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小半年过去,翻过了年,很快就到了三月。
三月的大事便是柔淑公主与和敬公主下嫁。虽柔淑公主年长辈分又高,可到底只是个和硕公主,又是嫁在京中。因此,皇上不欲叫她抢了和敬的风头,便以和敬为固伦公主又是和亲蒙古科尔沁为由,让她先行出嫁。
固伦公主和亲蒙古,自然声势浩大,可谓是京城上下皆为其庆贺,就连百姓也对和敬赞叹有加。只叹她是为了大清的稳固,边疆的安稳,以嫡公主之尊牺牲自己下嫁蒙古。
和敬乃是乾隆朝第一个和亲蒙古的公主,又是皇上唯一的嫡公主,一时之间京中无数文人墨客为其作诗歌颂其功德。
皇上龙颜大悦,便命和亲王收集这些诗词整理成册,重新抄录,存于文渊阁,并赐予六宫,命各宫嫔妃牢记其功。
此事皇后乐见其成,可太后气的差点咬碎了一口银牙。毕竟有珠玉在前,谁还能瞧见她的恒媞。
果然柔淑公主恒媞就在这样的盛景之下低调甚至是无声无息的嫁进了索绰罗府。
太后因此事又病了一场,皇后便只得带领后宫高位嫔妃轮流为太后侍疾。
不过两日,太后便以喜爱皇后为由,叫她常常来慈宁宫陪伴。而后慈宁宫又传出消息,皇后孝顺又恭敬,为太后侍疾亲力亲为,事事以太后喜好为先,太后感动,便将先皇赏赐的一柄玉如意赏给了皇后。
舒窈撇撇嘴,太后这招虽不高明,可对付皇后着实有用,皇后注重名声,太后明着将她捧的高高的,皇后便是在慈宁宫累死,也无法说出一个“不”字。
太后这一病就是一个月,就连宫权也被太后做主分给了两位贵妃代理。
皇后气了个仰倒,却也无可奈何,大清以孝治天下,作为一国之母的皇后,决不能传出不孝的名声。
就在皇后打落银牙往肚子吞的时候,前朝都察院左都御史乌拉那拉氏盛安,上了一道折子。
他弹劾理藩院侍郎索绰罗.宗正为官不正,为夫不诚,为父不慈,为尚公主隐瞒家中早已纳有良妾之事,伙同其母索绰罗福晋绞杀良妾累及其腹中胎儿,并抛尸乱葬岗,被衙役查明后又私合人命,贿赂朝廷命官。
这乌拉那拉.盛安虽与娴贵妃同姓,可血脉离的实在太远,此人为人耿直,可以说是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因此,舒窈命人将此事捅到他面前之后,盛安果然气愤不已。
此事一出满朝哗然,为了皇家颜面,皇上有心压下来,却不曾想此事早已在民间闹了起来,更有读书人联名上书要求严查此事,给那可怜的女子雪冤。
皇上震怒,便立刻将宗正下狱,又命九门提督严查此事。
当日,宗正前脚被下狱,后脚恒媞便递牌子哭着进了宫求太后为宗正求情。
太后哪里还顾得上为难皇后,立刻就病愈了,她马上就换了大装带着恒媞来了养心殿。
可此时皇上正在气头上,虽见了太后却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由,又将二人请回了慈宁宫。
二人臊眉耷眼的被撵出御书房,一出来便瞧见舒窈站在门口正似笑非笑的瞧着她们。
如今,太后一见舒窈就心里发虚,哪里还愿意和她多说话,可恒媞瞧着她脸上的笑意瞬间便反应了过来。
“是你!是你从中作梗!是你要毁了我的姻缘!寿宁……”
舒窈却一挑眉瞧着二人也不说话,太后自觉丢脸,也不管恒媞便快步离开了养心殿。
见太后走了,舒窈才扶着碧霄的手走近了恒媞,她盯着恒媞的眼睛戏谑说道,“你以为我会那么大度,你骂了我的额驸,我便不声不息的忍下了?
恒媞,你额驸此番劫难你可怪不得我,谁叫他有一位心狠手辣的好额娘呢!
怪就怪他有了爱妾还攀附权贵尚公主,怪他轻信了他额娘将有孕的爱妾送去庄子上,怪他妄图坐享齐人之福,怪他欺瞒皇家将皇室的脸面踩在地上。
我的恒媞妹妹,我要是你,可不会四处蹦哒妄图替那恶心的男人求情,下一个额驸你最好擦亮眼睛,别做下错事,再让人抓住把柄。
还有,日后见了我的额驸你最好恭敬些,不然我有的是法子让你青灯古佛一辈子。”
恒媞脸色瞬间惨白,她捂着胸口后退了一步,轻颤着说道,“我,我要去告诉皇额娘,告诉皇兄。”
舒窈却捏着帕子掩唇轻笑,“去吧,你如今也大了,作为皇家的公主,总不能一直这么蠢,也该知道知道,什么叫高低贵贱!”
恒媞到底是怕了,她扶着宫婢踉踉跄跄的跑了,舒窈瞧着她的背影笑的欢快。
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味道,一股混合着海棠香的甘松香味将她细密的包裹,“窈窈,你收拾那宗正竟是为了我?!”
舒窈转身抱住进忠的腰,仰起头一个吻便落在了他的下巴上。“谁叫恒媞骂你,我要让她痛痛快快的过了下半辈子,那就枉费你我之间的情意了!”
宗正良妾被杀一尸两命一案,闹到最后,到底是索绰罗老福晋扛下了所有。
她将所有的罪责一力揽下,只为了叫自己的儿子脱罪。舒窈本就没想赶尽杀绝,她可没那么好心,弄死宗正再让恒媞找个好人家,他们俩必须锁死,这辈子就滚在烂泥里过去吧!
因此,就在恒媞在太后的劝慰下已经决定了要放弃宗正的时候,皇上一道圣旨饶了宗正的性命。
但是在皇上眼里,他的良妾有孕惨死,作为一家之主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如今他叫额娘顶罪那便是大不孝,但为了恒媞,他又不得不放了宗正,那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不能重用的。
而且将他放在京城,便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皇上,他手下的臣子有一个不忠不孝之徒,皇上自认为是个明君,他怎么会继续将他放在眼皮子底下碍眼。
因此宗正便迎来了一纸调令,被派去了贵州任职水师提督。
这就很尴尬了,贵州既没有海也不靠长江,那里根本就没有水军。
如今,全大清的水师提督有3人,分别管着福建、广东、长江;还有3人兼管水陆之提督,分别在江南、湖南、浙江。
只因贵州东毗湖南省,因此宗正这贵州水师提督归湖南的提督管。说白了就是人家用他,就一纸调令调他去,不用他,那他就在贵州新建的水师提督府里待着。
关键是人家湖南的水陆提督又不傻,宗正好歹也是和硕公主额驸,要是真把他调过去用,那不是给自己找了个活爹?就凭这个,宗正这辈子都是坐冷板凳的命!
贵州可是乾隆朝最穷的地方之一,每年不伸手管朝廷要钱就不错了,能有钱给宗正好好建一座水师提督府吗?
所以当索绰罗宗正带着福晋恒媞公主抵达贵州时,只能看着一座半新不旧的三进宅子欲哭无泪。
此时恒媞无比后悔,她当初干嘛要那么嘴欠去骂寿宁的额驸,如今看来,她想在有生之年回到京城怕是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