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信息不发达,袁文杰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才给家里打一个电话报一声平安。
到秋天的时候,老家二妹妹来信,说豆豆考上了本省最好的一所大学。
前世,豆豆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因为非常时期,也没有高考,大多数人都不重视教育,豆豆自然也就早早辍学在家里务农了。
这一世,苏谨茹重视孩子的发展,一直督促妹妹让孩子一定要去上学。
所以在许多同龄人都退学回家帮家里挣工分的时候,豆豆依然还在上学。
他运气也挺好的,高中毕业之前一年,恢复高考,所以他一发力,就考上了大学。
虽然说他考上的只是省内大学,那也是很不错了,那时候的大学生挺吃香的。
苏谨茹听到这个好消息自然很高兴,她邮寄了三百块钱回去,表示祝贺。
豆豆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了南阳县的县政府工作,他有金贵的照拂,自己也有实力,工作能力强,又赶上了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他在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后来当到了县长。
当然这是后话了。
临近春节的时候,二妹妹打电话来告诉苏谨茹,二妹家的二丫要结婚了。
苏谨茹告诉妹妹,她不回去参加二丫的婚礼了。
安欣虽然是在校大学生,但是因为她参加了几次活动,表现突出,被广播电台邀请她去做兼职。
所以周末和节假日,安欣更忙。
苏谨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转几趟车不方便。
更重要的是,她得守在家里,万一袁文杰打电话回来,她接不到电话呢?
她不想错失任何一次袁文杰打电话回来的机会。
他在前线打仗,那么辛苦,流血流汗,好不容易打一次电话回来,就是想听听家里亲人的声音。
这样的电话,对苏谨茹,是深深地慰藉。对袁文杰来说,是亲人的温暖,是力量,是抚慰。
所以苏谨茹没有回去参加二丫的婚礼。
苏谨茹依然每天种药材,收药材,卖药材,攒钱。
她打算买够四个四合院,四个孩子,每个孩子留给一个四合院。
他们现在住的这个四合院,是袁文杰的父母之前住的房子。
苏谨茹打算把这个四合院作为袁家留下来的祖屋传给若晨。
其他三个孩子,重新买了给他们。
而且现在政策越来越好,开始办理房产证,房子作为私有财产,得到了合法权益。
所以苏谨茹一直在打听有谁家出售四合院。
经过多方打听,苏谨茹终于打听到有一户人家要出售四合院。
经过拉锯式的讨价还价,苏谨茹最终以三万块钱的价格买到了京城的第二套四合院。
这套四合院,大小和房屋结构与他们现在住的这个四合院一样。
但是里面的墙面门窗之类的保存得很好。
而且,原来的房主还留下来许多家具,这些家具都是名贵的楠木制作的。
所以这个房子虽然比之前那个贵了四千块钱,但是苏谨茹感觉捡到宝了。
安欣上了大学以后,她苦练普通话,普通话越来越标准,再加上她的声音甜美,去广播电台兼职以后,许多人喜欢她的声音,赢得了许多听众的好评,广播电台提前邀请安欣毕业以后去他们那里上班。
安欣也特别喜欢这个行业,答应毕业以后就去广播电台去工作。
安欣还抽空回来督促弟弟妹妹学习,给他们布置作业,两个孩子对姐姐言听计从。
就算是姐姐一个星期不回来一次,他们也会认真执行姐姐布置的任务。
比如几天之内背多少诗,看完什么书。
有一次,安欣回来高兴的对苏谨茹说:“妈妈,我给若晨请了一个国内目前最厉害的老师,教若晨画画。”
“若晨画画有天赋,如果能够得到名师指点,他的画画水平肯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苏谨茹:“真的吗?他真的有这方面的天赋?我天天看他画画,但是我对画画不懂,不知道他画的画好到哪里。”
安欣:“我之前也不懂,但是在穹州岛当老师的时候,跟一位美院毕业出来的老师学习了一些关于画作艺术鉴赏的知识。”
那位老师,苏谨茹自然是知道的,那是一个战士的妻子,她是一个有名的美院的老师,为了躲避不必要的麻烦,愿意随军跟丈夫来到穹州岛,当一个小学的美术老师。
苏谨茹道:“不管若晨是不是有天赋,他喜欢画画,咱们就支持他,有老师指点,自然是好的,你把老师请来家里教若晨,我可以按一堂课多少钱付给老师。”
安欣:“我已经跟秦老师谈妥了,每个周日下午,秦老师来家里给若晨上一个小时的课,我给他一个月十五块钱。”
“十五块钱,会不会少了点?”
“妈,十五块钱不少了,我一个星期录制两个小时的录音,一个月就只有十五块钱。”
“好吧!只要秦老师答应就行,十五块钱,我付。”
“安欣,你说若晨在画画方面有天赋,我可以支持他在这方面发展,那若曦呢?她有什么特长?”
“若曦的特长就是文字表达能力很强,可能是她从小喜欢看书的原因吧!而且她的想象力很丰富,语感语境很敏锐。”
“你的意思是说,若曦以后有当作家的潜能?”
“是啊!她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对文字的驾驭能力,都是一个作家的必备能力。”
“那得怎么培养,让她把她的优势发挥出来!安欣,你认识的人多,你帮若曦也请一个老师来指点一下。”
“妈,若曦不需要请老师来教,创作能力不是仅靠一个老师就可以教会的,这种能力只能靠自己大量的阅读书籍,古人有一句话说的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苏谨茹点头,“你的意思就是,多创造一些条件让她多看一些故事书,可是现在故事书很少。”
安欣突然像是想起什么。
“我都差一点忘记了,罗兴国就是学习历史的,他可是有许多历史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