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林氏见状笑的不行。
孩子们是不知道这珠串贵,蒙琳比了个八的手势,也就是说要八十两。
多少人家一辈子都攒不起这么多银钱。
就她二闺女家这房子,还是请人修,也不过五十多两。
幺女蒙琳家三间屋子,靠着自家人修,才花出去十两银子。
那屋子间间宽阔敞亮。
这一条手串就要恁多银钱。
可宁薪都买回来了,也给她戴上了,再说不要,可就是她这老婆子不识趣。
“既然这手串是阿薪给我买的,往后得留给阿薪,你们谁都别抢。”
“姥姥长命百岁。”
蒙林氏笑。
长命百岁那都是老妖怪了。
要身体康健,自己能动,活百岁那是福,若是一身病痛,活百岁,那就是造孽,让儿孙都跟着不安稳。
宁薪把给弟弟妹妹们的生肖玉饰拿出来。
这些就只能说的小玩意,哄小孩儿玩的。
不说玉质、雕工粗。
自然也有好的,宁薪没买,小孩子戴那么贵的玉,反倒容易招贼惦记。
随便买点,戴着玩。
除了三个表哥,比宁薪小的都有,几个舅舅家弟弟妹妹的,也买好了,等着他们来的时候,就给他们。
这年头不是谁家都像宁大郎、蒙氏家,生了八个孩子都活下来并养大。
宁薪被弟弟妹妹们围着嘘寒问暖。
宁宝宝站在一边不停的喷气,怨宁薪不带它去。
还没给它带东西回来。
宁薪抱着它的骡头贴了贴,拿出一个铜铃,给它挂在脖子上。
“我看外面的骡子都戴着铃铛,我也给你买了一个。”
宁宝宝甩甩头,铃铛叮叮的响起来。
“真好听。”
宁贝贝也往宁薪面前凑。
宁薪离家的时候,它还是个小狗子,如今都是一只高高大大壮实的大狗了。
眼睛亮亮的,皮毛油光锃亮,一看就是被养的很好。
它也有个小铃铛。
宁宝宝也高兴了。
宁薪才看向红着脸的蒙氏,上前几步:“娘。”
“回来就好,我这就去做饭。”
蒙氏安排宁大郎去捞鱼。
最近干的,天天要往鱼池里加水,不然鱼池都干透了。
“宁魁、宁壮,去喊你三叔、四叔他们过来吃晚饭。”
“好嘞。”
家里锅多,烧点水让宁薪先洗个澡,头发也要好好洗洗。
家里捡了不少皂角,这个洗头就很好。
洗好后,宁薪走到小溪边。
溪水只有很小一股,她家门口挖了很大一个水塘,沿下去百来米。
“现在村子里多数都来这边挑水,我们洗衣裳都要去下面的地方。”
宁大郎站在宁薪身边:“我们那几亩地,得亏离河边近,才不至于没收成。”
“现在地里都种了萝卜、青菜、大白菜,就想着来年要么晒干,要么腌酸菜。”
“爹,多买些粮食存放起来吧。”
……
宁大郎心咯噔了下。
“阿薪啊,外面是不是干旱的厉害?”
“嗯。”
宁薪把所见所闻挑重要的说了。
宁大郎更是眉头紧蹙。
“那咱们怎么办?”
“年后我还要出一趟远门去潍州边买个庄子,万一,万一这干的吃不饱饭了,我们往那边搬。”
“……”
宁大郎沉默了。
举家搬走,可不是见容易的事情。
“那咱们到时候带哪些人?”
“三叔、四叔两家人肯定是带的,姥姥、老爷,两个姨母、五个舅舅,看他们跟不跟咱们走。”
别人宁薪不知道。
姥姥、姥爷、小姨一家子肯定是会跟着走的。
但是像两个婶娘,还有她们的娘家人。
她们的娘家人,还有自己的娘家人。
就像几个舅母也是一样,所以选择权在他们手里。
宁薪只能明年出门去,直奔潍州买庄子。
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举家搬走。
宁大郎嗯嗯点头。
他心里也乱的很。
“爹,放心吧,我们都会好好的。”
宁薪回来,大家都高兴。
晚饭自然丰盛。
虽说吃饭的人多,但是干活的人也多。
饭后,宁薪才跟大家说起所见所闻。
“……”
“……”
个个听的胆战心惊。
“真,真那么严重吗?”
“陈州那边前年就开始干旱了。”
“卖女儿的人家很多,好些女孩儿像被牲口物件般被挑选。”
她们会去到哪里,以后将面临什么……
男孩子们大大咧咧,倒是无所谓的。
四个妹妹就开始害怕了,怕她们也被卖掉。
“大姐……”
宁暖欲言又止。
“放心吧,不管去哪里,我都会带着你们的。”
“快去睡吧,明儿我要进山去抓野猪呢。”
多抓几头野猪杀了,熏点腊肉。
再多做点肉干这种可以长期保存。
还有炒米、炒面粉。
炒米以后抓一把可以吃,炒面也是,虽然干吧了些,但是可以填饱肚子。
还有户籍,骡子……
宁薪深吸一口气。
闭眼睡觉。
蒙氏睡不着。
宁大郎也睡不着。
两口子都忧愁的很。
“你说真要逃荒去,我们这房子可怎么办?”
辛辛苦苦修起来。
蒙氏哭出声。
宁大郎也难受,安慰道:“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家子在一处,都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话是这么说,可,呜呜呜……”
宁大郎更难受了。
同样睡不着的还有蒙林氏。
她发愁的是这么大一家子,都要靠着宁薪。
“老头子,等年后,你回去一趟,叮嘱儿子们多买点粮食,去山里找水源,找山洞,实在不行,我们往山里走。”
“还要多买些种子,只要有种子,哪里都能安家落户。”
“好。”
深山老林里,总有办法活下来。
蒙琳回到家,哭的就伤心了。
程攀不解的问:“怎么了?好端端的哭这么伤心。”
蒙琳把元掌柜的话一说。
程攀就感觉到不妙了。
“那咱们也赶紧去办户籍,万一真到逃荒,咱们到了地方,没有户籍不给过……”
两口子赶紧算手里还有多少银钱?
他们做炒米糖的买卖,是要跟二姐一家子分的,毕竟晒炒米、柴、锅这些都是二姐家出。
早时候说三七,二姐说五五,因着爹娘帮忙照看两个孩子,他们再给爹娘一成。
蒙氏也只留了四成,一成给孩子们分。
孩子们能分到钱,干劲十足。
加上生意不错,这几个月下来,除去买家什物件,手里还有九两现银。
这个月的还没有分钱,应该也有三四两。
“你说我们要把银钱都买粮食吗?”蒙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