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此话。
昌炎铭眼眸泛亮,问道:“景王殿下和齐王殿下都是这么想的?”
“那是自然!”
齐王附和道:“功是功过是过,功过若是能相抵,那还要规矩干什么?许闲他对秋闱考生如此之施恩,原本就是在拉拢考生,这有什么可辩解的?太子监国,非但不怪罪许闲,反而还要跟昌老祭酒,借用您的手打压权贵,扶持寒门,简直就是无耻!无耻至极!”
说着,他指向刚刚被搬进来的几个木箱,“这些是我和景王在凉州所得,全部赠予昌老,今后我们两兄弟跟昌老你就是一条战线上的人全力支持国子监。”
景王应声道:“齐王说的没错,国子监才是国学正统,昌老才是楚国大儒,你想接管那些穷酸书生,那是他们的福气!我和景王已经商量好了,我们去游说其他权贵,让他们将家中藏书全都拿出来,最好是将那些已经退隐的大儒也请出来,让他们在这两个月全力帮助国子监学子学习。”
“再怎么说,我们也不能绝对不能败给那些穷酸书生,不能让许闲那样的小人奸计得逞,我们得让世人知道,昌老才是正统。”
昌炎铭闻言,拱手道:“多谢两位王爷支持。”
虽然他们都知道,今日谈话乃是逢场作戏。
但他们的目标是相同的,所以各取所需没什么不好。
齐王淡淡道:“昌老不必客气。”
昌炎铭继续问道:“不过,两位王爷有没有什么需要老朽帮助的?”
景王忙道:“我们是这样想的,如果昌老能取胜,我们出资修建一座学院,将这些穷酸书生都聚集到一起,也算是为楚国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昌炎铭倒是并不惊奇,问道:“两位王爷是想让陛下知道,你们不但英勇善战,对楚国教育也非常关心?”
景王笑呵呵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景王和齐王并不是这个意思。
他们才懒得去管那些寒门学子的死活。
他们也并不是要资助这些寒门学子,而是将他们集中到一起好趁势打压。
苏禹有意拉拢寒门学子。
景王和齐王两人便反其道而行之拉拢权贵。
寒门学子和官宦子弟在科举之上,那是有着必然利益冲突的。
所以他们两人只要打压寒门学子,那就会赢得官宦的好感。
这就是景王和齐王的计划。
因为他们对国子监还是非常看好的。
他们就不相信,国子监这些学子还考不过那些穷酸书生。
听闻此话。
昌炎铭点点头,应声道:“两位王爷的话,老臣已经明白,这次国子监和永兴坊区之间的比试,老臣若是能胜,肯定会给两位王爷一部分管理者寒门学院的权利,到时候陛下肯定会对两位王爷刮目相看。”
景王笑呵呵道:“那我们一言为定。”
齐王和景王跟昌炎铭联手之后,便离开了书房。
昌炎铭看着他们两人离去的背影,眉梢微凝,并未多想。
因为景王和齐王的行为,符合他们两人的利益需求,没什么好怀疑的。
与此同时。
景王和齐王两人已经到了屋外。
“哼!”
景王冷哼道:“昌炎铭这个老狐狸还真是会逢场作戏,现如今这些大儒我看真是没什么水准,更不知道礼义廉耻为何物!”
齐王淡然一笑,“不过都是为了利益罢了,这世上哪有什么清正廉洁之人?无非就是你利用我,我利用你罢了。”
景王转头看向齐王,问道:“那你利用我什么了?”
“看你说的。”
齐王眉梢微扬,“我们两个可是同父同母,战场上并肩作战作战的好兄弟,我怎么会利用你呢?我们还是抓紧去办正事吧,这次我们能不能拉拢到更多权贵,就看这次秋闱的了。”
景王点点头,“走,现在就去。”
其实这次事件对于景王和齐王是好事。
因为他们只要坚定不移的站在国子监一方,那就会赢得北方权贵的好感。
毕竟谁不想让自己家孩子入朝为官,将来为家族争取到更大的话语权?
.......
接下来一段时间。
秋闱之争愈演愈烈。
这场斗争从最初许闲和昌炎铭的个人恩怨,上升到了国子监和永兴坊区学子,从国子监和永兴坊区学子,又上升到了太子和景王与齐王之争,最后上升到了寒门庶民与王权贵胄之争。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次上京城秋闱竟然热闹到了这般程度。
国子监学子和永兴坊区内的寒门学子,全都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努力。
这次上京城秋闱可谓是万众瞩目,含金量自然不必多说。
谁也不想在这次秋闱之中丢人。
况且寒门子弟和权贵子弟早有争论。
这次谁是英雄谁是狗熊就要见真章了。
不过许闲如今倒是成了闲人。
他已经将诸多事宜交给了叶宁由他全权负责。
现如今叶宁正结合自己毕生所学,以及许闲教授他的八股文技巧辅佐学子。
唐霄和赵福生两人为了许闲的面子,那真是拼命了。
他们两人头悬梁,锥刺股,势必要为许闲争取脸面。
这次不单单有昌炎铭,还有齐王和景王两人。
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许闲输。
与此同时。
永兴坊区。
图书馆课堂之外。
鲁国公赵毅和宋国公唐林两人,望着课堂内认真听课的赵福生和唐霄两人,皆是激动的眼眸湿润,抱头痛哭。
“祖宗保佑,祖宗显灵啊!赵福生这厮竟然肯好好读书了,真是祖坟冒青烟啊!!!”
“呜呜呜.......爹,娘,儿子没有给你们两人丢人,唐霄出息了,他如今正好好学习,想要考个举人,我们家虽然是国公府,但连个秀才都没出过,如果唐霄能考中举人,儿子上坟的时候多给你们烧些纸钱!”
当初唐霄和赵福生两人想要参加秋闱的时候。
赵毅和唐林根本就不信,他们还以为唐霄和赵福生是被踢坏了脑子。
他们两个国子监败类参加科举,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赵毅和唐林两人看到唐霄与赵福生真的在好好学习后,那是彻底信了。
他们感觉祖坟都冒青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