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凌晨,天色仿若被浓稠的墨汁浸染,混沌而朦胧,尚未破晓。
山林间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给这片古老的深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而又紧张的氛围。
钱进骑在一匹矫健的黑色战马上,身姿挺拔如松,冷峻的面庞在微弱的晨曦中若隐若现。
他身着黑色的战甲,上面的金属鳞片在微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腰间佩着一把锋利的长剑,在熠熠生辉。
他的眼神锐利如鹰,紧紧盯着前方,随着一声低沉却有力的“出发”,两万骑兵如同一股黑色的疾风,朝着杨端和大军后方迅猛奔去。
赵国骑兵们隐匿在清晨的寂静之中行军着,他们宛如一群潜伏在黑暗中的幽灵,只发出极轻微的声响,仿佛怕惊扰了这即将被战火点燃的宁静。
每一名赵国骑兵都神情专注,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眼神中透露出无畏与果敢,手中紧握着长戈,戈尖在朦胧的光线中闪烁着寒光。
与此同时,孙涛带领着赵军三万精锐步兵,宛如汹涌澎湃的潮水,浩浩荡荡地向着杨端和的营地奔涌而去。
他们手中高举着鲜艳的战旗,那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犹如燃烧的火焰,彰显着赵军的昂扬斗志。
士兵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矛和盾牌,齐声呐喊,声浪震破夜空,仿佛要将这沉寂的黑夜彻底撕裂。
秦军营地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搅得一片混乱,睡梦中的士兵们被惊醒,慌乱地寻找着自己的兵器和盔甲。
有的士兵甚至还未完全清醒,就被卷入了这场残酷的战争。他们睡眼惺忪,却不得不强打起精神,拿起武器,冲向战场,心中满是恐惧与迷茫。
杨端和反应迅速,他飞速披挂上闪耀寒光的战甲,手持长枪,大步流星地来到阵前。
他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赵军,心中虽有疑惑,但多年的征战经验让他没有丝毫犹豫,果断下令迎战。
刹那间,战鼓雷鸣,双方士兵短兵相接,刀光剑影闪烁,阳光洒在兵器上,反射出冰冷的光芒。
喊杀声震耳欲聋,双方士兵奋勇厮杀,鲜血汩汩地流淌,迅速染红了脚下干裂的土地。
每一次兵器的碰撞都伴随着一声嘶吼,每一次冲锋都有士兵倒下,整个战场犹如人间炼狱,弥漫着浓烈的血腥气息。
士兵们的脸上满是汗水与血水,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绝望,在这片生死战场上,为了各自的国家和荣誉,拼尽最后一丝力气。
没过多久,孙涛依照李牧的精妙部署,佯装不敌,率军节节败退。
他脸上装出焦急的神色,仿佛真的被秦军的勇猛所震慑,士兵们纷纷丢弃手中的兵器和身上的盔甲,看似毫无章法地四散而逃。
杨端和站在高处,眉头紧锁,仔细观察着赵军溃败后的动向,只见赵军队伍混乱,并非朝着一个方向有序撤退。
他心中暗自思忖,赵军士气低落,又因王翦和嬴恪的牵制,想必此处赵军并无多余兵力来设伏围攻。
想到此处,他心中大喜,认为这是一个一举消灭这股赵军的绝佳机会,于是立刻下令全军追击。
而他不知道的是,李牧认为他最好拿捏,所以集结了重兵先对他进行了动手。
秦军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营地,朝着孙涛败退的方向穷追不舍。
他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脑海中已然浮现出胜利的荣耀,以为即将取得一场辉煌的胜利,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走进李牧精心布置的陷阱。
他们欢呼着,呐喊着,脚步急促而慌乱,一心想着追上赵军,立下战功,却忽略了四周潜在的危险。
当追到黑虎谷附近时,杨端和看着赵军溃兵朝着山谷内涌去,又抬眼打量两侧山谷,只见山势陡峭,谷深林密,心中顿时警铃大作。
他果断命令大军停止追击,转而指向一处略显平坦的平原,打算追击朝那里逃窜的溃兵。
然而,就在秦军接到命令还未行动之时,他们的后方突然尘土飞扬,出现一队赵国骑兵。
与此同时,山谷四周也骤然响起尖锐的号角声,那声音划破长空,如死神的低吟,令人毛骨悚然。
号角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是死亡的倒计时,让秦军士兵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李牧率领赵国主力大军从山谷两侧如猛虎下山般冲了出来,一时间,利箭如雨点般密密麻麻地射向秦军。
喊杀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山谷都震塌。杨端和心中一惊,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然中了埋伏。
此时,秦军退路已被截断,在这开阔的平原地带,骑兵对以步兵为主的秦军威胁巨大,想要撤退已经来不及了。
秦军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仿佛置身于地狱之中。
