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邑国前,檀烁约晋王珅一同饮酒,算是一次告别。
说句心里话,檀烁对晋王珅印象很不错,而晋王珅也感觉和檀烁一见如故。在酒桌上,晋王珅以诚恳的态度向使者表达了自己对离国未来的担忧和抱负,也谈到了大闽的下坡路,还谈到了大邑皇帝的励精图治。谈笑间,晋王珅一扫眉宇间的压抑,展现出了他开朗而决然的一面。
檀烁被晋王珅的真诚所打动,心里开始盘算,要助晋王珅一臂之力,支持他成为离王。这次见面,让晋王珅日后光复大离国的时候,赢得了重要的盟友。
到了分别时,晋王珅和南陵亲自来为檀烁送行。离别时刻,檀烁郑重地向晋王珅承诺,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全力支持他。檀烁说到做到了,在他回国后,便开始暗中布局,为晋王珅的崛起助了一臂之力。
此时的大悦国,仍然是鸟语花香,到处诗情画意,没有人想到今后的危机。
但是悦皇并不轻松。
悦皇年方二十有余便登上了皇位,他的继位之路可谓一帆风顺,并未像其他帝王那般需耍弄权谋之计。这或许得益于大悦国虽地幅不广,但资源却极为丰饶。在这片土地之上,百姓们安居乐业,过着富裕而充实的生活。他们对权势和争斗并无过多的渴望与追求,反而更钟情于那种无拘无束、轻松自在的日子。
正因如此,大悦国上下弥漫着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人们怡然自得,尽享天伦之乐。田间农夫辛勤耕耘,收获丰硕的果实;市井商人诚信经营,生意兴隆通四海;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抒发心中情感……整个国家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处处展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
悦皇十七岁大婚,娶了悦皇后,依靠国公一家,帮他守住了江山。
尽管目前国泰民安,但周边各国虎视眈眈。悦皇担心,如果稍有不慎,这太平盛世便可能毁于一旦。
近些日子以来,整个天下的局势变得愈发混乱不堪,悦皇心中逐渐涌起一股强烈的危机感。
檀烁终于结束在外奔波回到京城。悦皇立刻传旨召见他,并同时宣来了太子一同前来商议当下天下所发生的种种变故。
对于大闽国如今呈现出的衰退之势,悦皇其实并没有感到丝毫惊讶。因为在他看来,世间万物皆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运转,正如那水若是盛满便会溢出,月亮一旦圆满之后也必然走向亏损一样,大闽国由盛转衰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尽管闽皇在治理国内事务时确实展现出了相当高明的手段与策略,但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却显得固步自封、保守狭隘,缺乏足够广阔的胸怀和气度去接纳新事物以及应对外部挑战。正因如此,悦皇深深地忧虑着:倘若大闽国真的彻底衰落下去,那么天下又将会迎来怎样一番全新的格局调整呢?届时各方势力必定会为争夺霸权而展开一场激烈无比的角逐较量……想到这里,悦皇不禁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看着悦皇深思的样子,檀烁心中很有感触。
天下盛传悦皇惧内,万事都是哄着皇后。只有檀烁看的明白,自己的父皇并非真正惧内,而是懂得退让。
论治国的能力,悦皇自知天资有限,所以很依靠国公父子。好在国公一家为人正直忠诚,很让悦皇放心。
想想自己已经过了五十,早已知天命了,近来悦皇心里在盘算一件大事。
正好快过中秋了,悦皇召来国公,一起御花园品茶、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