的钱从哪来?”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李昭问计。
面对这个问题陈恪回道:“我将马忠留在杭州,由他配合李宪,还能得到一笔赃款。”
“我将梁臣留给秦将军,目标直指梁家的财宝,秦将军应该明白。”
“据我所知琉球现有三个国家,分别是山南、中山、山北,人口应有十万之众,其中就有不少福州、江浙人。”
“他们对倭寇的仇恨不亚于我们,所以出兵琉球并不是占领其领土,而是消灭倭寇,并对琉球三国实施保护。”
“从这个战略角度出发,出兵琉球先要获得琉球民众的支持,这一点没问题,琉球民众心向大兴王朝。”
“所以此次出海作战,其花费不会很大,获得浪也的宝库,应该解决军费问题。”
陈恪说完了,李昭诧异地问道:“你在条陈上说的很清楚,却未告知刘艺他们,为何?”
陈恪回道:“一人想不如众人想。”
他说的简单,可许多人想不到,李祯和李昭就没想到。
好在秦烈想到了。
当陈恪将梁臣留给他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向导,梁臣知道琉球和日本的情况。
可一番交谈后秦烈的思路变了。
梁臣不关注琉球、日本,他关注的是梁家人在哪?
他想找到梁承的妻妾和其他子女,他的母亲与他们在一起。
梁臣心里有底,陈恪安排了这事,他就在交谈中恳求秦烈,于是让秦烈的思路变了,在出海作战前应先解决梁家人的问题,这是内患。
想起这事他就想起陈恪的态度,陈恪临走时什么也没说。
他不相信陈恪想不到这一点,将梁臣留给他已经说明了态度,这是让他自己谋划的意思。
明确这一点秦烈就兴奋起来,经过一番缜密的分析,将目标指向金门岛。
然后看见马忠和李宪,又想起了金银的事。
他不跟马忠和李宪抢,找到梁家人就能找到大多数。
但他不会隐瞒刘艺和常继祖,说出自己的计划让他俩大感兴趣。
他俩知道李祯的难处,也知道朝中众臣的德行,没有利益的事不会干。
他们想出兵琉球,就一定要让朝里的那些人看到利益。
于是这事就这么敲定了。
可李昭不知道,低声问道:“要不要给他们下旨?”
陈恪否定,“这种事让臣子去干,圣主明君不能下这样的旨意,保护好他们就行。”
这话李昭爱听,于是担心起来,“刘艺和常继祖不会想到,秦烈若是没想到...”
他不往下说,听陈恪回道:“马忠会让他想到。”
这个结论让秦烈笑了,马忠贪财,若是为国家贪财,倒也是个人才。
说起马忠,李昭放心了,马忠的胆不大,但为国家贪财,他敢挖地三尺。
李昭深知马忠的为人,不再提起此事,转移了话题,“让张亢召集人马前去支援于阗王国,结果如何?”
李昭问的委婉,但陈恪能听出来,轻声回道:“战场瞬息万变,谁也不敢说肯定能胜,但不管胜败,对我大兴王朝都只有好处。”
“张亢只是我朝的散职官员,以个人身份支持于阗王国,大家心里明白,却抓不着把柄。”
“据我观察,张亢忠君爱国,不用担心有变。”
说到这陈恪沉吟一会,断然说道:“如张亢有变,皇上给我一支兵马,我去灭了他。”
他说了一席话为张亢作保,直到最后一句话方才想起李昭问计的目的。
李昭就等这句话。
明白了这点陈恪暗叹,“李祯还是有点胆小啊!”
他不能不发出这声感叹,李祯接受他的建议,初一就放出鹞鹰奔向西北,曾乐行当晚就能接到命令,以曾乐行的脾气立刻就会行动。
纵然种世衡需要一点交接时间,这个时间也应在阿难城与张亢说事了吧?
李祯这时还让李昭来问他,还是心里不踏实啊!
陈恪心里感慨,而张亢却在骂娘,“没这么干的,初三就将我赶出阿难城,还让不让人过年了?”
听他抱怨,种世衡笑眯眯地回道:“你可以回延州府过年,我得到的命令是将你赶出阿难城,可不管你去哪过年。”
“不回延州...”张亢断然拒绝,“我敢回延州,今天回去,陈恪明天就会派人抓我。”
听他这么说,种世衡奇怪地问道:“直学士的速度不会这么快吧?”
“不好说...”张亢愁眉苦脸地回道:“被他盯上,谁知下一步会面对什么?他做事向来是一二三四五、一环套一环,堵死别人的路,让人无路可走。”
张亢发现上当了,当陈恪让他攻取黑水城时就给他下了圈套。
这时他才明白陈恪为何对他那么好了,黑水城、阿难城的物资都给了他,就是让他去支援于阗王国的。
他明白却没招,那些物资让他交人了,也该振臂一呼拉起一支队伍来了。
“这才叫计谋...”张亢感叹,“坑起自己人来天罗地网,跑都跑不了。”
然后一脸严肃地对种世衡说道:“老种,你要小心了,你的名字也在陈恪的坑人名单里,还有狄青,将你调过来就是准备坑你一把,下一个就是狄青。”
说完这话张亢大笑,挥挥手就往门外走去,时间很紧,他得赶紧去招兵买马,争取初五出发赶赴于阗王国。
想到去于阗王国张亢就兴奋,这是将西域纳入大兴王朝版图的举措,他就是先锋官。
他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义勇军不是大兴王朝派遣的,这是一支由汉人、党项人、西域各族人组成的义从,他们在感情上倾向亲近中原文明的于阗王国,在行动上给与武力上的坚决支持。
想到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张亢感叹,“高明啊!”
而李昭也感叹一声,“高明。”
但他还有一事不解,“为何不以同样的方法去支持女真人或蒙古人?”
这是一个要命的看法。
北宋王朝的那些人就是这么想的,于是帮女真打契丹,结果汴京没了,北宋变成了南宋。
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可南宋王朝的那些人竟能做出第二次,帮蒙古人打女真,结果大宋王朝彻底没了。
出现两次惨痛教训是因为大宋王朝的皇帝、群臣没弄明白一件事,自身不强,就一定不要与强者联盟。
唇亡齿寒的故事讲了上千年,那些苦读四书五经的文人还是不懂这个道理。
弱者一定要与弱者联合抗强,而强者一定不要想着搞垮弱邻。
邻居够弱了,你还要给他换个主人就是下策。
陈恪给李昭说明这个道理,“当律国与我国相持时,双方已是势均力敌,没有一举灭掉律国的实力前千万不要擅自动武,否则就会便宜别人。”
“一个新兴势力的崛起对我大兴王朝绝对没有好处。”
“而现在的局面是律国的国力已呈下降趋势,待女真人或蒙古人起来时,就会彻底摧毁契丹人的统治。”
“那时才是我们行动的时候,将律国和新兴势力一举消灭掉,完成统一大业。”
陈恪坦诚已经成熟的想法。
李昭激动地问道:“需要多长时间?”
“不好说...”陈恪淡淡地回道,然后看一眼李昭,知道他在着急什么,于是继续说道:“你想皇上成为千古一帝,我也想,那就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