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脸期待的看着潘俊:
“你这边有收货人拿快递的监控视频吗?”
“没有!”
潘俊老老实实摇头。
这个答案没有让良言气馁,反而更开心了:
“你们的快递还负责送货上门?”
潘俊却再次摇摇头。
这让良言有些看不懂了。
因为快递点的门口就有一个摄像头。
既然没有监控,那么收货人就没有来拿。
又没有送货上门,那收货人是怎么将快递拿走的。
显然事情进入了良言的思维误区,所以良言没有继续猜测,而是直接了当的问道:
“你既然记得这么清楚,那么你现在给我说一下关于这个快递的详细信息,这个对于我们案件很重要!”
潘俊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说道:
“事情其实很简单,快递到了之后,我就给那边打电话,但是电话打不通。
到了下午的时候,我这边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说是那批快递的收货人,并且他还报出了快递信息。
不到十分钟他就开车过来了,是一台灰色的面包车。
他带着鸭舌帽,只是打开车窗喊我,根本没有下车。
我想着终于能将这些快递送出去了,东西也不重,就帮他搬上车了。
两次都是这样!”
良言听完,心情有些复杂。
好消息是因为那群骗子还是一如既往的谨慎,也就是说这条线索大概率是真的有用。
坏消息是,线索好像又要断了。
良言继续问道:
“车牌你还记得吗?”
良言刚问完就觉得自己问了一个很蠢的问题。
不是自己的车牌,谁能记得住?
于是良言换了一个问题问道:
“面包车是什么牌子的,你还记得吗?”
这个潘俊到是回答的很干脆:
“车是五菱,至于车牌,我根本就没看!”
“那车上有几个人,你记得吗?
“这个我倒是知道,是一个男人!”
“董小姐是一个男人,你没有好奇吗?”
“我问过,他说董小姐是他老婆!”
“你还记得其他信息吗?”
潘俊摇摇头:
“两次送货就跟复制一样,没有其他特别的地方了!”
良言想了一下又问道:
“他不是给你打过电话吗?
通话记录你这边还有吗?
重点是电话号码,你这里有吗?”
“这个倒是有,你等我一下,我给你找一下!”
潘俊说完就拍了拍电脑椅,他老婆很懂事的站了起来。
潘俊在电脑上找了二十多分钟,终于找到了良言想要的信息。
良言对着电脑拍了两张照片,对着潘俊伸出自己的右手:
“感谢你的配合,这些信息对我们很重要!”
潘俊也伸出手跟良言握了一下:
“不用客气,我很荣幸能帮到警察同志!”
两人走出快递站,来到了摩托车旁边,光荣问道:
“现在去交警队?”
良言点点头:
“既然知道车的品牌跟颜色,想要找起来还是不难,不过你先等一下!”
良言掏出劳白沙递了一根过去:
“我先将截图发给闫金,让他查一下这两个电话!”
一根烟抽完,闫金那边并没有什么反应,不知道是没看到,还是没查清楚。
不过良言对电话号码并没有抱多大希望,烟抽完之后,带上头盔往交警队那边骑了过去。
两人到交警队门口的时候,闫金那边终于回消息了。
两个号码都停机了,显然是一次性用品,根本没有什么作用。
两人进入交警大队,根据良言提供的车辆颜色,跟车子的品牌。
再加上车子出没的地点,还有打完电话到快递点只用了十分钟,这么多的排查条件。
通过不是很完善的天眼系统排查,一直到下午两点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
两次车牌号都是套牌,车主可能住在红旗路附近的小区。
最近一次车辆进入附近摄像头的时间是今天上午11点。
这是良言搭进去两包蓝色芙蓉王跟半天的时间换来的证据。
对于这个结果,良言可谓是非常满意了。
根据天网排查出来的结果来看,那群骗子现在应该还在红旗路某个老旧小区里。
同时良言也明白了,为什么红旗路派出所那边没有接到类似的报警电话。
根据地域回避理论,犯罪贩子存在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回避机制。
他们会将自己的居住区域视为一个相对 “安全的避风港”,从心理上不想将犯罪行为引入自己生活的核心区域。
这类似于人们对自己家庭空间的一种本能保护心理。
担心犯罪行为在居住地发生会增加自己被发现的风险,从而破坏自己生活环境的 “安全感”。
走出交警大队,良言掏出手机开始在工作群里发消息:
“外勤人员注意一下,我这边已经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嫌疑人开的是一台灰色的五菱面包车。
车辆最后消失的区域就在红旗路附近的某个小区。
车辆最后回来的时间是今天中午11点,你们找时间去周围的几个小区摸排一下。
我跟光荣回去拿武器!”
良言跟光荣才走到摩托车附近,群里就有人回消息了。
两人的手机同时响了起来。
消息是老朱发的:
“良队,你说的这台车我今天见过,就在我看守的绿园小区门口。
车辆信息跟时间大致都能对上,下一步怎么办?”
“暂时不要动,老姜你跟杨帆立即带队过去查看情况,主要看下这个小区有几个出入口!
所有人等我到了之后再行动!”
“收到!”
“收到!”
“收到!”
良言跟光荣收起手机立马往分局赶去。
其实良言也没想到老朱那边竟然能这么快给出回应。
本来良言对这个案子能不能破根本没抱多大希望。
只是想着尽人事听天命。
因为做这种事的人总会非常小心谨慎。
却是没想到通过电商平台那边竟然能这么快接近事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