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虹回了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准备上折子给隆庆帝。
他准备手把手的,教后金官员怎么享受,帮助后金这片土地上孕育腐败,激化奴隶同奴隶主的矛盾!!
同时必须拿着羊绒搞一搞文章,从国内这些钱没地方花的勋贵们手里赚点活动经费花花。
羊绒纺织的布料,保暖、轻便,美观还舒适,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两点:受制于时代生产力的原因,羊绒太少,原材料不足。
不过既然是奢侈品,原材料稀缺才对味嘛!
第二个缺点:容易缩水。巧了嘛不是?
这不正好符合勋贵老爷们高贵有别于百姓的身份??
薛虹在奏折中,将以管仲以商谋国之事为例子,例举了成功的可能性。
公元前 648年,齐鲁交战,着名的曹刿论战就是这个时候的。
管仲为了兵不血刃重创鲁国,下令国家的大臣贵族,必须全部穿鲁国的丝绸。
鲁国一看:果真吗义父??还有这大傻子!这不来钱了嘛!!
于是鲁国开始出现大量的百姓放弃农业,挤到纺织业来。如此一来,鲁国粮食大量减产。
这个时候,管仲突然宣布,禁止收购鲁国的丝织品,然后抬高国内粮食出口价格。
由于鲁国农业荒废,粮食不够吃,手工业也减员,短时间想拉起战争,对齐国发动战争根本不可能。
只能捏着鼻子去高价收购齐国的粮食,这样一来,鲁国的经济很快崩溃,只能向齐国上降书投降。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与国之间的商战。
薛虹然后又在奏折中说明了后金同大明的区别。
后金的制度是半奴隶半封建制度,生产力极其有限,所以不要说奢侈品,就连像样的吃食,都没有发展出来多少。
而大明这片土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奢侈品已经很多了,所以羊绒纺织品,最多只不过是贵族们众多玩物之一,不足以对大局造成任何影响。
可后金不一样啊!他们发展时间短,压根就没有什么奢侈品!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抵抗力了。
奢侈品一旦出现,必然会对后金贵族阶级造成极大冲击!
所以薛虹建议隆庆帝,大量、高价去收购北方的羊绒,然后再由隆庆帝出手赐予后金大量的奢侈品,先让后金学会享受。
这样就可以造成一个错觉:羊绒对于大明来说,是珍稀物资,依靠羊绒,就可以缓解粮食危机,换取大量的粮食,部落也不用再饿死。
而后金这个半奴隶制度的贵族,一但享受到了奢侈品带来的虚荣,必然会变本加厉的剥削底层的奴隶。
以前后金贵族是没得享受,所以过的也就那样。最多餐桌上比奴隶多了一斤羊肉,睡的帐篷不漏风了而已。
薛虹:你们享受的明白吗?来,别客气,哥手把手教你们怎么享受生活!!
奢侈品是滋养腐败的温床,是激化上下矛盾的利器!
又因为短时间内没了生存压力,自然也就没了对外扩张的动力。
内部矛盾得不到解决,而贵族们又被奢侈品激发了贪婪,剥削越发严重。
就在对方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和奢侈品,而马放南山,大肆扩大羊绒获取规模,甚至杀鸡取卵,冻死大量山羊时。
到了那时,只要薛虹愿意,掐断粮食的输入,并停止收购粮食,那就随时可以摧毁整个后金的稳定性!
不过这个过程,薛虹觉得持续的越久越好,这是可以作为杀手锏一击毙命的存在。
薛虹要复制的,不仅仅是管仲兵不血刃让敌国投降。
薛虹要的是彻底将后金的制度崩溃,从而收复后金的土地和人口,解决北方的边患!!!
而对于大明,羊绒的纺织,又可以从勋贵嘴里抠出来财富,用来充实国库。
这样一来,羊绒这东西对于后金,是遏制其发展的慢性毒药。
可对于大明而言,只不过是一个对勋贵手中财富再分配的工具。
毕竟这个年代百姓穷的吃饱饭都是问题,更不会分期贷款去买什么奢侈品。
所以这个智商税就是专门用来剥削贵族富商们的。
至于后金国主能不能看出来这是阴谋,那都不重要。
看出来了又能怎么样??
前苏联官员腐败的事情,上面的人不清楚吗?清楚又如何?谁能拦得住?或者说谁敢去拦着??
薛虹手中毛笔不停,银钩铁画,快速出了一份折子,然后唤来了马千户:“有劳千户,尽快将这份折子呈给陛下。”
马千户接过折子抱拳后转身便离去。
……
御书房内,隆庆帝看了看折子,第一个反应:这小伙子年纪轻轻,不是麻好淫呐!!
不过这不巧了吗?朕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人,为了大明的安稳,只能苦一苦后金百姓了。?(???)?
打商业战要保证在军事实力上强过对方的同时,还要在经济上做到绝对的碾压!
否则对方经济还没出现问题,就可能把自己玩崩了。
军事上来说,隆庆帝虽然认为九边重镇战斗力已经弱的可怜,但那也是对标整个北方草原来看的。
这个时期的后金,单独拎出来还真不够看的。
至于经济实力对比就更不用说了。
什么时候奴隶制社会,敢和封建社会比生产力,比经济了?
不是隆庆帝看不起树林子里那群野人,他大明两京十三省随便拎出来一个,经济能力也能干爆对方!!!
好啊!!景瑜不愧是朕的门生,这股聪明劲儿深得朕深传!!
林如海:那个……陛下……虹儿……
隆庆帝:啊,如海啊,你是对朕的说法有什么意见吗?(=^▽^=)
林如海:……(′-﹏-`;)
冷静下来的隆庆帝立刻召集心腹大臣,准备商讨一下事情的可行性,以及后续的诸多操作问题。
隆庆帝看了看桌子上的折子,沉吟片刻,将薛虹的功劳默默记下,然后开口:“端个火盆过来。”
两个小太监提着一个火盆就走了进来,隆庆帝将手里的折子直接扔了进去。
“到底年轻,不是谁都像朕一样开明的,过慧者弊,谋国者伤。
开弓第一次就有这样的本事。
你这把帝弓朕要定了!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正式开弓之时啊!”
谋国之名若是过早的传了出去,对薛虹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夏守忠看着火盆中的熊熊大火,以及在火中很快便成为灰烬的折子,在心里悄悄把薛虹的地位拔高了好几个档次。
“来人,拟旨。翰林院编修薛虹,因翻译番邦典籍,指正昔日书籍错误有功。升为翰林院修撰,赏银百两,绢十匹。
宣礼部、工部、户部三位尚书,摆驾太和殿!”
隆庆帝一身威势腾腾,站在地图前,伸手向着辽东的地图抚摸去。
手掌在烛火的照耀下,生出庞大的阴影,渐渐覆盖在辽东之上,甚至渐渐延伸至蒙古草原之上。
宛若一片漆黑仿佛要压垮整个北方草原的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