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3§ 最好赚钱的时机
《博物志》:……灵丘董先婢益,能造美酒。时有乡人,名器,号饮酒一石不乱,往求之。问益索酒一石。益曰:“我酒一斗万钱,勿相戏!”,器曰:“尔作何物?若令我一石大醉,十万钱而已。”言毕斗酒下肚,即醉,未付钱。边上人皆笑之,被器酒气冲入鼻中,亦醉!……
夏至二候刚过,院外榆树上的知了已经鸣叫了几天。
董固才带着百工堂大匠们挽着鹿车,带着样品来到矿主小院。
车阿多用手把支架放下,鹿车便自己立着,不会像以前一样东倒西歪了。
一行人看到院中一群人围着几个奴婢。
董固走到董先面前,行礼说道:
“少主,大匠们已经按你的要求,开始为一些简单项目制作样品。但他们有些迷惑,希望您能亲临解答!”
“敬安兄,请稍待片刻,二三子来的正好,现在正测试活性炭,这两杯水,可先品尝一下,看看有何不同?”
董先说完指着面前那几个奴婢,他们两个抱着的陶壶,边上各有一人捧着耳杯。
众人纷纷上去,依次试品。
完了以后,董先让大伙选择。
哪个奴婢抱的陶壶里面装的水比较好喝,就站在他的后边。
结果出其一致。
都选择了有活性炭的那壶水。
董先开口了:
“二三子,除了蒲大匠,应该没人知道这两壶水都是一样的,为何有活性炭的水略胜一筹呢?原因是这活性炭可吸附水中异味。”
“而活性炭也有好坏之分,最好的是儋耳的椰壳烧制的。此外竹果木甚至是石碳也均有效果。”
随着董先讲解,众人也明白过来。
跟随蒲大匠的温铁小心翼翼地开口问:
“少主,如此说来,这活性炭是否可用于除湿,脱色,洁净空气呢?”
“嗯,阿铁说得对,正是如此。”
解释完活性炭的作用,董先回头向着董固道:
“对了,敬安兄,该轮到你的事了。”
董固轻声回答:
“少主,主要是大匠试制了些样品,有些不解。”
董先再问:
“是哪个项目呢?”
站在边上的相里器向前一步,指着鹿车上的东西问:
“少主,这蒸馏器具跟甑有点类似,不知有何用途?”
其实前世考古挖掘,发现中国最早的蒸器,出土于商代的妇好墓,是一个类似于圆形盆状的汽柱铜甑。
但那时更多的是当成蒸锅使用。
叫釜或甑,材质多用陶制。
而董先让做的是持续在用的“天锅甑”。
董先见了以后,并不直接回答,而是朝向董建:
“阿翁,咱矿上可有酒?”
董建不解,这小子放着问题不回答,倒是问起酒,于是随口回应:
“有有有,祭礼山神需要用到,怎能不备!要多少?”
“一斛吧!”
接下来奴婢在董先的指挥下,一片忙碌。
院中的人也都一脸不解。
“这少主是要干什么?”
“向矿主要酒,难道是要请二三子喝酒?”
等酒送来,蒸锅上灶,然后放置有箪的木甑,甑箪上部盛酒,木甑口上放置一底部有一圆盘的“天锅”。
董先又让人拿来粗麻布料,泡湿堵住接触缝隙,防止渗泄。
随后,放柴点火,大火微一烧开,改换小火低烧,同时不断为天锅换冷水。
董先边指导,边向众人解说。
这就是所谓的蒸馏酒提纯,其实就是利用水与酒汽化的温度不同。
就跟炼铁是一个道理,铁水流下,矿渣留下,同样也是利用液化温度不同。
随着汽化,液化等新鲜词语的出现,众人又一次现场接受培训。
当酒烧开时,酒蒸气上升,到天锅底,被天锅内冷水所激,凝成酒珠,顺天锅底部弧线,滴入锅底的圆盘。
盘中所盛的就是浓度较高的蒸馏酒了。
这时众人才明白,少主这是在制作美酒。
当泄出的酒蒸气飘出后,现场的酒虫都被吊了起来。
“好香!”
“这酒味好浓!”
这时董先才对相里器说:
“相里叔父,这下你该知道了吧!”
