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气势冲冲的跑过来准备收拾掉朱元璋然后屯兵张士诚在以南击北,但是没想到,一到这里就懵了。}
{听说当时陈友谅气的大骂康茂才。}
{废话搁谁谁不气,老子明明占优势,答应给你高官厚禄,结果你宁愿帮一个不如我的,也不愿意投降我甚至还欺骗我?}
{陈友谅:王朝利马啊!王朝利马!密码的康茂才!}
{太好了,是武将,我们有救了。}
....
【因为中了诈降之计,陈友谅被朱元璋的伏兵攻击,直接大败。】
【朱元璋收太平,占领信州、安庆。】
【第二年八月攻下安庆,于是朱元璋率军直取陈友谅的老巢江州,陈友谅逃往武昌。】
【朱元璋攻克江西和湖北东南部。】
地图上象征着朱元璋的势力范围突然扩大,陈友谅则是龟缩起来。
【次年,在朱元璋营救小明王的时候,陈友谅认为反攻的时候到了。】
【率兵进攻洪都】
【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领将士坚守八十五天。】
【公元1363年七月,朱元璋统兵二十万,进发洪都,陈友谅获悉后,撤出围军,迎战朱元璋,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历史上着名的鄱阳湖水战开始了。】
......
{这个我看过影视剧,里面的陈友谅能给我笑死,最后逮住了老朱搞的假船。}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一直到这个时候,陈友谅的实力还是略强于朱元璋的,这一站本来他能赢的。}
{是的,但是陈友谅这个人最后时刻问题太大了,否则真有可能是陈汉一统。}
{不得不佩服老朱当时的魄力,这里面固然有命运的垂青,但是也有自己的实力。}
.....
【鄱阳湖水战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三日结束,进行了三十六天。】
【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
【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至此,天下少有能和朱元璋掰腕子的存在。】
【东边的张士诚,浙冬的方国珍全部都是宵小。】
【1367年张士诚死守平江,粮尽后,以老鼠、枯草为食;箭尽后,以屋瓦为弹,九月初八,朱元璋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则展开巷战相抵抗,失败被俘后,自缢而死。】
【1367年,朱元璋命汤和为征南将军,讨伐割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
【后命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进攻福建。】
【同年,方国珍投降。】
【至此,朱元璋一统南方!】
......
{陈友谅死的是真的有点倒霉,尤其是电视剧版本,能给我看笑出声来。}
{张士诚还算是有气节,宁死不降。}
{方国珍看得清局势,知道大势已去,天下无人能当朱元璋的锋芒了,最后病死也算是有了好结果。}
{老朱是真的出生艰难,早起猥琐发育,中期积累经济,后期一波平推啊(狗头)。}
{开局一个碗,放我我都直接重开了。}
......
西汉·高祖时期
刘邦看着天幕道:“南方...是一块好地方,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让南方的百姓多起来,好好发展发展。”
.....
西汉·武帝时期
此时的桑弘羊看着天幕便前来汇报。
“陛下,我等可以想办法充实南方之民啊。”
桑弘羊脑海里面灵光闪过。
“朕要的是钱!是支持朕南征北战,匡扶汉土的钱粮!”刘彻摆了摆手道:“如此行为耗时耗力,平白耽误钱粮,实为不智。”
“陛下,若是南方土地开垦,朝廷赋税增多自可获取钱粮,其次,百姓人口多了,将士才多,陛下南征北战自然不缺精兵良将。”
刘彻沉思还是觉得需要的时间太久了。
摆了摆手询问道:“需要多少时间?”
“太宗文皇帝当年募民实边,我等可以募民充南!少则三年多则五年一切将成!”
“况且陛下不是想下西洋吗?若是不开发南方,西洋之行没有更好的后勤补给啊!陛下您想一下那朱棣为何能下西洋?此事大有可为啊。”
刘彻陷入了思考之中。
.....
东汉·光武时期
刘秀皱着眉头道:“南方之地,地广人稀,不如实行政策以养南方之民,扩南方之土地。”
.....
诸多帝王都是以中原大地为重。
政治,经济中心都是北方的朝代此时将目光都看向了南方,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
.......
天幕上朱元璋的势力板块陡然变大,独有一种鲸吞天下之意。
其势已成!
【公元1367年,朱元璋命令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五万,北进中原!】
【朱元璋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朱元璋对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蒙元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天幕上出现了朱元璋的身影。
应天,紫金山上。
朱元璋一身龙袍,站在一个庞大的鼎前。
双手高举。
“臣朱元璋,叩告天穹,日月,山川,以及历代皇祖之陵寝:自宋运告终,天命真人于沙漠注入中原百余年,今运也终。”
“惟臣上x天运,下顺臣民,驱除年患,勘定南北枭雄。”
“于正月十四日!设祭于紫金山巅,昭告天地黄祗,立国大明!建元洪武!”
声音浩浩荡荡,从山巅开始响彻,仿佛要透过万千山河激荡在每个人的。
而周遭的大明官员此刻衣冠整齐地齐齐跪倒在地高呼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