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不知道你还带了免洗洗手液!”我抱怨道。
“你不是翻我包了吗?”
“但我没看到啊。”
“眼里只有吃的了呗。”
“哼!”我环视周围,“这儿有洗手间吗?”
“肯定有的。你先吃嘛,吃完了再说。”素素又翻出一包纸巾放在包上,“手可以先擦擦。”
唉!
看看,我又多了一个毛病。
不洗手就抓东西吃的毛病。
迟早有天得肚子疼。
但手已经被辣条的辣油覆盖了,只好擦了擦,另外再抓了面包,继续吃我的。
还能怎么办呢?
先找到洗手间洗干净手,再回来继续吃吗?
太麻烦。不是我的风格。
面包吃进肚子,辣条吃进肚子,水喝进肚子,又磕了些瓜子。
产生的垃圾,统统装进素素提前准备的垃圾袋里。
是的,素素就是这么完善!!
反正比某些机构运行得更完善。
歇息的差不多了,我们开始找洗手间。
果然不远处,就有一个。
洗手液、烘干机什么的都有。
这个设备倒是准备得齐全。
我们收拾完,素素看到前面有一个小湖泊,上面有些各式各样的可爱的游船,大概都是为小孩子准备的,然后指着那湖泊旁边的长椅问,“要不要在那边坐一会儿?”
“好啊。”
我正有些累了,也有点困了,想闭眼睛休息一会儿呢。
于是,我和素素走到那个湖边,在长椅上坐了下来。
我混沌地看着湖面上的小船飘来飘去,昏昏欲睡。
这个游乐园离市区有些距离,虽然人也挺多的,但中午的时候,大家都可能去哪里吃饭了,相对比市中心的人群,这里和公园也没什么区别。
挺宁静的。
你要是细听,偶尔还能听见某些昆虫或鸟类的叫声。
我在这样的声响里小睡了一会儿,就靠在那张长椅上,趿拉着脑袋。
醒来的时候,脑子清醒了很多,至少眼皮没那么重了。
我看了看身边,素素依然在。
她在看她的英文书。
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人的内容呢。
“睡着了?”素素问。
“嗯。”我眯着眼睛点了点头。
“好看吗?”我指素素的书。
“嗯。很好看。悬疑的。”
“我也喜欢看悬疑的。”
“那你应该会喜欢这本小说。”
“我看不懂英文的。”
“它有中文版的。”
“哦?叫什么名字?”
“丹·布朗的《地狱》。”
“丹·布朗?很有名吗?”
“嗯。他有好几部作品都拍成了电影,比如《达芬奇密码》。”
“哦!我知道《达芬奇密码》!高一的时候看过!”
“怎么样?觉得好看吗?”
“当然了!震惊了我的世界!!”
“哈哈哈!好的!”
这会儿我是彻底清醒了。
感兴趣的东西,总是能让人清醒。
就像上学的时候,总是有人在上课睡觉,我就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呢?
我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
因为我觉得课堂内容挺有趣,虽然有时候我也听得不是很明白,但,研究东西,把一个不是很明白的东西弄明白,我会觉得很快乐。
即使遇到我不太感兴趣的课堂内容,我也从来没有在课上睡觉过。
我上学时最叛逆的行为就是,上课老师讲他们的,我在底下看自己的。
经常是一些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
上了大学后,我才知道,一个图书馆,是可以那么大的。
我上的初中高中也都有图书室,但真的就跟它的名字一样,是个“室”,不是个“馆”。
书不多,基本都是经典文学之类的书籍,但也有好看的。
比如初中的时候,我就借过好些经典文学小说。
《复活》,《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飘》,《呼啸山庄》,《巴黎圣母院》……
很难想象,我那时候是怎么将这些外国名着读下去的。
要知道,我现在看书的时候,如果看到某个人的名字难念异常,还长的离谱,我一般都直接跳过,根本记不住那个名字。
只会在再次看到的时候想,哦,又是它。
那时候真的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对书的渴望,“如饥似渴”。
就是好像天然地觉得,这些文字,是可以“填饱”自己的。
直到今天,我才意识到,那时候的自己的确是“很饿”了,因为小学整整五年的时间(农村小学那时候只有五年),我所拥有的,不过是一本作文集,和一本三叔叔从某个泥泞的路上捡来的——《阿拉丁神灯》。
书籍,是我小时候所欠缺的东西之一。
我的小时候,欠缺了很多东西。
玩具、书籍、漂亮的衣服、关爱、平等地对待……
所以成年后参加工作了的自己,在觉察到自己有能力购买一些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无法控制地购买过很多东西。
然后在一两年后发现,这些东西,我平时都没怎么用过。
是我想要的,却无法适应的。
可能是这么多年来,都没有这些东西的陪伴,也可能是,人在工作了之后,大部分时间都不属于自己了。
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阶段会喜欢一些东西,那个阶段的时候 拥有了,便有时间玩耍,留下满足感。
而如果这个人在那个阶段喜欢了一些东西,却没能在那个阶段的时候 拥有,将来年纪大了的时候再买给自己,即使有时间玩耍,感觉也不一样了。
所以,人会随着时间变化,随着本身经历变化。
那些不曾珍惜的东西,到了意识到 并想要珍惜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此时非彼时。
物是人已非。
人与人之间也一样。
一旦错过了,当时没有抓住的,就过去了,就算能够重新再回来的,也不是当初的那种感觉了。
人是随着时间而流逝的。
因为人,总将是要走向那所有人都要走向的地方——那个所有人,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所有人,都将要走向的地方——死亡。
只不过不同的是,有些人能够死得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