第一次蒸完后,经过干净的粗麻布过滤后得到不到十五升初步提纯的酒。
众人纷纷聚拢过。
“这颜色透亮,酒香四溢。”
“不知味道如何?”
婢益拿了根箸过来,让大家沾着浅尝。
第一个尝的是董建,他年轻时到北平官矿,也算见多识广:
“不输中山千日酒。”
这便是他的评价了。
“烧,烈”
这是蒸馏器具项目总负责人相里器的感受。
董先在一旁提示道:
“如果是用自己酿的酒,记得要用好水,这样酒可能会更好哦。”
现场酒香四溢。
众人都忍不住要再尝试。
董先劝阻道:
“还未完哩,还要用活性炭过滤吸附异味和酒中杂质,另外再浸泡药材等物。……”
现场大多数人都沉浸在对酒的赞美中,益在一旁悄悄记下:
要用麻布先过滤,再用活性炭过滤,完了要浸泡不同的药材或竹叶,菊花,桂花等,如果自己酿造,要用好的水……。
自从石头改磨后,董先也给枝和益进行分工,并让董固也为她们填写了个人简历,这也算是允许她们加入百工堂了。
随后董先根据她们各自的兴趣,枝主要负责穿的部分,而益主要负责吃的部分。
而这边董建和莫瑶又看到了商机,眼睛又亮了:
一斛酒,十斗。
汉代行酒每斗十钱,米酒每斗三十钱,醇酒每斗五十钱,好酒每斗可达千钱。
董建这次贡献了一斛米酒,成本是三百钱。
初次蒸馏得十五升,一斗半,就已经可以与中山好酒千日醉相提并论了,售价应该可超千钱。
这样进价二斛六百钱,半个时辰可蒸馏三斗好酒,售价三千钱,扣除人工柴火,可净赚二千。
一斛便是万钱,如果再加人参、黄芪、枸杞,那至少要收十万钱。
虎儿话都放出去了,分四成给他吧!
放商铺寄售,给宗族一成。
看来接下来,要让矿务停一停,把全部的力量投入到府君日的准备与保障中。
对,就这么安排!
太那水农庄家主董宾和可老水农庄家主董畦已经不只一次邀约了,是时候去走走了。
他们那边应该还有酒。
最多让虎儿先把新犁卖给他们。
算了,多收购一些吧,免得到时无此等美酒可售。
全灵丘编户七百多,大户数十,怎么说也有万斛存酒。
那边董先仍不满足,让奴婢进行第二次蒸馏,得十升不到。
加生石灰后,再蒸馏,最后只剩不到五升。
理论上这应该是无水酒精了,但实际还是有水。
看来这米酒的酒精度跟啤酒差不多。
三次蒸馏,前后用了近一个半时辰,才把这一斛米酒,蒸馏成五升香气扑鼻的纯酒精。
再兑一升蒸馏水,应该与医用酒精差不多了吧?!
董先想看到是百分七十五的酒精,可用于消杀细菌。
第一次蒸馏的酒精度可能只有三十度,第二次蒸馏可能达到五十度。
第三次应该超过七十五度了,可惜一斛米酒经过三次蒸馏只剩这不到五升。
算了,买给李医匠,他喜欢在医界扬名,让他用来消毒,提高外伤治愈率。
在品评完美酒后,接下来发言的是皮阿弱。
他拿到的项目中有折扇,可是纸还没有,所以只能用绢裱糊,这样成本就上去了。
董先告诉他等皮纸项目有成果后,然后请名士在折扇上提字词歌赋,这样就可以万钱起步了。
到时只要分点润笔费,赞助名士的家庭生活即可。
当然了,要记住,要找能接受的士人,那种视气节如命的就不要自讨没趣了,人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
还有不要当成交易,而要当成雅趣,附庸风雅,这样也比较容易达成目标。
董先还请皮阿弱,别忘了本职的寒冬五件套,外加羊毛衣。
其实鞣制皮革对于北地的人来说都是家常便饭的,而羊毛织毡做衣更是外族看家本领。
别忘了,赵武灵王就是在胡服骑射后才吞并中山国的。
当时太行山以北就是北方游牧民族林胡、楼烦的家。
原本这是要让枝做的,但枝现在在研究董先画的t恤。
改有衽为无衽,但穿着简单,也是董先前世最喜欢穿着的衣服款式。
夏天来了,是时候换季了。
此外还有的项目比较简单,做完就出效果了。
比如折椅,也就是胡凳,藤摇椅,组合家俱等。
相里器也都做了一套出来,没雕花镂金的。
董先不喜欢花里胡哨的,但要求日后如果有雕花镂金的产品,一律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价二十倍出售。
这就是妥妥地走奢侈路线,当然也只能定向交易,只供货给豪门大户了。
不过这利润可不少。
眼看没人出来再说话,董先也有些累了。
这时人群中有一个瘦小的孩子怯生生地走了出来,只敢傻笑,不敢开口。
董固替他解围:
“少主,这是负责化粪池和沤肥项目的阿笑。”
雇佣阿笑的房阿强有些不自然,目光有些躲闪。
其实汉代已经有用粪尿种植了,只是没有经过沤制而已。
董先看了看,就知道大匠们也是有私心的。
就像铁匠木匠的活交给相里器,这化粪池项目就是考虑到与建房有关,才交给房阿强的。
大家都想把高大上的分给自己。
脏乱臭的就分给那些没选上百工堂的弟子。
大家知道,这化粪池和沤肥项目,是需要跟屎尿泥打交道的。
可犁和其它农具可以提高效率,解放人力。
那屎尿泥能干什么呢?
