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周主薄如何在心里反对,这俩人被陆真留了下来,许光被安排去工坊上督造,而崔子建死活要当陆真的学生,周主薄冷笑一声,先给他开了个识字课,每日让他去给幼童上课。
而陆真,已经连续好几日去监督修路了。
几个村子之间是土路,能够容纳一辆马车通过,这一次修路,陆真直接修了个双车道的石子路。
中间先用夯土垒实,两侧用碎石块填平,部分路段用石板加固,有些弯路直接填平缩短路程。
修路最怕的还是遇上暴雨天气,一下雨就只能停摆。
所幸修路期间只下了两场雨,对进度没有什么影响。
陆真让郑前去负责督工,她和周主薄去了水坝,早两日杨金波来县衙,说是第一批鸭子差不多能出栏了,这可是大事,陆真决定去一趟。
经过这几场雨,水坝蓄水已经到了第四个闸口,站在堤坝上望去便看到一汪青色的水倒映着两侧起伏的山峦。
水面不时有鱼儿浮出透气,鸭子栖息在岸边,远处山林间还有几处新修建的房子,那大约是鸡舍。
“陆大人!周大人!”
杨金波带着草帽兴奋地走了过来,手里抓着一只肥硕的鸭子,那鸭子还在嘎嘎嘎叫唤。
“这鸭子得有六七斤,能出栏了。”陆真看着鸭子,口水已经在流了,酱鸭、焖鸭、卤鸭、盐焗鸭......
“这一批鸭子有多少?”
“不多,第一批嘛,没敢养多,这两边加起来约有五百只。”
陆真点点头,才五百只,都不够陇右府消耗,如今集市上一只活鸭大约三十文,这一批鸭子去赶集的话还要有人负责......
“大人,我和大树哥商量好了,这一批鸭子找乡亲来贩走,我们少赚一点,但要写上我们的招牌:永新水坝鸭。”
杨金波有些不好意思,大人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他们只需要往前走就好,养鸡养鸭养鱼他们都会,卖出去当然也得会。
消息一放出去,不少乡亲都对贩鸭子去卖有兴趣,他们将鸭子贩出去,还能去当地买一些棉花、苎麻之类的回来卖给工坊,一举两得。
陆真欣慰地看着杨金波,颇有一种孩子长大了的感觉。
看着眼前的鸭群,陆真忽然想到羽绒服羽绒被这些金贵玩意,不过处理羽绒需要洗涤剂,这里连肥皂都没有......
肥皂?
这个东西倒是可以试试造出来,既便宜又卫生。
还有杨金波说的永新招牌,工坊那边也可以考虑将永新造作为招牌了。
至于怎么做......崔子建见多识广,又能写会画,让他来想最合适。
回到县衙以后,陆真便让周主薄去给她找点石灰水和猪油来,周主薄不明所以,石灰水倒是有不难找,工坊那里就有,他去提了一桶回来,又去街口买了几斤猪油。
陆真没想到他效率这么快,让他将东西提去厨房,自己回房换衣服。
周主薄提着东西去厨房,胡厨子正在切菜,看到他左手一桶石灰水,右手提着猪油,还以为他来踢馆的,差点将他打了出去,周主薄解释了半天,胡厨子才将信将疑。
“大人要这些东西作甚?”
“我哪知道?”周主薄没好气地说道,陆真穿了身旧衣服过来了。
“都堵在这做甚?”
胡厨子和周主薄让出路来,陆真在厨房里看了一圈,发现没有合适的地方,厨房就两个灶,一个正在炖汤,另一个在蒸鸡。
得知陆真要开火后,胡厨子利索地在厨房外给她搭了一个,还贴心地生起了火。
陆真舀了几勺石灰水进锅里,又让赵利切了一块猪油丢进去,然后开始缓慢搅动。
水受热后开始翻腾,陆真的手都要酸了,周主薄上前来接过勺子接替她。
等水煮得差不多了,陆真让他将这锅不明物体倒入木匣中,放在院子里等干。
然后来时煮第二锅,石灰水不变,油比方才多了一成。
没办法,陆真忘了比例,只好靠实验来出真知了。
两人折腾了一下午,得到五份样本,陆真拿来毛笔都做了记号,接下来就要等这些样本完全冷却了。
晚饭过后,陆真的手开始发酸,反倒是周主薄还像个没事人一般。
陆真十分疑惑,没道理啊,周主薄和她一样是个懒宅,出门几乎都在一块,绝对没有偷偷锻炼,怎么他的手就不酸呢?
第二日傍晚,这几个匣子终于凉透了,陆真按照记录先将第一个倒扣在石桌上,底部有些柔软,看起来是水多了。
第二个偏硬,应该是水少了,第三个的油太多了,摸上去就不对劲。第四个倒是挺成功的,切开来里面也没有杂物,第五个也差不多,看来比例就在第四个和第五个之间。
陆真切了一小块肥皂去了厨房,胡厨子正在杀鸭,陆真上前摸了一把鸭油,胡厨子没好气地说道:“大人,这是生的鸭子,还没煮。”
“......我知道。”
“快用草灰洗洗手。”
陆真扬了扬手中的肥皂:“正好试试这个新玩意。”
胡厨子便看到她油腻的手在新玩意上搓了搓,泡沫便出现了,再用水一冲,竟然就不油腻了!
“神奇......”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陆真很满意这个效果,众人也都惊讶了,这可比草木灰有效多了,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普及。
陆真在心里算了一下成本,叹了口气:“这个东西造价有些偏贵,这么一点就得一百文,看来咱们得出差异化的商品来降低价格,才能让平民也用得起。”
所谓差异化商品就是针对高消费群体做更适合他们审美和习惯的东西。
比如说大户人家,总不能和平民一般用草木灰吧?
还可以加点中草药、花的汁液等等来提升一下商品溢价。
除此之外,还有包装溢价......
总之,大户们的这笔钱,她陆真赚定了!
于是,还在督造纺织工坊的许光又接了一项新任务,去赵村建一个新工坊,主要做日用品。
上了一天课的崔子建也来了新活,做永新县的招牌。
周主薄都有点同情崔子建了,来了快一个月,连大人面都没见过几回。
只能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