他们相互拥挤,踩踏,试图寻找一条生路,却发现自己已被团团包围,无处可逃。
杨端和却没有丝毫慌乱,他骑在高头大马上,挺直腰杆,大声呼喊:
“将士们,不要慌!听我指挥,突围!”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战场上回荡,给慌乱的士兵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杨端和的指挥下,秦军凭借强悍的武力,朝着包围圈的薄弱处发起一次又一次冲锋。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不顾生死地向前冲去,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鲜血和死亡,但他们没有退缩,依旧顽强地战斗着。
杨端和挥舞着长枪,身先士卒,带领着士兵们一次次冲向敌人,他的身影在战场上格外醒目,成为了秦军士兵们心中的希望。
经过一番激烈拼杀,杨端和终于带领部分军队突出重围,逃到一处矮山坡上。
他顾不上疲惫和伤痛,迅速指挥士兵砍伐树木,制作简易拒马,设置营地。
待营地设防完毕,杨端和回头望去,只见远处战场上尸横遍野,再得知秦军死伤惨重,心中满是悲愤。他深知自己陷入绝境,唯一的希望就是向嬴恪求救。
于是,他立刻让人拿来一个鸟笼,只见里面放着数十只长相奇怪的鸟,他迅速写下6封求援信,将自己的困境详细写明后,放飞了全部的这些怪鸟。
那些怪鸟们扑闪着翅膀,向四周飞去,其中几只朝着嬴恪所在的方向奋力飞去。
这些怪鸟是秦军特有的信鸟,它们经过特殊训练,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目标,传递重要的信息。
此时天色渐晚,在赵军的中军大帐内,烛火剧烈摇曳,昏黄的光在帐壁上投下重重暗影,映照着李牧紧锁的眉头。
他紧盯着巨大的军事地图,手中令旗在黑虎谷、秦军营地等关键位置间快速移动,脑海中不断推演作战计划,不放过任何细节和变数。
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标记标注着双方的兵力部署和可能的行动路线,李牧的目光在上面来回扫视,试图找出秦军的弱点和自己计划中的漏洞。
“将军,此次虽成功引诱杨端和进入包围圈,但秦军主帅定会派兵救援,我们必须早做打算。”
一名副将神色焦急,上前一步说着,他脸上写满了忧虑,因为他深知嬴恪的智谋和秦军的实力,担心这场战争会出现变数。
李牧微微点头,目光仍在地图上,沉声道:“我正为此事思索。嬴恪此人战场布局千奇百怪,但我猜测,若他派兵救援,大概率会兵分两路,一路正面吸引我军主力,另一路则绕道偷袭。”
李牧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对嬴恪的了解让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对方的行动策略。
一位中年将军抱拳上前,急切地提议:“将军,不如趁此机会,下令将杨端和带领的南路大军一网打尽,迟则生变。先断秦军一臂,再考虑其他两路大军。”
中年将军的眼中闪烁着急切的光芒,他渴望在这场战争中立下大功,为赵国的胜利贡献力量。
李牧轻轻摇头,神色沉稳地分析道:“不可。我们若全力围攻杨端和,嬴恪定会察觉,他很可能会改变战略,直接率领中路大军猛攻邯郸,这样对我们极为不利。”
“我们要将计就计,对杨端和围而不攻,引诱嬴恪分兵救援,然后集中兵力攻击来援的秦军,逐个击破。”
李牧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智慧,他的计划看似冒险,却充满了对局势的精准把握。
这时,一位年轻将领抱拳急切说道:“那我们不如在秦军救援的必经之路上设下重兵,先将其一路援军一举歼灭,再集中兵力对付绕道的那路秦国援兵。”
李牧耐心地解释道:“此计看似可行,实则不然。如此一来,虽能消灭正面救援之敌,但绕道的秦军便会趁虚而入,打乱我们的部署。”
“我们要让秦军以为有机可乘,一步步落入我们的圈套。”
李牧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他的解释让将领们纷纷点头,对他的谋略更加钦佩。
李牧顿了顿,扫视众将领,接着说:“传我将令,先补齐钱进那两万骑兵,让他率领两万骑兵在正面救援的秦军必经之路,佯装布下重兵埋伏,旗帜鲜明,锣鼓喧天,营造出赵军主力在此严阵以待的假象。”
“待秦军主力抵达,稍作抵抗便佯装败退,引他们深入,我们再来一次引君入瓮。”
“孙涛,你率4万步兵在钱进败退路线两侧山林设下伏兵,待秦军追击钱进时,从侧翼杀出,切断他们的退路,将其分割包围。至于那绕道而行的秦军,我料他们定会取道落凤坡,然后从左侧攻击你们。”
“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在落凤坡设伏,待他们进入峡谷,便截断谷口,来个瓮中捉鳖。”
李牧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和果断,他的每一个命令都清晰而明确,让将领们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
众将领听后,纷纷点头称赞,眼中满是敬佩,他们深知,李牧的这一计划环环相扣,精妙绝伦,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李牧安排妥当后,赵军迅速行动起来,一场针对嬴恪救援计划的反制行动悄然展开,只等秦军自投罗网 。