但其实沤肥才是董先为解决粮食产量中最重要的一环。
没有肥料,谈何丰收。
也难怪大匠不重视,传统的农业不属百工。
农业一直是受统治阶级抬着走的。
《管子》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柱石也。
这士农可是排在工商之前的。
所以因此大家也觉得这沤肥项目与百工没有直接联系。
就交给阿笑吧,这是大匠们商议之后做出的决定。
阿笑,年十六,代郡高柳乌桓人。
高柳最出名的事只有两件:
一是章帝元和三年,高柳乌子生三足。
二是鲜卑王庭,歠仇水畔,去代郡高柳县北三百馀里。
阿笑本名并不叫阿笑,而是代郡乌桓辗迟部落,全名叫辗迟兀鲁。
今年四月,鲜卑南寇时,父母遇害,全家只有他逃出来了。
之后他便一路向南乞食,这才来到灵丘。
刚好遇到百工堂大匠们在招雇佣学徒。
房阿强见他年纪虽小,却吃苦耐劳,于是便收留下来。
这阿笑没在第一期培训名单中,董先有点不放心。
于是他默默开启冰鉴之眼,显示白点周边,有数个亮红点,但大多都是亮紫点,唯一属于阿笑的是亮绿色点。
但转念一想,这只是脏活累活,技术含量也少。
况且从大匠的眼神中已经知道没人愿意干。
既然如此,也就没什么好挑了。
之后董先也就没把阿笑的身份放在心上。
反而他走到阿笑跟前,虽然自己比人家矮了一大截,但并不妨碍拉起对方的手,亲切地问:
“阿笑,是遇上什么问题了吗?”
阿笑憋得满脸通红,手微微颤抖,用生硬的雅言说:
“就…就就…就是…是是…是这个…沤沤…沤肥…肥肥…肥的…的的事?……”
现场有的人忍不住掩着嘴笑。
但董先没有,他用两手紧紧抓住阿笑的手,打断阿笑,说:
“没事,别紧张,慢慢说。”
阿笑觉得不好意思,想抽出手,但董先反而拉着他坐在院中的改磨上,问:
“阿笑,你是不是想知道沤肥怎么沤,要注意什么?”
“嗯”
阿笑赶忙回答。
董先前世的化肥,大都是化工产业,但眼下只能依靠大自然的力量。
所以董先给沤肥项目主要还是根据实际情况。
沤制材料和方法大都相同。
都是以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混入一定量的动物粪尿、河泥等,在化粪池中沤制而成。
但董先还是按氮肥、磷肥、钾肥等侧重点不同,让阿笑稍微做了些区分:
坏豆、麻籽等都是氮肥原料,可以促进植物根,茎,叶生长。
鱼刺、骨头、蛋壳、鱼鳞、指甲都是磷肥原料等,会使植物色艳,果实丰满。
草木灰、淘米水是钾肥原料,可以让植物抵抗倒伏,增强防病虫害的能力。
另外,还有矿肥,药渣,动物粪便,塘泥等。
沤肥重点要背风向阳,发酵升温,防止过湿,集成规模,甚至可以抹泥盖草封闭,以利升温保温。
而化粪池刚好可以创造厌氧腐化的高温环境,杀灭蚊蝇虫卵;
腐化后的有机污泥可以作为肥料等等。
阿笑看着董先这么耐心,感到一阵温暖。
“阿笑,不要小看你做的项目,虽然是脏臭了些,但做好了,不输给他们,走着瞧,我不会骗你的。”
阿笑一脸憨笑,笨拙地回应:
“唯”
董先再开冰鉴之眼,阿笑已是亮蓝点了。
看来,只要用点心,方法对,应该可以民族团结一家亲的。
当然了,不得不说一句,这冰鉴之眼,这是太好了。
疑人不决,问冰鉴!
