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奕的到来掀起高潮,铭城各处沸腾不已,都认为此战必胜。
随着时间流逝,聚星楼影响逐渐扩开。
倒不是里面人多强,而是文豪们挥毫泼墨,写出不少抨击反贼的诗文,流传甚广。
等到这天午后,艳阳高照,城墙上下万分紧张。
与后方文豪们的自信不同,铭城将领只感觉黑暗将临,看不到多少希望。
“敌人距离城池仅剩五公里。”
斥候不断汇报,让气氛几乎压抑到极致,哪怕将领尽力安抚也没用。
轰隆隆!
突然有雷电炸响,是因为城外的天空飘来大片乌云,上面看似黑乎乎一片,实际上载着大量修士。
铭城上空也出现乌云,里面藏满了东海修士,他们的紧张程度不比下面轻。
“轮回殿的人非常诡异,能杀死就尽量下死手,千万不要大意。”
“据说那些人悍不畏死,如死士般难缠。所以我们不要乱,保持稳定的阵型,不能被切断。”
“开战以来,我东海从未胜过。此战若再败,东海阁恐怕会成为天下笑柄,各龙王也会不满。”
神念境的指挥官试图提高士气,但反而给自己人增加了压力,使得气氛更加紧张。
与此同时,聚星楼也轰动起来。
窗口弹出一个个脑袋,眺望城内或者城外的乌云,都知道那里面藏着绝世强者。
人们既害怕又紧张,情绪非常复杂。
“诸位,我军士气很盛,此战必胜。”
不知道是谁说了这话,引起广泛认同,楼中沸腾不已,似乎已经胜利一样。
柳儒山等前辈还算稳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继续喝茶,一副稳若泰山的模样。
“诸位,我们何时上战场?”某个不识时务的小辈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柳儒山身子颤了颤,脸皮抽搐,朗声道:“战场进展由统帅控制,我们不能擅自行动,等着!”
“可我看那些修士都过去了,准备上城墙帮忙防守。我们要是不快点过去,恐怕没有立功的机会。”
年轻人急着捡功劳,老一辈则更加沉稳,双腿仿佛生根了一样不能挪动半步。
在这种纠结的状态下,战报不断传来。
“敌人列好攻城阵型,随时会进攻。”
“敌方统兵的是老将军牧臻,还有林开和梁顾两位武侯……不,两大反贼。他们已经被朝廷除去爵位。”
“敌军没有下令进攻,而是放下了两个黑乎乎的东西,不知道那是什么。”
轰!
轰!
两声巨响,轰动了铭城,也轰塌了高大的城墙。
……
“西城墙已破,敌军势如破竹攻入城内。”
“双方修士对攻,我军损失惨重。”
“挡不住了,我军撤向内城。”
……
聚星楼里的众人目瞪口呆。
如此强大的城防,竟然不到半刻钟就破城。
在他们的构想中,铭城起码能坚持七天以上。
只要时间足够长,圣武的援军就会源源不断到来。
然而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对方的强大远超想象。
战场持续往东侧推移,进攻方陆续占领西城各处,哪怕被众人寄予厚望的周奕也扛不住。
“诸位,跑吧!”
聚星楼的小辈们这时候也绷不住了,哪还有立功想法,能活着离开就万事大吉。
柳儒山等前辈长舒一口气,他们没脸先跑,必须等小辈先走。
然而还不等他们离开,一座神像从天而降,刚好落在楼外。
“伏长空在哪?”
神像内不断冒出人来,其中一个是李骁。
神念上下扫视,基本清楚楼中人数和强弱。
最强也就元魂六重,不值一提。
见无人回答,李骁飞入楼中,吓得里面的人往后拥挤着退缩。
绝大多数人神色紧张,但也不乏胆子大的。
一个青衣学子站出来怒道:“我们有圣人庇佑,不怕你们。”
李骁淡然道:“杀了,碎尸万段。”
身边玩家拔刀正要动手,只见那人双腿一软跪下去,战战兢兢说不出话来。
“还动手么?”玩家笑问。
李骁摇头:“我知道这些人的秉性,只要刀架到脖子上,比谁都软。”
谈笑间,人群被挤开,走出来一个老者。
“李骁,放他们走吧,勿要滥杀无辜。”
听到此人就是李骁,在场众人脸色煞白,跪地上那位直接晕倒过去。
传说中,李骁是凶神转世,连皇帝都敢一刀斩首,更何况是他们这些人。
但是与众人想的不一样,李骁竟然对伏长空躬身一礼。
“学生见过夫子。”
伏长空本来做好了战斗准备,没想到是这种情况。
他正要说话,却听李骁说道:“诸位在聚星楼写了很多诗词,我全部看了,果然文采飞扬,令人叹为观止。”
气氛再次紧张起来,很多人做好战斗准备。
李骁又说:“我今日不会杀你们任何人,都会放走。但是有个前提。”
伏长空问:“什么前提?”
“除了我选出来的那些人,其他人都必须写一首诗或者一篇文,主题是楚麟登位,祸国殃民。”
众人脸色再变,终于明白李骁的意思。
看似把他们放走,实际上是用这种方式把他们绑上战车。
写出辱骂皇帝的诗文,就算成功脱离战场也是反贼身份,必死无疑。
李骁随后选出几人,都是当世大儒,比如伏长空柳儒山等人。
至于剩下人,必须写出东西来,否则玩家会封死聚星楼,不提供任何食物。
这段时间里,大军占领半个铭城,正在朝东区推进。
周奕率领修士们疯狂反击,但形势明显不对。
于是不少修士退出战斗,藏在暗处观察结果。
……
“我不会听你的任何命令,有本事就杀了我。”
柳儒山几人沉默不语,只有伏长空情绪激动,根本不配合。
李骁说道:“你们几位如果想写也可以写,不写无所谓,我不会强求。老夫子,请您去霜城暂住,那里比帝都悠闲。”
“哼!”伏长空转头不说话。
过了会儿,柳儒山起身,大声道:“给我纸笔。”
等纸笔送来,他挥毫泼墨,写出一篇针砭时弊的好文章,把朝廷批得一无是处。
写完后,他说道:“就算不写,你也会用我的名义传播文章。既如此,我还不如亲自动手。朝廷这些年确实荒唐,我这也算肺腑之言。”
李骁对他拱手示意,然后让身边人把文章取走,日后传出去。
关于舆论传播这事,李骁也是不久前才想起来。
他可以不惧舆论威胁,但如果舆论偏向自己,肯定阻力更小,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