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德也跟着吃了一些小吃,他平心而论,那些东西是真的好吃。尤其是锅包肉和酸菜白肉粉条,把他都吃美了。如果不是工作需求,他甚至还想要再来点。而今天晚上的重头戏其实不是吃,而是中国人搞得这个音乐会。一场免费的,在露天的音乐会。
这对于晚上没多少娱乐活动的现在人来说,免费的音乐会就是最好的一个吸引噱头了。更何况这边还有小吃可以买着吃呢。今天东柏林的警察注定忙死了。
因为东西柏林两方加起来有两三万人聚集在这个并不是特别大的广场上。这是一场为中国百货商超开业预热的活动,同时也是一场面对西方的宣传。
这场音乐会其实是一场临时起意,因为小吃节的火爆,让张天浩意识到这将是一场绝佳的机会。在宣传中,张天浩有一个宏大的愿望。
那就是当全部的市场上去后,就把空间里的歌曲全部给复印出来,在建设一个随身听工厂,让全世界戴上中国生产的随身听,播放着中国的流行乐。而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从现在开始。
就在后台,二十二岁的胡梅花大口大口的深呼吸。她有些紧张,不仅仅是她,还有她旁边的乐队成员们都有些紧张。虽然已经彩排过很多次了,但是大家依旧是觉得有些激动。因为这是他们「红色乐队」的首秀,而且是直接在外国开唱。「红色乐队」是张天浩培养的一众文化输出队伍中的一支。
也是轧钢厂钢铁学院音乐系第一次接受这麽大的舞台。
文化输出和意识形态对抗的方式有很多种,流行乐和摇滚乐无疑是最好用的方式之一。
苏联现在的艺术形式不是说不好,而是有些过于高大上了。
张天浩始终觉得,老百姓还是要接地气的东西比较多。歌曲和舞蹈,还是朗朗上口,容易学习最好。这方面,张天浩觉得需要彻底抛开旧社会的演艺圈体系和加入了后世的流行和摇滚,打破了国内音乐的规矩。因为那个体系很混乱,自己就算是梳理了一遍,其中乱七八糟的事情依旧很多。
所以张天浩干脆另起炉灶,培养自己的演员、歌手等等。在他知道自己帮忙解决还款后会有一段时间的从新制定规矩,在2年前就在厂里成立了文工团。当初的李怀德就是把手伸进了文工团才被举报入狱。
他们不是明星,演员和歌手是他们的职业,他们需要充分的掌握自己的职业技能而不是凹人设。在一众培养的年轻人才中,胡梅花是表现尤为突出的一个。
因为她熟练掌握俄语德语,原本是小商品研究所组长的备选人才的。但是因为天性太爱玩了,所以在最后阶段她被筛选掉了。
因为政审人员认为她太爱玩了,心性不定,不适合去研究所工作。不过她的资料张天浩也看了,胡梅花确实不适合在基地工作。但是她有她的舞台,尤其是她除了掌握双语外,外形条件也不错,还喜欢唱歌跳舞。既然如此,张天浩也不浪费她的特长了。去吧,接受培训成为新中国对外文化输出的一支生力军吧!而红色乐队,今天将打响他们的第一场战役。乐队里除了胡梅花外,还有吉他手、鼓手、风琴手等等。
这些乐手基本上都是从文工团抽调的骨干,或者是从上海从前的夜总会里经过改造的老乐手。而在英国的商店里二楼,走到二楼入口呢,就被各种香味充斥满了鼻腔。因为在二楼,是中国的副食品展览区。几十种不同的罐头食品,十几种方便面,还有各种袋装小吃、汽水等等东西罗列其中。这里提供少量试吃和购买,但不提供大量购买。如果是百货商店的采购员或者大宗批发商,那么请找中方人员详谈。德鲁和威廉自然不会是购买大宗货品的人。但是他们一上来就被二楼售卖的罐头食品给震住了。
他们分明看见一个英国商人正在卖红烧肘子罐头的摊位上用英语说着:“你们这种罐头有多少?能不能运到英国?如果运不到英国的话,运到东德多少钱。”
“还有,除了红烧肘子,你们的红焖牛肉,还有这咖喱牛肉罐头多少钱?能发多少货?我想要一次性每样购买十万罐!”
英国人要买各种罐头食品。这倒是一点都不稀奇。你和一个英国朋友说:英国没有好吃的东西。你的英国朋友会驳斥你:谁说的,英国有很多好吃的。
有各种布丁,有鱼料理有土豆料理,还有各种豆子、甜点、羊肉和牛排和英国乡村料理等等。你:那你请好朋友吃正式的饭,一般吃什么呢?你们的国宴又是吃什么呢?
英国朋友:法餐。
你和你的英国朋友好吧,不管英国人怎么嘴硬,怎么说大英帝国如何如何。
但是他们的嘴很诚实,英国的国宴是法餐。
在后世,伦敦街头最好吃的餐厅是卖印度菜和法国菜的,偶尔还有一些土耳其菜和中国菜。
英国乡村料理?请开在城乡结合部!
能够在伦敦这种食品一级战区活下来的英国菜只有一种:炸鱼薯条。
很多时候它能活下来倒不是说它有多好吃(炸鱼和薯条想难吃也很难),主要是因为这玩意儿便宜而且快。
英国人喜欢吃炸鱼薯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了。要说好吃的,英国未必有很多。但是要说黑暗料理,那英国就不少了,仰望星空这种让人san值狂掉的东西就不说了。
说一些正经的英国乡村美食,英国羊肚包(正式名:哈吉斯)。
用羊肚包羊血料理羊肉的一道菜。这道菜有多好吃不好说,但腥味绝对是够的,未吃先吐,指的就是这玩意儿了。
诸如此类的还有带着头一起做的鳗鱼冬,混合大量羊油的白布丁等等。
英国菜是真的一言难尽,像后世某个着名的英国厨师号称米其林星星最多的男人。虽然他是英国人但他学的依旧是法餐。英国菜的匮乏和英国料理的糟糕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但这并不是现在所需要讨论的重点。
重点是,这位英国商人对现场罐头的痴迷。因为这一次中国拿来参加展览的罐头,基本上都是对欧洲口味进行了设计的。
其中中国菜的品类较少,一般都是一些红烧类的口味。
因为红烧口味是全世界人都比较容易接受的味道。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进行了改良的,符合欧洲人口味的罐头。
因为要知道,现在的罐头厂可是中苏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