……
夏至三候,半夏生。
虽说董先已经让董固先去打了头阵,把能展示的样品送到市集里的董氏商铺,但莫瑶还是很担心董先付不出钱来。
而府君日是灵丘一年中最好赚钱的时机。
从六月小暑初候开始,一连七天。
不要说行商坐贾了,就是被临时雇佣的机会也很多。
那时全灵丘各犄角旮旯的住户全都涌向东、南十字街交叉口的风云雷雨山川社稷祭坛。
祭坛边上有条路,直通北城墙,这条路没有名字,路的两旁种着大树,百姓就称之为“长林夹道”。
长林夹道尽头靠近北城墙的地方有座古庙,就是北岳府君庙。
北岳府君即恒山山神。
汉代的恒山位置大概在灵丘以南,离灵丘不远。
元人董恕在《建加封南岳府君碑记》中说:灵丘,地隶上都西南边陲,旧有古庙一区,殿宇巍峨,廊庑壮丽,岁时香火甚盛。
可见,灵丘府君庙,元以前就有。
只不过后世东岳府君名气比较响亮,北岳府君便渐渐离开人们的视线。
至于崔府君,汉末时,他还没有出生呢。
后世灵丘庙会中,也祭祀府君,不过多指崔府君。
董先没办法,于是在母亲的催促下,在董建的陪伴下,提前骑着驴回诏阁城。
他身边只跟着益枝成武规五人。
一行人推着两部独轮车。
一部车上载着洗洁膏的副产品,甘油。
另一部车上载着活性炭和酒精。
北方防冻有妙招,
油加干草和皮袄。
如今董先打算用甘油来调制护肤品。
什么爽肤水,蜂蜜面膜,护手霜之类的。
另外还有这一点酒精,让李医匠试用于救治伤员。
进城后,董建要先向父亲董畯报告平安。
于是董先只能带人先来找李医匠。
他站在李氏药铺门前,看着葫芦发呆。
木门打开,刘氏开门,见一行人在门口,领头的孩童拄着拐杖,于是开口道:
“夫君刚上山采药,未归。无法问诊!”
这时李医匠带着白歧等人,突然在后面出现。
他们出门发现有东西忘带了,于是回家拿。
正好看到董先拄着拐杖在枝和益的搀扶下出现在李氏药铺门前。
“贤侄,怎么有空来访?”
“李叔父,过几天就是六月府君圣诞日了,提前下山,来察看下可以售卖的货物!”
“小君带当之过来,重新认识一下跟我合股经营药铺的董阿虎。”
李医匠的老婆刘氏羞答答地回里屋抱着一个小婴儿过来。
原来他就是夫君口中给自己开桃红四物汤的仙人之徒呀!
那么年轻,他是怎么做到的?
果然也只能是仙人所授!
董先看着刘氏羞答答的样子,心中犯了嘀咕:
拜托,我只是八岁小儿。
对着我为何要害羞呢?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升堂见妻儿。
升堂拜母,升堂见妻儿,这都是在自己遇难后托以家小的挚友呀。
可自己小了一辈呢?
董先开启冰鉴之眼,眼前李医匠的点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亮红色了。
看来这段时间李医匠从药方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李叔父,这趟过来,还有两个事要交代。”
李医匠一听,眼都红了,这又是妥妥的商机呀!
董先打算把皂化反应后甘油的用途一并交给李医匠和白歧。
此外,就是用于消杀的酒精了。
经过数个时辰的交谈。
李医匠只能推后采药时间,改为准备府君日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