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翔,字子振,他的籍贯是同州冯翊,乃唐朝神龙年间平阳王晖的后裔。敬翔的家族在历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他的曾祖敬琬曾担任过绥州刺史,祖父敬忻则在同州担任过掾职,而父亲敬衮更是集州刺史,一门三代皆为官,可谓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敬翔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对书籍有着无比的热爱,尤其擅长写作公文,文笔流畅,应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仿佛天生就是为了文字而生。
然而,尽管才华横溢,敬翔的仕途却并非一帆风顺。在乾符年间(公元874年至879年),他满怀信心地参加了进士考试,希望能够一举高中,步入仕途。然而,命运似乎对他开了个玩笑,他并未能考中。这次失败对敬翔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选择继续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时光荏苒,转眼间,黄巢之乱爆发,叛军势如破竹,攻占了长安。在这场浩劫中,敬翔被迫向东逃出潼关,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这段经历对敬翔来说无疑是艰难的,但他却从中看到了新的希望。在流亡的过程中,他听说太祖正在镇守大梁,心中便萌生了投靠之意。
恰在此时,敬翔遇到了一个名叫王发的观察支使,此人恰好是他的同乡。他乡遇故知,敬翔自然倍感亲切,便决定去投靠王发。王发念及旧情,以老朋友的身份热情地接待了敬翔,然而,由于时局动荡,王发一时之间并未找到合适的机会推荐敬翔。敬翔在王发处等待了许久,处境日益困窘,但他并未因此放弃,而是开始为别人撰写书信和名片,以此维持生计。
敬翔的文笔本就出众,他撰写的书信和名片中往往包含有警策的句子,这些作品很快便在军中流传开来。太祖朱温虽然起初不识字,但他却喜欢简单直白的文字,认为这样的文字才能真正传达出信息的核心。当他听说敬翔的作品后,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王发说:“我听说你家乡有个有才的人,何不让他一起来呢?”王发闻言,便将敬翔引荐给了太祖。
太祖与敬翔见面后,对他的应答和才华大为赞赏,认为他正是自己需要的人才。于是,敬翔立即被补任为右职,经常跟随军队出征。然而,敬翔并不喜欢武职,他更倾向于文职工作。太祖了解了他的想法后,便任命他为馆驿巡官,专门负责掌管公文和奏章。这份工作对敬翔来说可谓是如鱼得水,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在太祖与蔡州叛贼对抗的多年里,敬翔始终陪伴在太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每当战斗在城门之外激烈进行时,敬翔总是能够冷静地分析形势,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太祖对敬翔的才智和忠诚深感欣慰,他遗憾自己太晚才得到这样的人才。因此,无论是军事谋略还是政治事务,太祖都一律咨询敬翔的意见,对他的信任与日俱增。
在蔡州叛贼被平定后,敬翔的功绩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他被奏请授予太子中允的官职,并赐予绯色的官服。这是对他才华和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仕途的期许。随后,敬翔跟随太祖平定兖州、郓州,改任检校水部郎中。他的官职不断升迁,地位也日益显赫。
当太祖兼任淮南节度使时,他又任命敬翔为扬府左司马,并赐予金紫色的官服。这时的敬翔已经不再是那个流离失所、困窘不堪的落魄文人,而是成为了朝廷重臣,享受着无上的荣耀和尊重。在乾宁年间(大约公元894年至898年),他又改任光禄少卿并继续担任原职,他的仕途似乎一帆风顺,前途无量。
在天复年间(公元901年至904年),他被授予检校礼部尚书的官职,并遥领苏州刺史。这份荣誉对他来说既是肯定也是鞭策,他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后来,唐昭宗从岐下回到长安,登上延喜楼,召见敬翔和李振上楼慰问。这是一次难得的荣誉,也是敬翔仕途中的又一高峰。在这次召见中,敬翔被授予检校右仆射、太府卿的官职,并被赐予“迎銮协赞功臣”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