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城内此时早已乱成一团。他们已经多年未曾看到中原王朝的军队,没想到今日却看到下方密密麻麻数万人的中原王朝大军。
王宫内的高昌王听到手下士兵的禀报,也被吓了一跳。己方城池内仅有三万大军驻扎,其余兵力分散在各地。可听手下说对方有五万多人,来势汹汹。
他心中暗自思考,若是抵挡不住,那便开城投降。反正到时候中原王朝的军队还要撤离,届时这西域之地依旧是自己说了算。
不过自己手中还有三万大军,并且城中还有着十多万的民众,如果能够将中原王朝大军抵挡在外。到时候在这西域之地,自己便有了吹嘘的资本,麾下各族也肯定会服从自己的统治。
他脸色逐渐变得镇定,对着座下的将士发号施令:“我等不必惧怕那中原王朝的大军,他们远道而来,肯定军马疲惫。再说这高昌城城池高大,只要抵挡一段时日,他们后续补给供应不足,自会离去。”
可还未等他说完,便传来了轰隆隆的响声,而且还听到王宫外传出阵阵惨叫。
原来,武植带兵抵达高昌城外后,便派探哨进行了侦查,发现高昌城城墙高大,想要强攻必定损失惨重,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攻克下来。因此便使出了大杀器红衣大炮,他让炮手把炮口调准了高昌回鹘王宫的方向,进行了连续的炮击。
高昌城与中原王朝相距甚远,且武植的红衣大炮乃是秘密武器,别说是高昌,别说是这西域之地,就连大宋境内也没有太多人知晓。
城内的百姓以及将士望着半空中那呼啸而来的黑球,突然爆炸开来,瞬间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周边的人被炸得残肢断臂,四处飞散,凄厉的惨叫声此起彼伏。众人顿时惊恐无比,以为是天神降下惩罚,个个面如土色,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王宫内的高昌王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冷汗直冒,他颤抖着赶忙带着众臣以及侍卫匆匆走出王宫查看情况。
只见外面一片狼藉,房屋倒塌,火光冲天,人群四处奔逃,哭喊声不绝于耳。
可还没等他从这惨状中回过神来,武植的又一轮炮击已然抵达。不幸的是,正好有一枚炮弹在他及周围大臣身旁轰然爆炸开来。一声震耳欲聋的轰响过后,高昌王及众大臣瞬间灰飞烟灭,化作了一堆残肢断臂。
高昌城外,寒风凛冽,十门红衣大炮昂然矗立,炮口硝烟弥漫,已然完成了五轮齐射。城内哭喊声、叫嚷声交织一片,乱作一团。武植身披战甲,冷峻的面庞上毫无表情,眼神冷酷。
在这战场上,他深知对敌人的心慈手软便是对己方将士的残忍,所以,他的内心毫无怜悯之意,唯有克敌制胜的决心。
“准备攻城!”武植望着高昌城墙上惊慌失措的士兵,下达了攻城命令。
此战必须让高昌回鹘族看到己方的铁血手段,才会让他们感到害怕,今后才能更好地对他们进行统治。否则,一味的怀柔政策,只会让这些回鹘族打心眼里瞧不起。
大军听到武植的命令,立刻从阵中抬出早已准备好的攻城云梯。这些攻城云梯都是武植率领着大军攻破城池之后收缴所得。
他看向那两万一路上加入自己大军的各族战士,脸上闪过一丝冷峭,高声喝道:“眼前便是回鹘族的高昌城,你等若真要真心实意加入我大军,就以此城作为投名状,攻下此城,打开城门!”
