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歌入宫之后,时间悄然流逝,明德却被国事缠身,几乎忘记了这件事。
直到一日,在文华殿议事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殿下的沈渊,心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位才情出众的沈清歌。
想起入宫后就赐了她贵人的封号,她一定会心怀感恩吧。
想着软玉入怀,他有了些兴致。
当晚,就命福安去清音阁传唤沈清歌侍寝。
然而福安回来却回禀说清贵人身体不适,无法前来。
明德心中涌起一丝扫兴,却也只得转往玉华宫。
时光荏苒,每当明德念及沈清歌,总是听闻她因故无法侍寝。
或是缠绵病榻,或是月信所困,有一次甚至因祖母忌日而推辞。
明德的心情从最初的不悦,逐渐转为郁闷。
直至这一日,再次被拒,他的耐心终于被耗尽,怒火瞬间涌上心头。
“后宫佳丽,皆以朕为尊,侍寝乃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怎会有如此不识抬举之人。”明德怒道。
然而,在愤怒之余,他的心中也不免生出了一丝好奇,这位闻名京师的才女,究竟在筹谋何事?
后宫女子的伎俩,他早已了然于胸,
“或许,她只是在用欲擒故纵之计。”他暗自思忖。
一日,明德下朝后,在福安一众人等的簇拥下在御花园中散步,不料竟在湖畔的柳荫下,远远瞥见了沈清歌与侍女的身影。
他心中一动,欲探其真容,是否如自己判断的那般心思深沉,便兴起一计。
他命福安找来一套紫金卫总管的服装给他换上,然后,悄然向沈清歌靠近。
远远望去,沈清歌正专注地摆弄着一些精巧的机械。
她的手指在零件之间灵巧地穿梭,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展颜一笑。
宫中女子大多擅长女红,像沈清歌这样喜爱手工的倒是少见。
对于这个聪明而又充满好奇心的女子,明德生出了浓厚的兴趣。
沈清歌并未察觉皇帝的到来,她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自己的发明之中,双手灵巧地调整着机械装置。
明德轻咳一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
沈清歌惊讶地抬头,只见一位年轻男子正含笑看着她,他的目光中带着温和与好奇。
男子身着紫金卫的戎装,衣饰华丽而不失威严,金边绣线在日光下闪烁着光芒。
面容如雕塑般立体,线条刚毅而柔和,每一处都精致完美。
深邃的眼眸透露出智慧与坚定,仿佛能洞察人心。
鼻梁高挺,唇形坚毅,无需言语便能感受到他的威严。
既有武士的刚毅,又不失贵族的优雅。
宫中少见这样俊逸不凡的男子,沈清歌升起一丝警觉,
“你是何人?怎会来到此地?”
她并未见过皇帝,因此并未意识到眼前这位男子的真实身份。
明德微微一笑,并未揭露自己的身份,而是用温和的声音回答,
“属下是皇宫里的紫金卫德胜。奉命守护着御花园的安全,因为听到了这美妙的声音,便寻声而来,不知娘娘手中这个能发出悦耳声响的精巧物件是什么?”
看见明德发问,尽管觉得有些唐突,但生性良善的她并未深究。
而且在这勾心斗角的后宫深处,鲜少有人对沈清歌的巧思投来赞赏的目光。
但今日,当她目睹这位侍卫,戎装难掩其温文尔雅的气质,言谈间流露出的深厚见识,令她不由自主地卸下了心防。
她轻启朱唇,向他娓娓道来:“此乃音律共鸣球,由众多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的水晶球精制而成。每一球于特定的音律振动下,皆能引发共鸣,奏出悠扬和谐的天籁之音。”
沈清歌沉浸在自己的发明之中,热情洋溢地讲述着,却未曾察觉,那侍卫眼底掠过的一抹深邃莫测的笑意,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那一次的对话,是他们心灵交汇的起点。
通过这次深入的交流,明德如梦初醒,意识到沈清歌之前对自己的回避并非偶然,而是有意的疏远。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首次对一位女子的心思判断失误。
出于内心深处的好奇与困惑,他秘密命令福安去探查真相,而福安带回的消息令他惊讶。
沈清歌在踏入宫门之前,早已心有所属,虽然未提及婚嫁,却也听说曾经交往过一段时间,感情深厚。
但自从沈清歌入宫后,那位曾占据她心灵的男子便远赴边疆,两人自此音信杳无。
“难道是朕无意中拆散了他们?”
明德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但帝王的骄傲又让他生出一丝嫉妒,
“她故意的回避,难道是因为还无法忘怀往昔的恋人?”
一丝不悦在明德心头悄然蔓延。
身为天下的主宰,他竟被一个女子如此轻易地轻慢,这让他高傲的自尊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直以来,作为天下之主,他习惯了众人的仰慕和顺从。
沈清歌的抗拒,在他眼中显得格外突兀,甚至有些荒谬。
然而,正是这份抗拒,如同火种般点燃了他内心深处的征服欲望。
他决心不仅要征服这锦绣江山,更要征服沈清歌的心。
让她心甘情愿地臣服于他的帝王之威,成为他忠诚的追随者。
第二次,明德特意抽空去见沈清歌,有意在她面前展露自己的才华和见识。
在花木扶疏、流水潺潺的御花园中,明德提出了一些关于朝政的深奥问题,试图引导沈清歌展开讨论。
明德的博学多才让沈清歌感到惊讶。她不解,一个侍卫怎能对国事有如此深邃的洞察。
然而,沈清歌并未因此退缩,她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星汉王朝对商贸流通和手工业的发展一直不够重视,尤其是琉璃、宝石等珍贵材料。
这不仅导致我们每年需要从琅轩国进口大量琉璃,耗费巨额资金,而且途经大燕的潍城、岐山,更增加了运输成本。
大燕对我们的边境一直虎视眈眈,通过边境贸易不断积累财富,这给我们王朝带来了潜在的危机。”
沈清歌继续说道:“在农业改革方面,如果能调整灌溉系统,提高灌溉效率,粮食产量很快就会提升。
同时,如果适当减免农户的赋税,将能吸引更多人流回归农业,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稳定。”
明德聆听着沈清歌的见解,不禁对她刮目相看。
他发现,沈清歌不仅在艺术上有着非凡的才华,在国家治理上也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维。
“朕从未想过,后宫之中竟有如此见识的女子。”
明德赞叹道,他对沈清歌的敬意和喜爱更添几分。
两次的邂逅,让明德看到了一个不同于宫中其他妃嫔的女人,没有矫揉造作,也无心机手段,美丽与才华并存。
明德发现自己深深为之吸引,他不愿再让沈清歌逃避。
数日后,他宣召了那位在翰墨风华的赛场上,以她那如春日初阳般灿烂的笑容,深深触动了他帝王之心的女子,步入了他金碧辉煌的寝宫。
在那星光斑斓的夜晚,她终于跨入了他的世界,成为了他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