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柔和的光线洒在古香古色的大殿上,一道轻盈身影缓缓步入大殿中央。

只见她身着一袭淡雅长裙,裙摆上绣着精美的梅花纹。

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那轻纱遮面,只露出一双明亮眼睛,鬓云留鉴,眼彩飞光。

她托着一把精致的五弦琵琶,古朴而典雅。

似乎每一根琴弦都在等待着被唤醒。

众人随着她出现,在场宾客呼吸一滞,看她不论身段还是气质,美艳不可方物,绝世美女。

若是别人让周家长女弹曲显唐突!

但放在韩熙载身上却显得很正常,他听人传闻,也是心痒难耐。

趁着今日周宗大寿,韩熙载借机发挥,向周宗提出请周娥皇出场演奏。

女儿给父亲弹奏一曲也是正常。

“妙!”

李从嘉、李弘冀、徐锴、徐铉等小一辈的人心中不禁感叹,为周娥皇婀娜身影而感叹。

李从嘉心中暗道:“这可是自己未来的小娇妻皇后,我得要保护好!”

周娥皇向场中众人见礼后,身姿款款坐在周宗身旁。

周宗欢道:“女儿今日为父大寿,你也出来看看各位叔伯和年轻俊杰,且来弹一曲。”

众人翘首以待,远处之人更是站起来眺望看向中央。

面纱之下周娥皇表情略显羞涩,柔声道:“拜见诸位叔伯,今日小女弹奏一曲,以助雅兴,献丑了。”

她微微俯身,向观众致意,正式演奏开始了,琵琶声渐起。

那一刻,整个庭院宛如被她的指尖音乐所包围。

乐曲起始时舒缓,宛如江南春水初生;

借着节奏加快,犹如夏日骤雨将至。

再转为山谷中虫鸣鸟叫和谐之声,她指尖在弦上跳动,每一个音符似乎都带有生命。

最后归于平静,恰如冬日暖阳照耀。

每个音符跃入众人耳中,让人感受欢快。

心灵得到前所未有触动,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惊叹。

“好!”

随着一声喝彩,众人都跟着纷纷赞叹。

“周大人教女有方,侄女如此出落!可曾婚配啊?”

旁侧一个紫袍老臣问着。

周宗笑道:“才从广陵搬迁至此,哪有婚配。”

“哈哈……严大人,还想为儿子谋个婚事不成。我家成文还也曾定亲呢。”韩熙载大笑道。

“周司徒这贺寿话听了一箩筐,今日小一辈人才济济,恰逢七月初七,理当各凭本事,且以七夕为题,写首词用以助兴。”

韩熙载依旧是兴致盎然说着。

换做其他朝代,特别是程朱理学大兴的宋朝!

这种事情长辈当堂说出来,定是极为不合时宜,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却显得正常不过。

文风鼎盛的南唐!

最大热闹是皇帝李璟亲自和大臣们喝酒填词。

“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

描绘李璟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

当时潇洒不羁南唐士族。

此时小一辈听到韩熙载此言,更是热闹的起哄着。

“且听我来一首!”

一锦络腮胡子的将领模样的汉子咳嗽一声吟诵道。

“七月七日鹊桥上,牛郎织女急慌慌,喜鹊搭桥脚打滑,一不小心掉河沟。”

“哈!哈!哈!”

众人哄堂大笑,哪来的粗鄙武夫。

不一会,又几名小辈公子。

纷纷显示才华,作诗写词,一时间热闹非凡。

但是从意境上还是有些差距,随着参与人员增加,厅堂中众人情绪高涨。

不一会站起一名短须男子集贤殿直学士徐锴。

饮一杯酒道:“我有一词《鹊桥仙》,趁今日之景,抒发胸臆。”