两万各族士兵听到武植的命令,再望着高昌城上早已被吓破胆的守城士兵,他们在各族首领的带领下,抬着攻城云梯朝着高昌城城墙的方向攻去。
高昌城的城墙虽然高大,可此时高昌城守将和将士因高昌王及众多大臣被红衣大炮炸死,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在各族士兵的攻击下逐渐溃败。
吱呀,高昌城的大门被各族的士兵缓缓打开。武植望着身后三万大宋将士和西夏士兵高喝道:“众将士,随我进城!剿灭负隅顽抗的士兵,维持城中秩序。”说完,一马当先,三万铁骑涌入了高昌城内。
三万大军入城,对于一个总人口才二十万的城池来说,很快便平息了城内的各处骚乱。
高昌城王宫前方,武植立于马上,看着眼前已成废墟的高昌王宫,不禁微微愣神。他没想到那红衣大炮角度调得如此准确,这王宫仅经过两轮齐射,就快成了废墟。向被俘虏的回鹘士兵询问后才知道,这高昌城的国王及大臣都被红衣大炮给炸死了。
不过这样也好,如果他们还活着,定然会组织城内的回鹘士兵进行反抗,自己想要接手这高昌城,或许还要费不少功夫。
攻下高昌城后,武植果断派出传令兵,严令卢俊义、夏崇武、花荣尽快攻克各自的目标,随后速速带着兵马前来高昌城会师。
而武植已派出部分兵马,继续向西攻伐高昌回鹘区域内的其他城池。
十天后,卢俊义、夏崇武、花荣陆续率兵抵达高昌城。
“大帅兵贵神速,我等不如,没想到这高昌城城墙如此高大,竟被大帅花费极小的代价便攻破了。”夏崇武一脸钦佩之意,对着武植缓缓说道。
“本帅并未让麾下的将士攻打这高昌城,只是一路上有两万降兵归顺于我。因此,本帅便让他们为先锋,夺下了这高昌城门。”
夏崇武闻言,心中顿时恍然。他率军刚进入高昌城时,就满心疑惑,为何武植麾下的三万大军人数会越来越多?原来是有各族士兵归降于他。
随后,他想到如今西夏国的状况,心中稍感安心。武植连西域的各族降兵都能接纳,想必也不会歧视自己的党项族。往后,西夏在他的统治下应该不会遭受歧视。
此时,在高昌城内,大宋士兵、西夏士兵、各族士兵,再加上回鹘降兵,汇聚在一起,人数多达十万有余。
这十余万士兵构成颇为复杂,其中有四万是自己的大宋将士,三万为西夏士兵,一万多是各族士兵,还有二万余人为回鹘降兵。
武植并不打算让回鹘降兵和各族士兵留在这西域境内,他命令夏崇武带领两万西夏士兵,将一万多的各族士兵以及两万回鹘降兵进行重整,编成一军,名曰合戎军。人数 5 万,并让夏崇武带着合戎军返回西夏境内驻扎。
至于高昌城,武植在此重建了安西都护府。这安西都护府并非武植以大宋名义所建,而是以西夏名义建立的,且让花荣担任安西都护府都护,率领两万靖安军以及一万西夏士兵在此驻扎。
“花兄,这西域之地,必须有我朝将领坐镇,否则本帅难以安心。就烦劳花兄暂且担任这安西都护府都护一职,等本帅返回西北,会召集西北各路将领,令他们今后每三年便率领西北各军轮流前来安西都护府驻守。”
花荣闻言抱拳说道:“大帅放心,卑职定会守好这西域之地。”
武植微微颔首:“花兄,如今西域已定,我与卢兄即将返回大宋。待三年之后,花兄返回西北,届时本帅定当为花兄接风洗尘。”
武植和卢俊义在高昌城内又待了两日,待诸事安排妥当,两人便率领三万靖安军踏上了归程。
在西夏的西凉府内,此时夏崇武率领的何荣军已进驻西凉城。这西凉府乃是西夏国在西边颇为重要的州府,夏崇武依照武植的指令,将这五万合戎军驻扎于此,以巩固西夏对西域广袤土地的统治。
兴庆府内,李明珠收到夏崇武的奏报,不禁面露喜色。没想到武植这么快就攻克了国力强盛的高昌回鹘。
当她看到夏崇武在信中禀报武植在高昌成立了安西都护府时,眉头轻皱,随后又释然。这西夏境内的一切事宜皆如今都由武植做主,自己只是一个名誉上的女王,也没有反对的必要。
不过,武植虽在高昌城成立了安西都护府,然而西域地域辽阔,诸如交州、伊州、庭州等城池虽已被攻克,武植却并未派兵驻扎。
想到这里,李明珠调集了一万西夏士兵,并任命了交州、尹州、庭州等州的知州一同前往西域,并告知他们,今后也须听从安西都护府的指挥。
当武植和卢俊义两人领着宋军将士在返回西夏的途中,遇到了李明珠派来的一万西夏将士以及前来接管西域各州府的官员。
对此,武植并未表示反对,毕竟西域地域辽阔,自己虽掌控大宋西北之地,但若要派出西北各路太多的将士长期前来驻守,必然会被朝堂上的诸位大臣发现,
且经过询问之后,对于李明珠交代他们也需听从安西都护府命令这一事宜,武植也微微点头,这足以证明李明珠已经适应了自己对西夏的掌控,不会再产生什么别的心思,所以便默许了李明珠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