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旨的内容大概是:若倪承礼有任何对荣朝不当之处,平阳王及其血脉可以立刻废掉倪承礼,令尹虞瑶的子嗣即刻即位,不论男女。若子嗣未丰,则由平阳王及其血脉掌政。”
说到这,尹虞瑶似想起了什么,叹道“帝后对平阳王很愧疚,于是才会这样安排。也是出于自己的内心,希望以后若是真的有这一天,平阳王能给倪承礼留条性命。”
晨萧不知道那荣朝先帝后是如何的,但只听尹虞瑶这么描述,脑海中都勾勒出了形象。
这对夫妻不是寻常的夫妻,但还是保持了初心,对倪承礼留有余地。
但就是这么一点慈父母心,造就了以后许多人的悲剧。
倪承礼放现代来看,就是彻头彻尾的黑心人,或许在他小时侯还能干预一下,不过可能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因为他对于外界的看法和与常人的看法是不同的。
他和帝后三观不合,无法如亲人般相处。
尹虞瑶接着说道“帝后给他如此安排,他是不知情的,但平阳王夫妇万万没想到,他的心有多狠。”
倪承礼在知道帝后有'嫌隙'后,就将重心放在了巩固地位上,即使他已经是唯一的皇子,以后板上钉钉的太子,但他并不放心。
他利用手里的小金库,在民间开了座时花楼,地段繁华,美人众多,很快就受到了官员们的青睐,他开始收集朝中官员们的信息,若是探查到有不良行为的,便会以此去要挟,伙同那些人一起打压平阳王。
彼时他年十三。
谁都不敢因年龄小瞧他,因为大多数官员都历经两代皇帝,自然知道先皇如何品行,稍加一对比,就知这大皇子像极了先皇。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弹劾,平阳王很快就查到了时花楼内幕,告知了帝后,但因帝后吩咐,他再有想法,也只得当缩头乌龟,带着一家人回边疆待着了。
倪承礼面对平阳王如此还是不满意,他要的,是平阳王没了爵位。
就这么相安无事地过了三年,倪承礼年十六,尹虞瑶刚及笄,皇帝身体抱恙,倪承礼被封为太子,二人立即完婚了。
倪承礼在他的成婚大典上,第一次见到了尹虞瑶的妹妹,尹玉婕。他的目光停留了很久,久到众宾客都察觉到了,而他自己却没注意到不妥。
还是平阳王皱着眉不悦,平阳王夫人委婉地提醒,倪承礼这才如梦初醒。
尹玉婕和尹玉璘当时才十岁,两人没有看出父母对倪承礼真正的看法,只以为父母很满意倪承礼,但他们对倪承礼极为不喜。
自然就是因为这道长久的注视,还有他对尹虞瑶冷漠的神情,丝毫看不出他们之间像外界传闻的那样,有什么感情。
若是只这样,平阳王夫妇在女儿的安慰下,都尚且能接受,相敬如宾貌合神离的帝后并不少见,只是苦了尹虞瑶,往后还要在宫中熬上几十年。
但倪承礼对尹虞瑶,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冷漠无情。
按荣朝礼数,只要是新婚夫妇,婚后三天都要归宁参加回门宴。
那天平阳王夫妇早早准备好了,等待多时后,却只等到了一句'太子妃身体不适,太子陪伴在侧,恐不能参加回门宴,望平阳王及平阳王夫人海涵'。
但尹虞瑶一日前还给他们传了信,言语中都是对即将见到家人的喜悦。
即使知道倪承礼在撒谎,他们也拿他无法,面对帝后的示弱求情,心软的平阳王一家没有再纠结回门之事,只在京城又滞留了半月有余,都未见到尹虞瑶一面。
平阳王因边疆战事,不能久居京城,只好带着一家人回边疆驻守,同时留意着京城的动静,暗地里安排了人手监视太子府。
连着小半年,尹虞瑶都没有出过太子府,连信件都没有一封,他们很明白,尹虞瑶这是被倪承礼变相地禁足在了太子府。
面对帝后的一再心软求情,平阳王夫妇不再被打动,而是再安排了人手监视时花楼,还有皇宫。
这一切,皇室三人都没有察觉。
见不到尹虞瑶的这三年,尹家人都很想念她,担心她,但骨子里那不能造反的心还是很坚定,加之皇帝和平阳王之前的感情深厚,他们没有选择强硬地对抗皇权。
只是在手下探查得到一个消息后,尹家人才是真真切切地怒了。
尹虞瑶想起倪承礼的恶心之处,唾弃道“在倪承礼和原身成婚三年内,倪承礼一直有在给原身下药,才会导致她不孕。原身发现了,但她无法与外界联系,所以尹家人没有第一时间知道此事,还是倪承礼在向帝后求娶宇文璃后,尹家人才探查到内幕的。”
世人皆知太子与太子妃感情甚笃,而宇文小姐与杨家公子关系匪浅。
但这赐婚圣旨一出,众人一瞬间脑补了四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就在此时,更为重磅的赐婚圣旨来了,帝后封宁辞为太子侧妃,与宇文璃同时入府。
宁辞的名号京城百姓都知道,宇文璃的身份也不轻,太子倪承礼还未及弱冠之年,便受如此齐人之福,令有的男子感到艳羡不已。
倪承礼一下就这些男子被捧到了高位。
如此,提起太子之时,大部分男子第一时间想起的,不是太子疑似拆散了一对有情人,也不是太子同时求娶两位女子,而是太子顶着压力,坐享三位美人,真是男子中的典范......
熙熙听到这,冷不丁地评论了一句“倪承礼的洗脑包下多了,他们都没脑子了。”
晨萧赞同地点点头,同时又有些疑惑“倪承礼不想原尹虞瑶有他的血脉,干脆一绝后患,再找个身份高贵的女子给他传宗接代,但为何他会盯上宇文璃和宁辞?”
突然想到了什么,再度猜测道“宇文璃身份合适不说,有心上人这一点,就满足了倪承礼的病态,他最喜欢有情人终成陌路人,于是宇文璃极为满足了他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