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儿李承乾的这句话,听在李世民耳里别提多委屈了,要不是好大儿还在这里,他的委屈都写在脸上了。
长孙皇后也明白过来了,就开口劝自家“小丈夫”。
“二郎,你做的没错,依我看,就是父皇误会你了,这是他的错。”
这时候,一旁才一个多月的李治也在宫女的怀里“咿咿呀呀”的叫着。
长孙皇后顺势说:
“你看看,稚奴都是这么想的。”
李承乾在一边都快忍不住笑了,心想母亲这是在哄自己还是在哄父皇呢?怎么这语气更像是在哄稚奴?
李世民听了观音婢这话,心里也好受不少。
他就是爱听观音婢说话,也就是爱在观音婢面前撒娇,也只会在观音婢面前这样。
每个男人和女人,都只会在心爱之人面前,展现出自己最不为人知的一面。
所以当另一半表现的跟个弱智或者小孩子一样,就是要这么哄对方。
对方不是想让你跟自己讲道理,道理谁不懂?对方只是需要你给他提供一些价值情绪。
比如,对方如果说自己没出息,干什么都干不好。
你就能说:
你怎么没出息?没出息能把我搞到手吗?这就是本事,不然你怎么不喜欢别人,肯定是你看出了我的优秀。
而李世民在得到了观音婢的情绪价值后,心情也好了不少。
还站起来从宫女怀里抱起了一个多月大的李治。
“稚奴真乖,才这么点大,就为阿耶打抱不平了!”
婴儿稚嫩这时候,挥舞着充满奶香的小手,想去揪面前的胡子,嘴里还不停的喊着:
“答、答、答、答、”
李承乾都蒙了!一个多月就能叫阿耶了?
长孙皇后看到这一幕,还开心的说:
“二郎,他在叫你呢!稚奴开口先叫的是你。”
其实婴儿因为小的原因,小时候能发的声音只有“巴”“耶”“嘛”“答”,全世界无论什么语言,在父亲、母亲的发音叫法,其实都是类似的发音。
大唐北方的“夷狄”?,就直接叫父亲为“爸爸”。
在秦汉时期,一般称呼父亲为“阿爹”或“阿爸”
在三国时期,当时张揖在《广雅·释诂》中收录了“爸”字,解释为“父”?。
在汉末魏晋时期,“父”字的书面音和口语音出现了分歧,口语音由新造字“爸”来承袭,读音发展为bà。
在唐朝北方多流行的叫“阿耶”“阿爷”,南方这时候也有人叫“阿爸”“阿妈”
因为北方曾经是五胡乱华的重灾区,这里的汉人被胡人统治,早就和胡人融合的差不多了。
胡人不只是穿合裆裤,还叫自己父亲为“阿耶”“阿大”“阿爷”
北魏时期,花木兰替父充军,诗句都是写的“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李世民的诗《两度帖》都说: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
关中地区的方言,甚至直接叫自己父亲“啊答”
所以当稚奴只是发出了“答”的声音,长孙皇后会说是在叫李世民。
李世民这里听到稚奴叫自己,眼里满满的感动,都把刚刚在“昏君阿耶”受的气忘得一干二净。
一边高兴的上下抖动抱着婴儿稚奴的手臂,一边满脸的宠溺的对稚奴说:
“要叫阿耶~阿耶~耶耶耶~”
可是他这么上下抖动,就弄的小婴儿稚奴一直揪不到他的胡子,还给小婴儿累的放下了手臂。
累了的小婴儿稚奴来了句:
“艾~”
原本是因为累才发出的声音,却被李世民和李承乾、长孙皇后听成了:
“唉~”的应答之声。
整的场面一度尴尬不已。
李承乾忍不住转身捂住嘴笑,心里想着:他该不会以为父皇是叫他阿耶吧。
好在小婴儿稚奴又跟着李世民学“啊...也...”,这才没让场面继续尴尬下去。
随后,一家三口在显德殿美美的吃了一顿中午饭。
当中午饭吃完后,长孙皇后就来到了太极宫的立政殿。
此时,李渊正在一边搂着美人,一边半眯着眼,听着琵琶曲。
李渊身边的美人这时候对半眯着眼的李渊说:
“陛下,皇后娘娘来了。”
李渊却装傻,一边随着琵琶的音乐摇头晃脑,一边跟搂着的美人说:
“胡说,朕的皇后早就走了,朕什么时候立过皇后了?”
那美人脸上浮现了一丝尴尬,又继续说:
“陛下,不是您的皇后。”
这时候李渊才完全睁开眼睛,看到已经站在立政殿外的长孙皇后。
“原来是不是朕的皇后来了啊,皇后别站在那里了,快进来吧。”
李渊刚刚只是半眯着眼,怎么会没看到长孙皇后来了,就是故意不搭理的。
长孙皇后进门后,先是走到了弹琵琶的乐师身边,居高临下的看着那个乐师。
乐师都被看的发毛,马上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怯生生的退出去。
长孙皇后又看向那个被李渊搂着的美人,那美人也被看的发毛,跟着离开了,走时还不忘叫上其他宫女和太监。
偌大立政殿就只剩下公公和儿媳两人,长孙皇后这时候才走到李渊面前,给李渊下拜磕头。
她刚刚的行为,就是给李渊一个下马威,故意用眼神让在场的人都离开,免得待会儿公公在别人面前没了面子。
李渊眼里都是忌惮,比看到逆子李世民都忌惮。
李世民是被李渊骂了三十年,哪怕李渊什么都不是,也能压着他。
但是长孙皇后不行,先不说长孙皇后本身就不是什么弱女子,她现在可是后宫之主。
李世民不能把他怎么样,这个后宫之主可不一定,没看到刚刚一个眼神就让自己立政殿全部人都离开了嘛。
这是长孙皇后在他这个太上皇面前,展示自己的对后宫的掌控。
“拜见父皇。”
这一身拜见满满的都是恭敬之音,如果没刚刚的动作,还以为这是多么弱小和善的女人。
“皇后来这是有何事啊?是不是那个逆子的显德殿住不惯了,想住朕的立政殿啊?”
李渊面不改色的嘲讽这个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