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的主帅宇文岳骑在马上,轻蔑地看着眼前经过几夜马不停蹄的赶路显得有些疲惫不堪的星汉各州县汇集的军队。
他狂妄地笑道:“凭你们区区几万兵力也想和我大燕的十万兵马相抗衡?”
中州府守备秦镇远举起手中的长剑,目光坚定地回应:“贼子,这里是我星汉的国土,在这里,我们有天地相助,想来这里掠夺,你们是不会得逞的。”
他身后的士兵齐声响应,高举长枪,喊道:“誓死保卫星汉疆土!”他们的声音如同雷霆,震撼着大地。
看着星汉士兵眼中的坚毅,宇文岳有些心慌。
正在此时,远处的赫连图骑马飞奔而来,远远就喊道:“宇文将军,陛下要你攻进城去。”
宇文岳得令,转身吩咐手下的前锋官,带了一队士兵就要往城里进攻。
大战一触即发。
远远的大燕的一个传令兵疾驰过来,至宇文岳旁边耳语了几句,宇文岳脸色大变。
他翻身上马,匆匆的进皇城里。
对面的秦镇远不知他们搞什么鬼,一个星辉会模样的教徒已将来到身边。
他大声报告:“秦大人,琅轩国的五万兵力已至北原府,随时可以来京城助攻。”
原来如此,秦镇远的一颗吊着的心终于放下来。这样一来,星汉的军队再加上琅轩国的兵力足以对抗大燕的军队,更何况,各州县的队伍还在源源不断地集结中。
这一仗终于胜了。
京城内,洪武的末日。
京城内,洪武被愤怒的百姓和官员们杀得节节败退。
正仓皇逃跑的时候遇上了匆匆赶来的宇文岳,宇文岳便护着洪武后退边说到:“陛下,琅轩援兵已至,我们现在在这里没有胜算啊。”
洪武满脸狼狈,虽心有不甘,但不得不下令到“全员撤退,先至中州府。”
文华殿内,希望重燃。
沈清歌在星辉会和残留的龙影卫的保护下回到了文华殿。
文武百官也随之而至,劫后余生的喜悦与泪水交织在一起。
尤其是沈清歌的死而后生,让很多人痛哭流涕。
沈清歌对大家说:“众位卿家,朕知道你们受苦了,现在还不是我们应该庆祝胜利的时候。这一次我们必须把洪武彻底击败,才能防止以后他再次侵略。”
正在此刻,传令兵急匆匆地进来报告:“太后的援兵澜月国的五万大军已至燕云郡。”
沈清歌的眼睛一亮,随即下令:“星汉军队与琅轩国的部队在前端追击,澜月国部队后方进攻,对大燕部队形成夹击。”
燕云郡内,战火纷飞。
燕云郡内,洪武的部队节节败退,士气低落。
洪武见这次已无望再夺星汉政权,只能下令:“全员退回大燕。”带着不足一半的兵力,退回到了大燕的边境。”
可是,等待他的不是他的王权,而是另外一支大燕的二十万大军。
大军前,自己的侄儿洪睿辰正站在队伍前面。
看见洪武过来,他手中长剑一指,愤恨地说到:“洪武,你这个狼子野心的人,枉我父亲那般待你,你却恩将仇报,陷他于死地,今天,我定要报这杀父之仇。”
说罢,从队伍中牵出一人,只见那人蓬头垢面,跪在洪睿辰的马前,颤颤巍巍的喊道:“安国王,谢太后已死,你们之前做的事陛下都知道了。”
洪武的末路,大燕的变局。
洪武心中一凉,没成想自己一心夺取星汉的政权,而自己苦心经营的大燕的王权却在这期间丢掉了。
他发狂地喊道:“洪泽宇,你这个无知小儿,谢太后是你的亲娘,你怎可以动了歹心将她杀死。”
大燕宝元皇帝面如寒霜,他咬牙切齿地说到:“如果不是你这个人面兽心的东西祸乱朝纲,她如何能羞愧自尽,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燕云郡边,战云密布。
洪武站在两军对峙的前线,目光在宝元皇帝身后的大军和自己身后不足七万的兵力之间徘徊。
他突然定住了,心中涌起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绝望。
如果今日大燕的队伍打起来,只能是两败俱伤的局面,而大燕也可能就此衰败下去。
这是他洪家的基业,不能亡在他的手上。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宝元的母后,谢太后,那是他的初恋,却因为父皇的一个决定,就嫁给了他的皇兄洪文。
而他只是因为不是嫡子,在错失了王位后还要把心爱的女人拱手让人。
但是那又怎么样,最后大燕的皇位上坐着的不还是他洪武的儿子,只是这个秘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了,他要带走了。
他翻身下马,不带一人,朝宝元的队伍走过去,宇文岳在后面高声大喊,他充耳不闻。
行至队伍中间,他跪在地上。双手捧着随身携带的那把宝刀,对着宝元皇帝道:“陛下,所有事情都是我一个人的错,你母后是被我逼迫而为之的,厚葬你的母后吧,今日,我在这里以死谢罪,你不要学你父皇的懦弱,你要记住,想要坐稳龙椅,一定要学会心狠。”
宝元皇帝看着眼前这个曾经权势滔天的叔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洪武的话语中带着一种决绝和悔恨,但更多的是对自己野心的执着和对权力的渴望。
宝元皇帝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他知道,这个男人的死或许能平息一些民怨,但同样也会让大燕陷入更深的内乱。
洪武的手拿宝刀划向自己的颈部,霎时,鲜血喷涌而出。他的身体缓缓倒地,眼睛直直地看向天空,嘴里含糊不清的说着:“报应、报应啊。”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终消失在了风中。
在灵谷皇宫的宏伟大殿之中,萧云飞怀着迫切的心情,向皇帝端木元祯陈词:“陛下,星汉王朝目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大宛国集结了浩荡五万大军,正觊觎我方边关,意图发动侵略。灵谷与星汉两国历来交好,民心相通,国运相连。值此危难之际,恳请陛下借予精兵,共御外敌,护卫两国安宁。”
端木元祯神色凝重,手捋长髯,缓缓而言:“萧将军,灵谷国虽小,但深知唇亡则齿寒之理。然而,我国兵微将寡,资源有限,实难与强敌抗衡。今日若倾力相助,恐将自曝短板,他日若大宛转而攻我,灵谷将难以为继。此事关系重大,需深思熟虑,不宜草率决定。”
萧云飞心急如焚,仍欲再争,然端木元祯已决意退朝,令侍卫宣布朝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