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长老继续讲到:“其中菩萨保佑这个说法简直不要太厉害!不仅迎合了许多平民只想要美好的生活,不想要努力修炼,努力奋斗的艰辛的愿望,大大降低了传教的难度,而且为他们创造了巨额收入,使他们把将自己的洞府、教观建设得金碧辉煌,过上了精致的日子,舍弃了乞讨为生的传统。
“而善恶有报这个说法,却对我们这个世界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对行善去恶的推崇,是我们人族非常需要的。人族的血脉之力,在天地万族中可谓是垫底的存在,却成为这天地间的主要种族,所以其他种族的修行者,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修成人形。人族的强大,其根本原因是团结,是守望相助,这就是行善,超越部落界限的行善。可是总有少数一些人,他们过分自私自利,不择手段追逐自己的贪欲,这就是行恶。行恶之人多了,人族必将衰亡,行善之人多了,人族必将更加强大,天地间就必然更加美好。
“法戒阐述,这个业力不仅会影响下一世的投胎,还会影响这一世的命运,行善不仅能在下一世投个好胎,还能在这一世得到福报。然而,人们却总是发现哪些该得恶报的坏人,反倒总是占尽便宜,过着淫逸奢靡的生活。法戒解释: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一世不报,下一世报,下一世不报,总有一世会报。”
“哈哈哈,这不是耍赖吗?”子阙忍俊不住大笑道。
“是啊,法戒的解释,是驳斥不了的,因为下一世还没有来到,世事千变万化,造化弄人,谁又能预测得准未来?既然预测不准未来,又如何驳斥得了他的解释?。”
“好厉害,把辩论留到未来,现在就只有信与不信,不能辩论。”子阙似有感悟的道。
“傻小子,你以为未来就能辨析其真假吗?未来还有未来,当你讨论他真假的时候,都是现在,未来永远在未来。”
“哦——这法戒头陀当真厉害!竟然能讲出不可能被驳倒的道理!”
“所以,三清圣人并没有干预他们传教,而是放任他们传扬行善积德的思想,也放任他们传扬菩萨保佑的思想。”
“为啥也放任他们传扬菩萨保佑?”
“菩萨保佑的思想其实也有一定积极意义。一是真的可以借此惩罚恶人,比如法戒头陀就经常替天行道,惩罚妖邪恶人。二是对受伤心灵的一种安慰,减少仇恨,利于众生安定团结。”
“不过,我们不是已经有三教,不是应该选择加入阐教、截教、人教之一吗?三清圣人这样放任法戒头陀传教,岂不是影响大道的传播?”子阙对这个西来之教,充满好奇。
飞花长老又继续解释:“即便三清圣人放任不管,这西来之教也注定成不了大气候,拿西来之教自己的用语来说,他们在我华夏大地的最终结局一定是‘不生不灭’。
“因为他们的教义并不完善,先不说轮回苦不苦?他们认为轮回有六道,就不对。轮回只有两道:人道和畜生道。或者说轮回有万千道:人道、龙道、凤道、虎道、豹道等等。什么天神道、饿鬼道并不是一道,因为天神、饿鬼不是投胎而生。什么阿修罗道,就更是不存在。
“他们认为涅盘是脱离轮回的唯一办法,也不对。当修炼到大罗金仙级别,就已经脱离了轮回。当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或者象你爹他们修炼到真仙境境界,就已经能暂停轮回500年。
“而涅盘后要往生而去的极乐世界,有人认为太冷清,还有人认为不存在,因为连法戒都承认自己并没有真去过,不知道是否真的很冷清。
“所以西来教派难以壮大,是谓‘不生’。
“三清圣人不视他们为妖魔,不想敌对他们,所以他们也‘不灭’。
今日子阙感觉学到许多,母亲极少这样长篇大论的讲解。
“所以,并不存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子阙感到十分遗憾,他希望这世间,存在善恶有报的规则,天下才会更美好。
“也不尽然。”飞花长老继续解释到:“按我们阐、截、人三道的教义更加准确,这条规则应该是:得道者人助之,失道者亲叛之。行善之人遇到危难,即便是陌生人也会竭力帮助他。作恶之人哪怕没有危难,他身边的人也会使他陷入危难。这才是善恶之道的真谛。”
“原来如此。”子阙终于感到明悟。
“两位客官,小店已经打烊了,要不请回吧?”
这时天色已经彻底暗了起来,一轮圆圆的明月,悬挂在蓝黑色的天空,小城里非常安静,只有稀稀疏疏的几盏灯火,和不知名的虫子在呢喃。
子阙与飞花长老静静地走在街上,他们没有走向驿站,而是向青云湖畔走去,如果不是已经知道今晚那什么青云龙王有可能出没,这小城完全可以用安详来形容。而现在这小城的寂静,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悄悄酝酿。
只一炷香时间,母子俩就来到了湖边,只见黑黝黝的远山倒映在青云湖中,湖水静悄悄地没有多少涟漪。而在不远处的湖畔,有几盏灯火在摇曳,来自一小片白纱飘渺的亭台水榭,十分眼熟!
“莫非是公子羿的婵心酒肆?”子阙心中暗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