堂众人听徐锴作词,都是端坐而立,准备凝神细听。

徐锴、徐弦也是五代十国的文学名士。

现在年纪不大,但是文学造诣和声望与老一辈的韩熙载等人已是同级别。

李从嘉记忆中也知道,二徐兄弟也是广陵人,书香门第,从小刻苦读书。

留名后世最大成就是校勘《说文解字》,文学造诣深厚,留下的诗歌,杂文数百篇。

二人文学成就这个时代仅次于后主李煜。

此时二人地位不显,但是名声甚响。

可以说对他们这小一辈而言是降维打击,徐锴幽幽道:《鹊桥仙 七夕》

银汉迢迢,牛郎待织女,相望不得语。

泪眼盈盈,鹊桥终成双,欢聚在七夕夜。

前两句平铺直叙,借典故写景,尚且不错。

众人听他吟出两句,便觉比前面人强很多。

徐锴情绪一转,又喝了杯酒,瞧着周娥皇道。

离愁渐远,织女挥手别,誓言年年不变。

重逢虽短,情意绵绵,胜过凡尘长伴。

原来他老家也是广陵人。

以前曾经见过周娥皇,徐锴属于周宗广陵乡党。

自然趁着他大寿来拜访,这句话以文学手法描写年幼时一丝情愫,却又不能在一起的苦涩,颇为符合此情景。

厅中宾客纷纷鼓掌喝彩。

“好词,好词!”

周娥皇一听脸色红晕。

徐铉、徐锴都是她大哥哥般兄长,心道他写出:“重逢虽短,情意绵绵,胜过凡尘长伴。”

他这是趁机抒情……

让人听了害羞。 他们见面时,娥皇也才十一二岁,这几年二人在京任职也未见过。

“徐铉大人也来赋词一首,值此宴会,应传佳作于世间。”

堂中宾客起哄,目光都集中在他哥哥徐铉身上,弟弟词句颇佳,他作为兄长,也有些压力。

御史大夫徐铉也从座中站起:“那我献丑一词,珠玉在前,我这添个热闹。”

青玉案·七夕

七夕相逢星汉夜,鹊桥上,双心结。

银河流转千秋月,轻纱漫卷,烛影摇红,共此良宵节。

徐铉前两一句一出,词法语句优美,意境朦胧之美,较之他弟弟前两句略高一筹。

众人一听便觉名不虚传。徐铉看着庭院外,华灯初上,又吟诵道。

人间烟火处处歇,望天河,情难绝。

素手相牵无言语,眉间心上,愿岁岁,守此约,不负佳期切。

“好!”

在大家喝彩声中,李从嘉也不禁感叹一下。

能留名千古的文学大家盛名之下无虚士,片刻功夫写词,应情应景。

李从嘉心中醋意大起心道:“文化流氓,这俩人也真是,调戏自己的未来媳妇。”

文人墨客,出入皆为风骚……

周宗哈哈大笑道:“老夫大寿,今日有二徐新词,七夕节佳作,值此宴会,能留名于后世了……”

周遭众人都不以为意,这就是唐朝留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士大夫间调笑取乐,豪放不羁。

掌灯!

放烟花,奏乐!

此时天色已晚,主人宾客兴致都高,达到宴会高潮。

李弘冀却趁着兴致最高之时站出来道。

“二徐名动天下,才高八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想我父皇文韬武略,爱好文词,今日不在此处,否则定要写词一首。”

宾客一听都觉诧异,这燕王突然站出来说这个干嘛?

难道他也要写一首词。

李弘冀环视众人道:“父皇文武双全,我只学了武略,难助雅兴!”

“倒是我六弟李从嘉,从小喜爱文墨,今日应他做一首词,更添热闹。”

“这……”

李从嘉瞬间心里一笑,这皇兄想让我出丑。

周娥皇这时才注意到,不禁惊呼一声:“是他!他竟然是李从嘉……”

我救下的那个少年……

众人目光集中在角落中李从嘉……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大唐之神级败家子蒹葭酒楼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我不是野人名门春事大唐再起执魏世子很凶职场沉浮录俺四叔是朱重八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入秦记无双世子爷日月悬空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长夜谍影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梦境归来做才子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三国:我只是个谋士,打不过吕布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的公公叫康熙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