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乾清宫,崇祯坐在书案前,面前堆满了各地试点的最新奏报。温体仁恭敬地站在一旁,语气中难掩喜悦:“陛下,高产作物的推广已覆盖河南、山西、湖广等六省,粮食总产量增长一倍有余。国库收入稳步提升,地方财政也大幅改善。”
崇祯翻阅着奏折,嘴角微微扬起。他目光停留在一份报告上:“湖广长沙府的试点表现尤为突出,百姓自发捐献储粮,用以支持灾区。这说明,改革的根基,已经扎在百姓心中了。”
温体仁点头应道:“正是如此,臣以为,下一步可以将试点经验向更多省份推广,彻底覆盖全国。”
“稳中求进,切勿操之过急。”崇祯沉声道,“每一步都需脚踏实地。继续优先解粮食问题,让百姓看到更多实惠。”
尽管整体推广顺利,部分地区仍面临挑战。在山西的一处丘陵地区,由于地势复杂,水利灌溉困难,农民对高产作物的种植始终抱有疑虑。
叶知秋亲自前往视察。当他站在干裂的田地间,目光扫过满是愁容的农民时,他沉声问道:“为何这里的作物长势远不如其他地方?”
一位村民小心翼翼地答道:“叶大人,这地太干了,水上不来,肥料也流失得快。高产作物虽好,可咱们的地实在种不出好收成。”
叶知秋接到旨意,交一捧土壤给玄卫快马加鞭送回京城。
崇祯闭上双眼,双手轻抚土壤,神农术的灵力缓缓渗入土壤。他感知到地表以下的水脉被坚硬的岩层阻隔,水分难以到达根系,而土壤中的有机质也严重不足。
他睁开眼,对农政司官员说道:“立即调集工程队,在田间挖设渗透沟渠,打通地下水脉。同时,施用有机肥料恢复土壤肥力。三个月后,这片田地会有显着改善。”
官员们听罢,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副司长试探着问道:“皇上,这些办法真的能行吗?”
“朕从不打无把握之仗。”崇祯微微一笑,目光坚定,“三个月后,你们自会见证。”
三个月后,叶知秋再次来到山西的那片试点田地。他站在田埂上,环顾四周,原本干裂的土地如今郁郁葱葱,成片的作物随风起伏,散发出浓郁的麦香。一群农民正忙碌地收割粮食,脸上挂满了笑容。
那位曾经质疑过高产作物的老农快步跑上前,双手紧紧握住崇祯的手,声音颤抖着说道:“叶大人啊,这回咱们是真信了!这田,以前一年收三成粮,现在收成翻了一倍,咱们全村人都沾了您的光啊!”
叶知秋着老农的手,语气温和而坚定:“这不是本官的功劳,是大家的努力才换来的成果。本官身受皇命只是希望大明的每块土地都能像这里一样,丰收年年。”
“这高产作物真好!以后咱听朝廷的,再种这种粮食!”
百姓的欢呼声在田间回荡,每个人的眼中都燃起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随行的农政司官员赵涵拿着笔记本,不断记录着试点的成功经验。他边走边和村民交流,询问作物生长中的每一个细节。
“老丈,这些地的水渠是不是按皇上的方法修的?”赵涵问道。
“是的,大人,”一名中年村民回答,“您不知道,刚开始咱也不信这个‘渗透沟渠’能管用,后来水真能渗下去,这田才有了生机。”
另一名年轻人笑着补充道:“还有那种皇上说的肥料,真的管用!种出来的粮食颗粒比以前饱满多了!”
赵涵一边记录一边点头,对身旁的同僚说道:“这些经验必须尽快整理成册,送回京城,作为下一步推广的依据。”
“赵大人,”同僚提议道,“是否可以将山西的经验与河南的灌溉模式结合,制定更全面的种植指导方案?”
赵涵沉思片刻,点头道:“这是个好主意。改革的核心就是让百姓受益,多借鉴成功的经验,少走弯路。”
尽管试点成功,但在推广过程中仍有阻力。山西的部分丘陵地区,因地势陡峭和土壤贫瘠,农民对改革依然持观望态度。
“周大人,这里地薄水少,能种出粮就不错了。高产作物虽好,咱怕是种不起啊!”一名老农忧心忡忡地说道。
周景成并未责怪,他走上前,蹲下身,捧起一把土壤仔细察看。土壤中沙砾居多,含水性差,难怪农民会担忧。
他站起身,对随行的赵涵说道:“在这种地势,我们需要调整种植策略。可以试试豆类和薯类作物,这些更适合贫瘠土地,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壤。”
赵涵点头:“周大人所言极是,豆类的根系能固氮,确实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在总结山西试点的经验后,赵涵带领农政司官员将这套方法迅速推广到其他地区。他们设计了简单易懂的教学图册,向各地农民传授种植技巧。
在湖广的一个村庄,一名农政司学徒拿着图册,在村口搭起讲台,对围观的村民说道:“这是皇上亲自指导的种植方法,不仅能提高收成,还能保护土地。大家照着试试,保证能见效!”
村民们将信将疑,但还是按照图册的指导开始尝试。几个月后,村里的田地也逐渐恢复了生机。
“这真是神了!以后咱就按皇上教的来种!”一名村民兴奋地说道。
随着各地试点的推进,“旱穗”的推广速度大大加快。更多的地方开始应用山西和湖广的成功经验,粮食产量显着提升。全国粮仓储备也因此更加充实,为应对未来的不测提供了保障。
崇祯收到地方的反馈报告后,感慨万分。他在朝会上说道:“今日的成果,离不开地方官员与百姓的共同努力。朕希望,未来的大明,不再有饥荒,不再有贫困。”
朝堂内群臣齐声回应:“陛下圣明!”
随着“旱穗”的全面推广,粮食增产的效应逐步显现。原本因天灾和士绅囤粮导致的粮价波动迅速趋于平稳。朝廷在主要粮食市场推行固定区间价格政策,百姓的生活负担明显减轻。
在京城的一处集市上,一名年轻妇女提着米袋,满脸欢喜地说道:“以前一石米都快买不起,现在便宜了不少,家里人也能多吃点了!”
旁边的商人附和道:“听说这是皇上的“旱穗”和粮仓政策,朝廷做得好,咱们日子才好过!”
百姓的支持声从集市传向更远的地方,让朝廷的威信进一步巩固。
为了表彰试点地区的成效,崇祯下令在河南、山西等地竖立“改革之碑”,铭刻成功经验与参与者的名字。这一决定不仅激励了地方官员和百姓,也成为大明改革历史上的重要象征。
在河南的一处碑前,一名年轻的农政司官员站在碑下,眼神充满了骄傲与敬意。他低声说道:“这是属于百姓和朝廷的共同胜利。”
夜晚,崇祯独自坐在乾清宫内的书案前。他的目光落在舆图上,那些标记着成功推广高产作物的省份像一颗颗明亮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