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母见郑老五扭头出了院子,叹口气去了厨房。
看见肖玉英在洗菜,也走过去搭把手。
随即,像是不经意的开口。
“老五那孩子是养废了。”
“咱们老郑家,就出了她一个混不吝。”
“一个女孩子,成天到处乱跑,也不怕招了灾。”
本就不是很生气的肖玉英,听见郑母这么一说,就没控制住脸上的笑意。
“妈,没你说的这么严重。”
“不过,五妹妹确实要管一管了,要不然今后怎么嫁人?”
“咱们娘家养着她,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嫁了人,婆家那边就该有说法了。”
“这事,还要妈多操心,我是不好张口。”
向来,肖玉英就很看得清自己的身份。
她是郑家的大儿媳,也是一众弟弟妹妹们的长嫂。
老话说长嫂如母。
可亲妈都还在,她还真没必要管这些闲事。
听着语气,郑母知道是老大媳妇不生气了,才又笑着扯开了话题。
“你那工作挺好的,就好好干。”
“吴先生讲义气,给你介绍的老板,肯定也是和他一样的善心人。”
“咱们别的本事没有,但干好一份工作的能力,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
“等几个小的长大了,说不定都是你的小跟班。”
郑母说这些话的意思,实际上还是老思想。
即便是在首都城,老观念老传统老思想,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在她的潜意识里,只要是自家人的工作,都是可以传给后辈的。
就像郑家老大,原本也是没有工作的。
还是和肖玉英结了婚以后,经由郑父介绍和推荐,才有了现在的这份工作。
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工,虽然花费了好几年时间。
但掌握在手里的本事,却是实实在在的。
所以,在郑母看来,肖玉英现在的工作,以后铁定会传给孙子辈。
至于是传给孙子还是孙女,到时候,就全看肖玉英自己的想法。
显然,肖玉英也明白郑母的意思。
明白归明白,但她却没想解释什么。
老一辈的想法都是根深蒂固的,还真没必要跟他们硬碰硬。
现实会告诉他们,什么才是正确的。
所以,听郑母说完那些话以后,肖玉英就面不改色的接了话。
“妈,是你说的这个理。”
“再有,你和爸也上了年纪,就在家休息休息吧。”
“院子里就那点活计,干完了出门去遛遛弯也好,总忙着也不像话。”
“要让人家知道,儿子儿媳妇都上班赚工资,还要让长辈跟着操心,那不是让我和你儿子难做。”
肖玉英的说词,让郑母有点噎得慌。
“老大媳妇,你说的都是啥话。”
“我和你爸还年轻,能多干一点是一点。”
“真要是老的干不动了,你就是想让我们出门干活,那估计也是不成了。”
婆媳两人在厨房,一边忙一边聊,时间就过得很快。
晚饭上桌以后,全家人都围过来吃饭,才发现郑老五不在家。
向来和郑老五不对付的郑老三媳妇,就在这会儿幸灾乐祸的开了口。
“哎呦,吃闲饭的又不在家?”
“这可真是,我们在外面埋头苦干,就为了养活她一个吃闲饭的。”
“要我说,这家还是分了算了,免得生活在一起憋屈。”
“大嫂那么高的工资,养活我们算是情有可原,养活吃闲饭的算怎么回事?”
瞧瞧,郑老三媳妇也是个嘴上没把门的。
挤兑郑老五就完了,还能把自个儿也掺和进去,可见那脑袋瓜子不怎么好使。
听了这话,郑老三用胳膊肘,戳了戳他媳妇的胳膊。
“吃你的饭就对了,说那么多干啥?”
“是肉不好吃,还是大米饭不好吃?”
瞧瞧,这一桌子菜色,可都是家里不常见的。
不用想,也知道是大嫂买回来的。
在整个郑家,除了高工资的大嫂,别人可没有这样的手笔。
被郑老三这么一提醒,他媳妇也反应过来了,本能的就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除了这两人在吃饭期间折腾,别的人都是安安稳稳吃饭。
饭后,郑父叫了一家人开会。
“之前吃饭的时候,老三媳妇说的话也对。”
“咱们家人口越来越多,十几口人挤在一个院子里,也是有点不像样子。”
“既然都有这个想法,那咱们就分家,分了家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
艰难的做完决定,郑父拿起烟杆,‘吧嗒’‘吧嗒’的抽了几口。
随着烟叶子的燃烧,一股刺鼻的味道,开始在周围旋转飘散。
早已习惯了这股味道的郑家人,自然没有露出嫌弃的神色。
老话是咋说来的,被臭味熏久了,也就不觉得臭了。
郑父开口说话以后,郑母坐在另一边不说话。
旧时候,男性为尊的思想,也在她身上体现了出来。
但郑家其他人,却因为郑父的发言,一度没完没了的吵嚷了起来。
“爸,咱们家不要分家了吧?”
“现在这么过不是挺好的?”
“就是就是,大嫂工资那么高,住一起我们还能蹭点肉吃。”
“这要是分家了,咋还有脸过来蹭肉?”
“滚犊子,你们还要不要脸了?”
“咋的,大哥大嫂是欠你们的,把你们养大还不行,还要帮着养你们的儿子?”
“想的还怪美!”
一直注视着一切的郑父,听着家里人的吵吵嚷嚷,心里还有点不是滋味。
但没办法,不能再让底下几个小的,揪着老大不放了。
作为郑家的老大,老大和老大媳妇,为了减轻他们两个老的的负担,已经为这个家做的够多。
原本,他还找不到分家的借口。
这不,老三媳妇那张嘴,这次发挥的时机刚刚好。
要因为这个分了家,其他人只会认为是老三媳妇挑拨,就不会对老大两口子有意见。
作为老当家人,郑父算是看明白了。
他们老郑家,往后还得靠老大媳妇,就她是个有本事的人。
吵吵嚷嚷的声音结束以后,郑父才略显无奈的开了口。
“老三媳妇说的对,这个家确实该分了。”
“要是再生活下去,咱们一大家子之间的情分,就被磨损的不剩多少了。”
“往后还要来往,也不用闹到那个地步,这家今天是分定了。”
“谁要有意见,憋着!”
郑父话音刚落,郑家兄弟姐妹刀人的眼神,齐刷刷盯向了缩着脖子的郑老三媳妇。
始终没有开口的肖玉英两口子,对视的时候,彼此的眼神里都有暗藏的笑意划过。
早就该这样了!
分家的决定有了之后,郑父郑母置办的家当,也分给了郑家兄妹。
其中,大头是郑老大和肖玉英的。
剩余那些东西,才是其他人瓜分的。
但对于郑父的决定,尤其是分给郑老大最多东西,其他人丁点不愿意都没有。
就因为他们心知肚明,以后的郑家,出息人都在老大一家了。
这个时候不卖好,以后沾边的机会都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